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爱百科 141 0

1947年的南亚次大陆发生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件—印巴分治,本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包括东巴,后独立的孟加拉国)都属于英帝殖民地,统一称之为“印度”,但二战后日薄西山的日不落帝国无力继续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又不甘心退出这块被誉为“英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的土地,所以便抛出了“蒙巴顿方案”,造成今日印、巴对峙的局面。但当我们以当年和现实的地缘结构来解读的话,就会发现“印巴分治”的结果,更多是英属印度当局顺应了当时的地缘格局而为,因为当时的印度河流域,已经在地缘文化上,发生了第二次质变:伊斯兰化(雅利安人的印度教体系建立,属于第一次质变),与南亚次大陆的其他板块产生了文化撕裂,如恒河流域。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1947年印巴分治后的南亚次大陆版图

正是这天然的地缘裂痕在外部强势的干预下,造成了分裂的事实。不过我们还是会好奇,为何印度河流域会发生伊斯兰质变?为何伊斯兰化没有大规模渗透到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巴基斯坦与印度这对“一母同生”的兄弟,又为何在地缘上走向分裂(不光是政治层面)?存在太多的疑问,为此我们不妨从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结构上去刨根问底。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次大陆轮廓图:印度占据主体部分,包括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

说起南亚次大陆,其范围如果单纯从地形的角度来划分的话,西侧以基尔塔尔—苏莱曼山脉为界,与西亚的伊朗高原、俾路支高原、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分割开来;北侧以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脉为界,与东亚的青藏高原隔绝;东侧以那加—若开山脉为界,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分割开来;而南侧则是浩瀚的印度洋。如此地理轮廓是的南亚次大陆,完全有机会自成体系。但实际上,作为南亚次大陆地缘标签的“印度”,在长久的历史中,更多是作为一个地缘板块、文化范围的概念或者说是宗教概念而存在,而不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统一的国家。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德干高原的基底是前寒武纪火山喷发堆积的玄武岩,但久经侵蚀

但从内部地理结构来看,从古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语言的印度,并不会从根源上影响印度形成共同文化背景的可能性。尽管在地形上,南亚次大陆的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但这个构成次大陆核心的前寒武纪古陆块,久经侵蚀,其海拔与犍陀罗盆地边缘的波特瓦尔高原相似,平均仅为500-600米,地势西高东低,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伸入印度洋,远不足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地理单元。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次大陆的原始土著与雅利安人存在巨大的相貌和肤色差别

不过其边缘的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也是使得德干高原区与北面中部的恒河平原区产生一些地缘差异,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地缘结构,具象到“人”身上就是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南、北方在宗教文化上,都隶属雅利安—印度教体系。而在种族上,则呈现“北白南黑”的走势。即北面肥沃的恒河平原区域主要被雅利安人后裔所占据,而古印度的土著古达罗毗荼人后裔则更多被挤压、沉淀在南部的德干高原。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古印度的范围及外来异族的入侵路线(可放大)

当然对于从中亚和西亚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而来的外来势力,如雅利安人、希腊人亚历山大、以及波斯人而言,想要成为南亚次大陆的主人,必然在沿喀布尔河谷,通过开伯尔山口,先占据犍陀罗盆地,以此为前进基地,再以西北-东南向的攻击走势上横扫整个次大陆。但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作为整个南亚次大陆最为富庶的地缘板块,其依靠的印度河和恒河的走向却跟中亚的河中地区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完全不同,即非平行而是“八字形”走向,其中印度河自北向南注入南亚次大陆西侧的阿拉伯海;而恒河则由西向东注入了南亚次大陆东侧的孟加拉湾。但问题是这两块平原有时如此接近,很难确定其地缘分割点的所在,就是地理上分水岭其海拔也仅250米左右,直接影响的外来势力渗透次大陆的决策方向。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次大陆上印度河与恒河的走向上呈现独特的“八字形”,其分水岭十分接近

只是从外来入侵势力的角度来看,从犍陀罗盆地出发,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上印度河平原,或称旁遮普平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一,印度河平原南北延伸长128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20公里,并且沿北纬29°线,印度河平原又分为上印度河平原(旁遮普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信德平原),中间隔着20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所以印度河平原的地缘结构是天然分裂的,紧靠印度河水来维系上下平原的联合。所以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先征服眼前的上印度河平原,而后再跨越低矮的分水岭,向恒河平原扩张无疑是最合理的选择。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印度河流域图:上印度河平原与下印度河平原中间隔着塔尔沙漠

