白崇禧为何放弃起义?

爱百科 263 0

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前,国民党政府上任不久的代总统李宗仁,知道凭借国军残余兵力难以抵挡势如破竹的解放军南下大军,便将维持南方半壁的希望寄托于和谈。国府派赴北平的谈判代表刘仲容带回来的消息,却令李宗仁心凉了半截:划江而治是痴心妄想,如不接受八项条件,解放军100万大军很快将打过长江。

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主席在跟刘仲容的谈话中,明明白白地讲出我军渡江部队中兵力为100万人,事实上渡江战役解放军也确实出动了约100万大军。一般来说大战前要动用多少部队,是应该保密的。这一次主席却大大方方向国民党方面亮了底牌,可见信心之足,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国民党政权崩塌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渡江战役前,解放军部队总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人,是蒋军剩余兵力的两倍还多。

李宗仁得知主席的态度后,无疑大失所望,坐在沙发上发呆,半晌不动弹,也不说话。一旁的白崇禧却十分不屑:打过来,正好在战场上一决雌雄。刘仲容在北平见识过我军领导人的气魄,深知我军强大实力。他是没有白崇禧这般锐气的,赶忙把主席说的另一段话转达给李、白二人。主席许诺:白崇禧将军很擅于带兵,建国后请他继续执掌部队,这对国家是好事情;原本你们桂系人少,嫡系部队只有十几万人,白崇禧现在如果起义,我方可以给他翻番加码,让他带三十万兵,人尽其才。

主席是爱才的,从不随意许诺,对南京的谈判代表说出这种话自然是事先思量过、算数的。就军事水准而言,白崇禧肯定是有能力指挥30万部队,但作为谈判条件来吸引国民党军将领,开出如此优厚的价码,对于我军来说还是第一次:49年1月同为国军名将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起义,跟我军反复讨价还价,得到的结果却是冷冰冰的“无条件改编”,不允许保留军队。由此可见,在主席眼里白、傅二人的高下。

李宗仁此时是不主张坚持武力抵抗的,也能听明白主席让刘仲容带回这段话的含义。沙发上的李宗仁微微抬头,目光望向白崇禧,想看看他听了之后是什么反应。白崇禧听说起义后能带30万大军,沾沾自喜的表情变化是藏不住的,毕竟人都有虚荣心。但出人意料的是,白随后的态度却更加嚣张,颇有些恃才傲物地说道:“不用和共军谈判了!我个人去留没什么好谈的。接下来就是打,要打过江来,就和他们战场分胜负。”

听了白崇禧的表态,李宗仁对这位几十年的老友有些失望,不过这倒是符合白崇禧一直以来的脾气。李宗仁当天没有再说什么,毕竟此时国民党军还有近200万武装力量,华中白崇禧的桂系军队加上周边的中央军有30多万人,要劝服这位共事多年的老弟,在这个时候看是没什么可能。

李宗仁与白崇禧,并不单纯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李宗仁虽是国民政府的代总统、桂系老大,但却很少强迫白崇禧做什么事情。早年新桂系的领导人按地位依次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后来黄绍竑离开桂系集团投靠老蒋,桂军的核心只有李、白二人。不仅感情很深厚,两人的特长和分工也比较明确:李宗仁长于政治,白崇禧喜欢带兵。此时李宗仁虽是桂系首领,但军权交给白崇禧负责已经很多年了。军权又是军阀集团的核心,因此很难讲两人究竟谁在桂系内部的地位更高。解放军要打过江,即便李宗仁要求白崇禧放弃军事抵抗,白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听其指挥。

白崇禧的想法似乎很奇怪。1949年初,三大战役全部结束后,国内战场的胜负天平已经明显地倒向我方,解放军打过长江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国军军事力量处于绝对下风,再打下去已经讨不到任何好处,而桂系尚有军队在手,有很好的谈判和起义资本。白崇禧本人更是得到了我方空前的待遇保障,都可以保留30万大军了,为什么他却要固执己见,坚持武装对抗呢?

