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名臣辈出,如吕蒙正,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寇准,却依然政治不明?

爱百科 163 0

谢邀。

首先,重文抑武的国策,给政治清明埋下隐患。宋朝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积贫、积弱”,一直备受外敌欺凌。克劳塞维茨说过,只有准备战争,才能得到和平。而一心想着和平,必然招致战争。宋朝的不幸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北宋先是向辽、西夏求和,最终招致“靖康之变”。南宋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最终被蒙古人所灭。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是被人“黄袍加身”的,因而宋朝历任皇帝对武将都很不信任。从“杯酒释兵权”到岳飞等名将遭迫害,重文轻武成为宋朝历史中贯穿始终的治国方略。于是,赵普、寇准、吕蒙正、吕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一大批文人政治家脱颖而出。这些名臣大都出现在宋朝立国后至宋神宗近百年之间。

为何宋朝名臣辈出,如吕蒙正,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寇准,却依然政治不明?

宋朝两名武将的悲剧充分印证了这一事实。第一位武将狄青。宋仁宗登基之初,朝廷内忧外患日渐严重,北宋和西夏战争不断,国内又出现诸多起义、兵变和叛乱。为解决这些危机,巩固宋王朝统治,仁宗起用贤臣范仲淹,任用武将狄青。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平叛边患和内乱,仁宗欲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哗然。枢密使为掌控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重文抑武的宋代,武将出掌枢密使渐成忌讳,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形成了专以文臣为枢密使的惯例。随之而来的各种猜忌、攻击、传闻,在朝野舆论的巨大压力下,仁宗无奈罢了狄青枢密使,出外知陈州。第二年狄青因承受不了朝廷疑忌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抑郁得病而亡。第二位武将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也被害而亡。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时代众多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命运与仁宗时期的内忧外患紧密相连。作为文官、武将之杰出者,他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们都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过巨大努力,结局却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为何宋朝名臣辈出,如吕蒙正,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寇准,却依然政治不明?

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仁宗坚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计地防范朋党,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范仲淹的改革。作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范武人的基本国策下,对自己甚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无法改变狄青的悲剧命运。

二是政治清明需要强大的军事保证做基础。在重文抑武的国策下,依靠文人治国,等于是无根之萍。形成了以金钱买和平,以忍辱换苟安,以弱武求生存,以尚文达功名的局面。宋真宗共在位25年,后人将其归为“好皇帝”之列。其实宋朝的积弱和最终覆灭正是真宗埋下的隐患。他登基第7年,辽国大军南下攻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勉强御驾亲征。正当宋军士气方振、战局对辽不利之际,宋朝却在次年与辽国订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开创了以财物换苟安的先例。

三是文臣治国排斥武将,名气大,影响深,容易形成党派之争。宋朝虽然军事弱,但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空前繁荣,文人政治待遇好,基本上没有性命之忧,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当个文人,还真的是没有抓住历史机遇,所以我们在宋朝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文曲星”降世,包拯、寇准、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一家、黄庭坚等苏门四学士,宋朝的文人真的很风光。

真宗在位期间还开启了北宋的“朋党”之争,此后“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引起司马光、苏轼等文人们的激烈反对,文官们的意气用事,使得朝廷四分五裂,政令不通,一些重要的法律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严重损害了朝廷的权威。文人理政,主明臣贤,尚有所作为。北宋后期,一旦遇到主庸臣暗,以至当金兵大举入侵时,朝廷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遭受靖康之耻。因此有学者把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归咎于朋党之争。

由此可见,宋朝前期尽管出现了一批有能力有名气的贤臣,但处在国策失误或君主的软弱无能条件下,政治依然不能清明。

标签: 历代名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