当然对于这些以骑兵力量为主的外部势力,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攻伐,通常是没有多大难度的。所以在印度北部建立一个覆盖上印度河—恒河平原的统一王国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回到现在的政治版图,就会发现,恒河流域与南部的德干高原结合在了一起,组成了如今的“印度”,而大部的印度河平原却组成了如今的巴基斯坦。为什么如此?根源就在于单纯的按照地理因素评判地缘关系,却忽视了“人”的作用,印度河流域“人”在地缘文化上已经发生了伊斯兰化的质变,与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的雅利安—印度教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分野。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伊斯兰文化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成为世界性宗教,印度河流域就是在此时受到初次洗礼

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在印度河流域这个人口过亿,北面、西面全部是穆斯林国家,且文化已经伊斯兰化的地理单元,会与格格不入的今印度区域不产生分离思想,即便当年没有伦敦从中作梗,但分裂的隐患已经深埋。但我们关心的不是假设历史,而是为什么印度河流域会出现伊斯兰化的现象。如果单纯从地理角度来看,似乎因为整个印度河流域,本身完全处于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东侧。从中亚或者西亚而来的势力,无论是从北部的开伯尔山口,还是南部的波伦山口渗透进来,与之对照的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都是首当其冲,而且在整个中亚、西亚完全穆斯林化且南亚次大陆政权力量孱弱的情况下,侵入者一波又一波的将伊斯兰文化带入与之地理接近印度河流域。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次大陆宗教分布图:伊斯兰教主要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可地理接近只是导致印度河流域伊斯兰化的直接理由,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地缘考量。毕竟当伊斯兰文化渗透到印度河流域之后,根据其特性,应该会继续东进去渗透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但实际上伊斯兰化基本停滞在印度河流域,并没有大规模完成东进。对于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深入剖析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来解读,比如说气候类型上,我们就会发现一条几乎与印巴边境线相吻合的气候类型分割线,或许这就是造成从陆地渗透的伊斯兰文化,止步于印度河流域的根本原因。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的气候类型示意图:巴基斯坦所在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

根据气候类型的划分,南亚次大陆的气候分为三种,分别是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延伸到苏莱曼山脉的高原山地气候;整个恒河流域及南部德干高原的广大区域都是降水充沛的热带季风气候;而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除了上游的克什米尔山区外,基本属于降水稀少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而印度的核心区主要是夏季受西南季风、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族群来说,其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影响却非常大,其差距如同我们南方种水稻、北方内蒙草原主要放牧一样。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西亚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和中亚草原气候类型与印度河流域的干旱气候很相似

在部族相对能够自由迁徙的古典时期(如今要各种签证、绿卡),人们总是希望迁徙到与自己原居地相似的气候区域,就像出生在西北干燥环境中的人,对于华南潮湿的环境总是不好适应。所以对于那些从中亚和西亚渗透的外来民族而言,早已经习惯了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他们,到了恒河流域,气候上就会感觉不适,特别是与之改变的还有生活饮食习惯和农业生产类型。当然迁徙的部族可以选择适应新环境,不过也就意味着“人”的地缘属性的根本性改变,而继续留在热带草原沙漠气候环境下的印度河流域,则几乎与原居住地干旱的气候相似,并不需要大费周章去作出改变和适应,必然会使外来的伊斯兰族群更倾向于留在印度河流域繁衍生息。

走进印度次大陆(二):地缘结构的角度解读印巴分治的根源

南亚次大陆局部灯光图:巴基斯坦北部与印度北部是人口聚集区

当然如果没有外部强势的政策推动,南亚次大陆因为内部环境造成的地缘差异,或许还只是停留在类似于我国的北方人、南方人的差别上(如北方旱田种小麦、南方水田种水稻,但共同点都属于农耕区)。可不幸的是,在伊斯兰文化覆盖印度河流域之后,掌管南亚次大陆的却是信奉基督新教的英国人,当他们准备甩手扔掉印度时,最终体现在地缘政治中的就是伊斯兰化的巴基斯坦,与雅利安-印度教体系的印度分裂开来。

补充: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印度河流域,几乎很少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中得到滋润,又是如何养育了快2亿人口的?在三千年前雅利安人侵入之前,又是如何成就古印度文明的呢?下期解读。

标签: 印巴分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