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爱百科 225 0

(说历史的女人——第308期:文/冰岛啖冰 图/历史小妖精)

中国数千年古代文明史,历朝历代中,名臣辈出,但跻身第一流名臣的也寥寥无几,小编认为一个名臣必须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才能,一个是忠诚。假如此人不忠不孝,为人奸诈,不忠实于国家社稷,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是白搭;同样,一个国家重臣,只有忠君报国之志,没有治国安邦之才也屁事不顶。所以今天小编精心挑出的这十位名臣都是既有通天才干,又是忠心耿耿的,其中诸葛亮垫底,排最后,第3曾救汴京140余万汉人,而第一最牛,功劳卓著,竟还活了100岁,那么他是谁呢?且看小编叙说。

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NO.10 诸葛亮 上榜理由:本来按才干或者功勋的话,诸葛亮是很难上榜的,因为他是罗贯中严重神化的人物,《三国演义》中那些关于老诸的那些传奇基本都是虚构的,比如舌战群儒就不存在,诸葛亮只是起到一个通讯员的作用,草船借箭是孙权误打误撞搞的,火攻之计是黄盖搞的,诸葛祭风就是空穴来风,木牛流马是老罗的“发明”,空城计是姜维的临时冒险式发挥等。他要是真有水平,还会有夷陵之战的惨败?或者这一仗如何会发生?别给我说是刘备不让他管这事。也就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比较靠谱,不过这两件事特别是后者基本就是劳民伤财,没什么功绩可言。再说了,孔明辅佐刘备打造的蜀汉只是个很小的国家,而且就存在了43年,所以老诸的功绩或者才干比之其他名臣实在汗颜。

不过孔明先生自古粉丝无数,也一定有他的理由,他上榜主要是因为他对蜀汉江山,对刘氏两代的耿耿衷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对他的最高荣誉!他也是本排行榜中唯一作为中国非主干王朝的大臣上榜的。

NO.9 刘基 上榜理由:刘基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据传他少时读书可以一目七行。要知道古书都是竖行排版,字迹较大,这没有很宽的视域和领悟能力是绝难做到的,可见其才。民间一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俗语就足以证明其地位,不过小编以为老刘也就比老诸强那么一点罢了。因为当年刘伯温加盟朱元璋团队比较晚,致使前期老朱的艰难创业阶段没老刘什么事,刘伯温为朱元璋效力时他已经50来岁,只是帮老朱摆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两股势力,不过这最后两位也确实是硬骨头,不好啃。所以刘基对大明的建立还是很有功的。

另一方面也鉴于朱元璋打天下时,元朝也确实腐朽的很,基本没什么战斗力了,所以他的统一相对容易一点。不过刘基在大明建立以后,也做了不小贡献。比如他建议朱元璋下罪己诏,平反冤案,禁止滥杀等,刘基还在整肃朝纲、严明法纪方面出了不少力,他还建议实行卫所制度,并对《大明律》的制定起到了决定作用。只是后来和朱元璋有点君臣相互猜忌,很早就辞官,刘基为朱元璋服务也就十来年,也就是说,大明刚建立两年,老刘就退休了。

NO.8 包拯 上榜理由:包拯又称包公,包青天,是历史上清官的代名词。要说包拯对大宋的开国没有贡献,赵匡胤打天下时他还没有出生,但不要小看了这位,如果没有他,大宋就不叫大宋,他可以说是大宋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因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朝代,如果没有廉政,是非常危险的,黑老包就是专搞这个的,他执法如山,一脸铁青,从不徇私情,有了他,北宋前期才政治清明,富强繁荣。可以说,包公为国家出了大力,但鉴于他被戏剧化太很,比如陈世美事件就是虚构的,所以他在功勋上就丢了不少分。但包拯这人非常忠孝。他期初是在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当县官,因父母年迈,他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干脆辞官回家赡养父母。

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建草屋守孝,直到守丧期满,还是不忍离去。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授命,再次到安徽天长县当县官。由于他县官当得确实出色,才一步步调到京城,入主开封府,后升任龙图阁大学士,世称“包龙图”,他既然对父母百般孝顺,入朝之后对朝廷对国家也是绝对忠心无二!他一生破案无数,惩治贪官无数,得到黎民百姓的高度评价。