事情要从1948年淮海战役说起。解放战争中的桂系部队,核心为张淦第3兵团,下辖的第7军和第48军,都是李宗仁、白崇禧培养多年的嫡系部队,实力强劲。第7军是北伐战争时最强悍的国民党军队,被称为“钢军”;48军比第7军成立晚,战斗力却不弱于老牌的第7军,绰号“加钢黄鳝”。虽然桂军部队没有老蒋嫡系中央军那么多美械装备,但在白崇禧的调教下,擅长机动作战,官兵作风凶悍,真实实力并不逊色于蒋军五大主力。

正是因为看中了桂系军队能战的特点,老蒋在淮海战役爆发后,企图调动华中剿总的桂系第3兵团增援华东战场,解救被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包围的黄百韬第7兵团。此时白崇禧担任华中剿总司令,南京参谋总长顾祝同根本调动不了白崇禧的部队,屡次遭到拒绝;老蒋不得不亲自给白崇禧打电话调兵,白崇禧跟其吵了半个小时,愣是不同意放第3兵团东进,最后气得老蒋摔了电话,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白崇禧挂了电话却暗自得意。淮海战役期间,白崇禧并非第一次给老蒋下绊子。国军方面把淮海战役称为徐蚌会战,因为北起徐州,南到蚌埠,就是这场战役的主要作战区域。白崇禧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战略,老蒋是认同的。其实蒋某人与桂系争斗多年,深恶痛绝之人是李宗仁。对于白崇禧,蒋比较欣赏此人的军事才能,从北伐到抗战,一直到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蒋对于白崇禧的态度是既限制又笼络,希望能够借其所长,充分为自己所用。

1948年淮海战役的蒋军总指挥,原本不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而是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白崇禧答应老蒋指挥淮海战役,第二天却又突然变卦,表示无法赴任。老蒋既生气又无奈,白崇禧和杜聿明都是不错的指挥人选,但杜聿明10月份已经被派到东北救火了(辽沈战役激战正酣),蒋某人身边没有可堪大用的战役级指挥官,只能勉强让邱清泉口中的“猪司令”刘峙主持徐蚌会战大局,结果误了大事。

白崇禧之所以摆了老蒋一道,一方面是国军战前布局太差:60多万主力部队沿铁路线进行十字交叉排列,给了解放军太多切割阵线、逐步蚕食的机会,战局凶险,白崇禧可不想背这口锅;另一方面,白崇禧的派系利益小心思在作祟,桂军主力十几万人,在近200万老蒋中央军面前势力太弱,如果淮海战役国军主力再被歼灭,则桂系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位,此消彼长之下将获得极大提升,把老蒋逼下野也不是不可能(事实上还真做到了)。白崇禧一权衡,便拒绝了徐蚌会战的指挥权。

至于拒放第3兵团援救黄百韬,则是上面想法的延续,眼瞅着蒋军主力陷入华东危局,白崇禧在开打之前国军兵力占优时就不接受指挥权,此时还有可能放自己的嫡系部队去蹚华东的浑水么?显然不合逻辑。最后淮海战役蒋军损失50多万部队,大部分都是老蒋的精锐中央军,这正是白崇禧希望看到的局面。如果借我军之力扳倒了老蒋的主力,却要白崇禧带着自己的桂军在渡江战役前起义投诚,前边这些事白崇禧不就白做了么?必然不甘心。

当然以正常思维判断,中央军和桂军都是国民党的部队,中央军打光了,受损的是国军整体,此后更无力阻挡我军解放全中国,白崇禧的思维和立场是站不住脚的。但这都是宏观层面的理解,站在军阀大佬的角度,被老蒋压制了近20年,一时吐气扬眉的感觉是极爽的。不光政治眼光短浅的白崇禧,就连他的大哥李宗仁,在老蒋下野后当上了南京政府的代总统,也是意气风发,竟然生出了要和我党划江而治的不实际想法,可见权力的诱惑有多大,大到干扰了一个政治军事强人基本的判断力。

除了争权夺利的小九九外,白崇禧对于自己的指挥才能也是极端自负。渡江战役白崇禧所部30余万人,负责防守的是长江华中一段,东段则由老蒋嫡系上将汤恩伯组织防御。白崇禧的对手主要是第四野战军3个兵团及二野的陈赓兵团,我军总兵力54万人左右。白崇禧认为30万对54万,凭借自己的桂系子弟兵加上中南地区的纵深,可以跟解放军部队展开长期周旋。

