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为什么呢?

爱百科 173 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那么,另外的两“不孝”又是什么呢?这在《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其中的“礼”,相当于今天的“规范”,而凡事都有自己的“规范”。上述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依照规矩,“不孝”有三种表现形式:对于父母,一味地顺从,见他们有过错,也违心地屈从,使他们陷入了“不义”的窘境,这是“不孝”的第一种表现(可见:孟子并不赞成对父母一味地“顺从”);家境贫穷,父母已老,儿子却不出去做官(或做事),以挣钱赡养他们,这是不孝的第二种表现;不娶妻生子,不能传宗接代,致使家中无后人祭祀祖先,这是“不孝”的第三种表现。综合起来看:这三种“不孝”,“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因而,崇尚儒家礼仪的封建社会,都把不能“传宗接代”视为家门最大的不幸,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越是“尊贵”的家族,越在乎“有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为了传宗接代,不是尽情地娶妻纳妾,就是无节制的生育。有的,为了维持家族血脉的流传,还会采取“过继”,“借腹生子”,以及其他极端手段,延续香火。在民间,不生男孩的妇女,会受到歧视;在皇宫,后妃之间,甚至演义出“狸猫换太子”的荒唐故事。直到如今,“无后为大”的意识,仍在某些人头脑中挥之不去,故而,在妇女怀孕期间,就想方设法地测试腹中孕育的究竟是男是女。

然而,旧观念存在的土壤,正经受着时代车轮的碾压。 随着“妇女地位的提升”及“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理念的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淡化。

标签: 孟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