NO.7 李斯 上榜理由:李斯作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得力助手,可谓功勋非凡,他建议嬴政采用连横战略,离间六国,把他们各个击破,实现了秦国300年的夙愿,并且在秦朝建立后,协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为大秦帝国规划了伟大的宏图,按说他不该排第七位,但鉴于秦始皇死后,他伙同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这其实是违背秦始皇意愿的,可谓对始皇的不忠,而且秦二世又胡搞一通,致使大秦15年亡国。所以李斯的功大,过也不小。

NO.6 寇准 上榜理由:作为宋朝的第二位上榜人物,寇准也绝非等闲之辈。尽管他由于年龄原因,也没有成为大宋的开国功臣(这也是他仅排第七的一个硬伤),但他对大宋的贡献也是一等一厉害。寇准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得到了太宗皇帝的重用,一直做到宰相的职位,实在是实至名归。他一生就办了一件大事,不过这件事可称为是世界级的,足以彪炳史册。就是后来被称作的澶渊之盟。事情是这样的。

公元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浩浩荡荡,攻打宋朝。一向以文治国的大宋朝廷慌了,许多人主降,还建议迁都金陵。这时寇准站了出来,寇准说必须坚决抵抗,才有胜算,绝不能投降!关键时刻他起到了稳定军心民心的作用。接着寇准派探子到前线侦察情况,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制定了一套实用的抗敌方略,派兵迎敌。寇准还特别强调,为了鼓舞士气,让真宗皇帝亲征。皇帝应允,亲率大军,渡过黄河,宋军士气大振,英勇冲杀,果然大败辽军。

之后,寇准建议乘胜追击,收复幽州等失地,但宋真宗又受了妥协派的影响,无心恋战,意欲撤军。结果宋辽在澶州城下签订停战协定,便是“澶渊之盟”。宋朝为了寻求和平,在战胜了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利于自己的合约,答应每年给辽国进贡。表面看是屈辱条约,可事实上却给宋朝带来了一百多年和平,宋朝趁机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一件事给一个国家带来一百多年的和平,功莫大焉。而且不要简单以为澶渊之盟宋朝吃亏了,不然,宋朝并没有吃亏,因为宋朝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纸币的,所以每年给辽国进贡时未必用真金白银,可以用纸币,大宋是当时世界的轴心,当然也控制了汇率,用自己发行的纸币给人交易,汇率自己说了算,这结果,你懂的。所以大宋在这件事上也并不吃亏。而这百年的和平,都跟这一仗有关,没有寇准,就没有这一切。

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NO.5 魏征 上榜理由:魏征这人非常有才,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很闪光的。期初,未入伙瓦岗寨之前,他就被尊为四十六友的老大,在瓦岗寨又很有威望。后瓦岗军投李唐魏征又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魏征为李唐江山的建立是立过不少功的,但这一切都不是他最重要的贡献。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谏臣的代表,谏臣首先是忠臣。

他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有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朝中其他大臣,乃至历朝历代的大臣难以比拟的。可以说,没有魏征,就没有贞观之治。魏征为了大唐的繁荣,为了真理,不惜犯颜直谏,数次惹恼李世民,甚至有被杀头的危险,但毫不退缩。以至于他去世后,被李世民痛惜地认为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总之,魏征的大胆直言可谓史上唯一!

NO.4 姜子牙 上榜理由:姜子牙俗称姜太公,他首先是古代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其次,他又是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他作为大周的开国元勋,为大周八百年基业立下不世之功,但作为中国古代三大谋略家之一(另两位是诸葛亮和张良),老姜头比之诸葛亮被神化的更加离谱,在《封神榜》里他就是一位大神,连托塔天王都得听他指挥,其实在正史中,他的功劳要小不少:

首先,武王伐纣中正儿八经的大战只有一次,就是牧野之战,当时商王的部队主要是由他打徐州后的俘虏组成,并非商王的嫡系部队,这支临时凑成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而且人心不齐,武王是趁其不备,搞了一次偷袭,把这支杂牌部队打垮了,有点胜之不武,老姜在这次战斗中是否起到关键作用,史书上并未记载;再就是,即便在周朝建立之后,在辅佐周天子的过程中,姜子牙的功劳也要被周公分去不少,所以老姜作为一代名臣,不能排得太靠前。

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NO.3 耶律楚材 上榜理由:耶律楚材是本次上榜的唯一非汉族名臣,但他却是在这十位名臣中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人物。耶律楚材先后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达十四年之久。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耶律楚材并非是为元朝的创建立过多大功,而是在治国上有巨大贡献。蒙古统一天下时大开杀戒,经常屠城,据统计,宋朝末年全国人口是一亿左右,但元朝建立后已经下降到5000万左右。

