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是怎样的?

爱百科 285 0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面积 10887平方公里,人口 210万。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都很 丰富。阿尔巴尼亚族人占人口总数的90%,剩下的是塞尔维亚人。

科索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里利亚人居 住在这里。

  斯拉夫人南下之后,他们被迫移居山地。9世纪时,塞尔维$人建立了 自己的国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科索沃曾经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核心地区。 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王国的拉扎尔大公率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保加 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组成巴尔干联军,在科索沃地区与奥斯曼土耳其 人展开决战。

  这一仗以巴尔干联军的失败而告终。巴尔干各民族由此开始了遭受 帝国统治的屈辱历史。作为屈辱的历史记忆,科索沃战役长存塞尔维亚人心底。塞 尔维亚人逐渐离开了这块土地,而阿尔巴尼亚人却大量移居到科索沃。1912年第一 次巴尔干战争结束时,科索沃得归塞尔维亚,但此时塞尔维亚人的重心已经移到贝尔 格莱德地区,科索沃成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陲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索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加入南斯拉夫王国。1926 年,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划定边界,移居科索沃的5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留在了 科索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索沃被意大利占领,该地区的大部分被划给了阿 尔巴尼亚。1944年1月,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解放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 科索沃实行自治,并与阿尔巴尼亚合并。

  此举遭到了南共的一致反对。1945年7 月8日,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加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并孚有自治地位。

同南斯拉夫其他几个联邦单位一样,科索沃也存在严重的民族主义问题。科索 沃虽然名义上实行自治,但大权实际上从来没有落到阿尔巴尼亚族人手中,阿尔巴尼 亚族的干部遭到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歧视。

  阿尔巴尼亚族人因此耿耿于怀。从1968 年开始,科索沃就一直发生骚乱,阿尔巴尼亚族人提出自治省要升格,要成为南斯拉 夫的第七个共和国,或者与阿尔巴尼亚合并。铁托去世后,科索沃的局势更是动荡, 示威、游行此起彼伏。

在南联邦的独立浪潮中,科索沃的阿族人紧随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之 后掀起了独立浪潮。

  塞尔维亚人和阿族人的矛盾顿时尖锐起来。塞尔维亚共和国 总统米洛舍维奇施展出铁腕手段,全面加强对科索沃的控制。

1990年7月2日,科索沃议会的114名阿族参议员签署并发表了《宪法宣 言》,宣布科索沃是南联邦内的平等的独立单位,科索沃议会的副主席、执行委员会 主席和科索沃派往联邦主席团的委员(均为阿族人)也在《宣言》上签了名。

阿族的发难遭到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坚决反对。7月5日,塞尔维亚议会通过法 令,解散科索沃自治省议会和执行委员会,对自治省的电台、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媒介 及重要厂矿采取“临时措施”,撤换了其领导人。对此,阿族深表愤慨。9月7日,科 索沃的阿族议员举行秘密会议,通过了《科索沃共和国宪法》,建立了非法的地下武 装。

  1991年10月,科索沃宣布独立,作家易•鲁戈瓦当选为科索沃首任总统。科索 沃陷入连绵的动荡之中。

热衷于充当“世界警察”的西方世界,把科索沃的动乱当作了肢解南斯拉夫, 摧毁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的时机。他们打着人道的幌子,指责南联盟塞尔维亚 共和国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视察团 团长、美国退役将军沃克尔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举行只有西方记者和阿族记 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说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发现45具被杀害的平民尸体,指 责凶手“丧失了人性”。

沃克尔此言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美英等国纷纷谴责南联盟犯下了“战争罪 行”,北约召开紧急会议,准备调兵遣将,对南联盟大开杀戒。

  此时已经担任南联盟 总统的米洛舍维奇抨击沃克尔“造谣惑众”,下令将其驱逐出境。为了证明自己的 清白,南联盟将45具尸体运往普里什蒂纳,邀请芬兰、白俄罗斯的法医进行鉴定。 验尸报告表明,这些阿族人都是在战斗中被打死的。至此,拉察克村的“屠杀”事 件应该算是水落石出了,在事实面前,沃克尔也不得不承认,所谓“种族清洗”的说 法是自己“ 一时冲动”之后说出来的。

在西方国家的导演下,南联盟与阿族人在法国的朗布依埃开始谈判。西方代 表轮番出马,向南斯拉夫施加压力,胁迫它在西方国家单方面拟定的和平协议上签 字。根据这份协议,科索沃将实行高度自治,三年之后举行“公正的”公民投票,决 定它的地位。由于阿族人在科索沃占有90%的多数,这份协议的公正性不言而喻。

1999年3月初,西方国家终于把米洛舍维奇押上了谈判桌。美国代表说:如果米氏接受和平协议,就请开放边界,由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如果米氏不接受和平协议,那就请接受炸弹。

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炸弹。

克林顿下定了决心,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得到了使用武力的授权。

  战争车轮启动了。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

兰空中力量和高科技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 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

难民)的伤亡。

  5月7日,罪恶的炸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血溅当场。可是北约发言人谢伊却一再声称北约飞行员在打击空中目标时是很规范的”,“剧烈的空中打击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和民用设施的

毁坏是不可避免的失误。”当问到被击中的中国大使馆是否是军事目标时,他仍然 肯定,北约打击的是“军事目标”。

  美国总统骄傲地说:“北约在这次行动中出动了 上万架次的飞机,但误中的目标只是几百个,比例是很小的。”之所以会出现误伤, 是因为北约的武器系统和情报系统还不够精确。

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 《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 泛批评。

1999年6月,在经历了 78天的轰炸后,南联盟终于与北约达成协议,同意由北 约为主的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批准了上述协议。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

标签: 科索沃战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