白崇禧不傻,想要以少胜多把四野大军硬顶回长江以北,是不切实的想法。保留有生力量,争取在局部咬上几道口子,打痛四野部队以争取更好的谈判条件,才是白崇禧的真实目的。在蒋军高级将领中,白崇禧素以过往胜多负少的战绩和战略谋划能力,被称为“小诸葛”甚至“当代张良”。不管是否言过其实,国军再没有其他将领获得过如此赞誉,主席给其开出的谈判条件,也能够印证白崇禧的水平。

1947年中原野战军主力开进大别山区,在白崇禧的围剿下不到一年损兵一半,12万主力纵队锐减到6万人,出山后方才渐渐恢复一些实力。即便如此,中野也无法在淮海战役中硬吃下黄维兵团,在华野陈士渠所部支援下才打赢了双堆集之战。由此可见白崇禧的用兵之道,在国军众将中确实属于佼佼者。白崇禧认为,只要能够在渡江后拖住四野,在一段时间内保存有生力量,桂系就有可能得到美国信任及大量美械援助,从而将战争持续下去。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大陆战场尚有转圜可能。

49年5-8月,由于华中剿总下辖的张轸、陈明仁两兵团相继发动起义,白崇禧开局不利,不得不率主力向南机动撤退。解放军进入湖南后,白崇禧不像其他国军将领一样坚持阵地战,而是使用如同我军一般的机动迂回战术,在山区地形穿梭,充分发挥桂系官兵的特长。四野大军对此颇为头痛,不久后竟真如白崇禧所谋,在湖南青树坪一带遭到国民党第7军和48军伏击,我军钟伟所部损兵上千人。

白崇禧咬了四野一口,随即大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诈称“青树坪大捷,歼敌一个整师上万人”,并把青树坪一战称为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打的第一个胜仗。然而打胜了一次不假,却并未给第四野战军造成实质性打击,反而刺激了桂军的轻敌情绪。敌人开始恋战,企图多打几次青树坪这样的战役。白崇禧本人更是加剧了盲目自信,借着青树坪一战向美国加催美械武器的装船运输进度。

得到了10个美械师装备的承诺,白崇禧企图跟四野大干一场,与林帅在中南地区比个高低。解放战争期间,国军各战区无不惧怕实力强劲的第四野战军,有些部队听说“带狗皮帽子”的兵打过来了,往往望风而逃,甚至直接交出武器投降。然而就跟古代的剑客高手对决一样:武无第二,自诩国军最强战将的白崇禧,偏要跟我军实力最强的林帅好好斗一斗。

事实证明,林、白间的高手对决,还是林帅棋高一着。四野不跟白崇禧集团争一时的得失,而是兵分三路直接插到白崇禧的南侧老巢——广西!历史上把我军的打法称为“大迂回”,我军以战略高度的打法对付白崇禧,抵消掉对方赖以生存的纵深优势,彻底把敌人包了饺子。而白崇禧深陷险境却不自知,还在盘算着如何能多复制几个青树坪的小打小闹。双方军事格局有着质的差距,白崇禧翻盘无望。

1949年9、10月间,桂军主力第7军、48军4万8千余人被歼灭于衡阳宝庆一带;短短两个月内,四野收窄包围圈,在双方实力的悬殊差距下,白崇禧下辖的鲁道源、徐启明、张淦、刘嘉树等兵团悉数被歼,白崇禧一败涂地,整个军事集团灰飞烟灭,手下没有任何部队成建制撤到海南或台湾,仅有黄杰兵团部分残兵沿陆地国境逃往国外。

战局越发不利,桂系老大李宗仁确信军事上无力回天,决定躲到海外,经香港去往美国。得知老蒋以行政院长高职许诺白崇禧,诱惑其一并赴台,李宗仁十分生气,清楚这是蒋某人分化瓦解桂系核心的手段。然而政治上颇为幼稚的白崇禧对此却很受用,甘心渡海赴台。这也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这对老友真正产生隔阂的原因,不过在临走前,李宗仁还是最后一次劝诫白崇禧:去哪里也不要到台湾,不会有好结果。我代总统都不当了,你还稀罕什么行政院长?可惜白崇禧并没有听从李宗仁的意见。

1966年,国军一级上将白崇禧死于台北,时年73岁,官方死因为心脏病发作;另有老蒋派人毒害一说,但此时白崇禧手中已无一兵一卒,远离国民党权力核心多年,老蒋似乎并无此必要下手,故其真实死因已无从查证。

标签: 白崇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