但在这个过程中,耶律楚材曾数次上书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等减少杀戮,比如他曾救汴京140多万汉人免遭屠戮。如果不是他的苦苦相劝,大宋遗民还不知道要惨死多少。元朝建立后,元朝统治者意欲用游牧文化统治中国,准备把中原以及江南地区的良田全部销毁,种牧草,汉人强烈不满,但又徒唤奈何!如果真的把全国变成一个巨大的牧场,那么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将遭到毁灭性打击,汉人面临灭顶之灾!这时耶律楚材再次站了出来,坚决制止了这个举动。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迫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方保存了我华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和血脉传承。

NO.2 张良 上榜理由:张良绝对是一位奇人,他出身贵族,其父做过韩国三朝拯相,自小胸怀大志,曾不惜重金雇杀手刺杀过秦始皇。张良是中国古代三大谋略家中唯一未被神化的人物,他的事迹在正史上基本都有记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初就是形容他的。他辅佐刘帮开大汉四百年基业,可谓居功至伟,或者说是立下首功。也许你要说是萧何第一,刘邦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留下韩信的是他,最终设计杀掉韩信的也有他,所以老萧功过相抵了不少。也有人说韩信第一,但老韩跟刘基一样,加盟刘邦团队比较晚,老刘前期的艰苦创业阶段也就没韩信什么事。

老韩的主要贡献,其一是暗渡陈仓,但其前提是明修栈道,而明修栈道正是张良搞的。老韩的第二大功是刘邦彭城大战完败后他在齐国开辟第二战场,最后是对项羽的终极对决垓下之围,而这两大功必须得益于张良的下邑奇谋。总之,在刘邦的先入关中,鸿门脱险,转战汉中,收编英布、彭越等各个阶段,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没有张良焉有刘邦?只是刘邦建汉之后,张良就退出江湖了,但也不是完全退出,曾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刘盈即汉惠帝,实行仁政,休养生息,为接下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十大名臣:诸葛亮垫底 第3救140万汉人 第1活100岁

NO.1 伊尹 上榜理由:跟以上九位相比,伊尹的名气似乎最小,这很正常,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名字,他的名字是后人给安上去的。他的经历确实是最具传奇性的,他期初只是一个奴隶,而奴隶是没有名字的,主人爱怎么叫就怎么叫。不过这个奴隶不简单,他期初只会做饭,给奴隶主当厨师,后来被商汤发现是个人才,于是就被提拔了,于是他辅佐商汤纵横天下,灭了夏朝,开大商500年基业。从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奴隶,做到千古名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某种意义上,他比姜子牙还牛,因为老姜辅佐周武王,周围还有别的不少高人,比如周公等,而这个叫汤的人,除了伊尹,就没有别的能人了。还有,伊尹不仅帮商汤打了天下,在治国上也是做得顶级的优秀,在中国数千年古代史,无人能出其右。

伊尹从公元前1649年一下活到公元前1549年,活了100岁,这在整个古代都很罕见,甚至整个地球上的大政治家都沒几个能活这么久,他这100年确实没白活,他不仅为大商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而且为大商的治理立下汗马功劳。前面说过,他本来是当厨师的,后被尊称为中华厨祖,他“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后来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论就是模仿伊尹的。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伊尹辅佐了商朝成汤、外丙等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不世奇功。最著名的就是流放太甲的传奇。商汤死后,由他的儿子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又由另一个儿子仲壬继位,可仲壬又死了,伊尹又立了太甲继位,然而太甲为王时,不修德政,昏暗暴虐,破坏了商汤法制,伊尹很忧虑,就想管教管教他。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流放出去,让他反省。

具体做法是在商汤墓前建一小屋,类似冷宫,让太甲进去反省学习,思考为人处世和治国之道,一连三年不得出来!这三年里,当然由伊尹代理朝政。三年后,伊尹见太甲悔过自新,大有长进,于是才放心地还政于他。太甲果然不负伊尹重望,把国家治理的不错。这件事可不是胡编的,在《孟子》,《左传》,《史记》里均有记载。总之,伊尹这人太牛了,为了大商江山,可谓尽心尽力,居然敢流放国主,但他又绝对忠心,在流放太甲的三年里,如果他想反,简直易如反掌,但他没有!不愧千古第一名臣!

结语,中国古代名臣还有很多,以上十位是小编的一孔之见,若有漏掉的,还望见谅!

标签: 历代名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