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爱百科 127 0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有6个装甲师,两个独立装甲旅;伊朗4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旅。伊拉克比伊朗优势相对要大,运用的战术比较成功。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初期,伊拉克六个装甲师:

第二军团三个装甲师——第六、第九、第十装甲师;

第三军团三个装甲师——第三、第十、第十二装甲,两个独立装甲旅(第十、第十二);

伊朗军队(驻扎在伊拉克边境的)有三个装甲师,另一个一年后才组建:

第十六、第八十一、第九十二装甲师,两个装甲旅(第三十七、第八十八);

而另一个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纳杰夫·阿什拉夫第八装甲师”是在1981年9月29日“Operation Samen-ol-A'emeh”(萨蒙·奥尔·阿梅)行动之后才组建的。该师是第一个利用缴获的伊拉克坦克组建的伊朗装甲部队。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展开的最大一次坦克战是“纳斯尔行动”(Operation Nasr)。

“纳斯尔行动”发生在1981年1月5日-9日,是两伊战争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两伊战争中双方展开的最大一次坦克战。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首先入侵伊朗。当时伊朗国内政局动荡,正规武装力量被削弱,包括伊朗空军。但伊朗空军还是有力的打击了许多伊拉克军事和工业目标,伊拉克的攻势随即减缓,双方陷入城市战中。到11月,伊拉克的进攻完全停止。

尽管如此,由于伊朗军事实力不如伊拉克,加上当时美国的制裁,使伊朗没有足够的零备件以及设备来维持其战斗力。因此,伊朗在用兵方面比较谨慎,以保存实力为主。尽管伊朗正规军和民兵顽强抵抗减缓了伊拉克的进攻,伊朗还是耗费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其增援部队部署到交战前线。

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前西方盟友特别是美英两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当时号称世界第五大军事力量的伊朗军队一落千丈。而与此同时,伊朗国内一支新兴的武装力量开始崛起,这就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由于伊斯兰革命卫队与原来的伊朗正规军之间彼此都不买账,双方矛盾冲突不断。并缺乏协调互助,且各自为战,结果严重阻碍了伊朗对伊拉克开展有效的军事行动。不过,伊斯兰革命卫队独立开展行动并收获不少,受到伊朗国内民众的广泛认可。

在此情况下,伊朗总统巴尼萨德说服了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由他来指挥伊朗正规军开展行动。巴尼萨德亲自坐镇前线,着手制定行动计划,准备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行动代号就是“纳斯尔行动”。此次行动全部由伊朗正规军来进行,如果行动取得成功,对巴尼萨德来说,不单在军队,同时还在政治环境动荡的伊朗政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纳斯尔行动”计划于1981年1月5日进行,由伊朗正规军从胡齐斯坦省的迪兹富勒(Dezful)市向苏桑盖尔德(Susangerd)发动进攻。伊朗胡齐斯坦省是伊拉克军队主要攻击的省份。担任主攻的伊朗部队是:第十六装甲师、第九十二装甲师的三个装甲旅以及第55空降旅。

具体操作就是,伊朗装甲部队从胡齐斯坦省东北部渡过卡尔赫(Karkhen)河,穿越苏桑盖尔德和阿瓦兹两市,然后沿卡伦河西岸向前推进。与此同时,被伊拉克围困的阿巴丹(Abadan)城内的伊朗军队展开突围,与来自北方的装甲部队汇合。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理论上来讲,这次行动如果能够出其不意的话,有希望取得胜利。伊朗为此战而集结的装甲部队规模比伊拉克大。然而,巴尼萨德毕竟是文职总统而非军事家,他根本没有去了解,伊朗军队开展联合作战行动的实际能力。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巴尼萨德的计划存在很多缺陷,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伊斯兰革命”期间,原伊朗国王的军队遭到大规模清洗,许多高级将领以及大批军官或逃亡国外或被监禁等等,军中缺少用兵将才。

2、即使在革命爆发前,伊朗装甲部队也很少进行实战演练,革命爆发后就更不要说。

3、致命的一点,革命后,伊朗很多正规部队被解散,一时半会要征召起来谈何容易!而支援装甲坦克的步兵本来是由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可此次行动巴尼萨德却将革命卫队排除在外。面对相当重要的缺少坦克支援步兵问题,巴尼萨德只能用第55空降旅来代替。

4、雪上加霜的是,伊朗没有足够的直升机、火炮以及弹药来支援空降兵快速跟进。

5、发起行动的地理位置选择错误。苏桑盖尔德周边地形泥泞,且容易爆发季节性洪涝,以至于形成沼泽泥潭。这种地况下,伊朗的装甲坦克岂能正常发挥作用?结果会造成坦克行进速度缓慢,步兵只能尾随坦克跟进,而坦克两翼就空空荡荡。部队前进队列越拉越长,伊拉克空军随时会侦察到。

根据以上几点就可得出结论,结果就是伊朗必败,也是意料之中!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纳斯尔行动”具体实施情况

1981年1月5日,在经过短暂的炮击后,伊朗军队开始发动进攻,伊朗军队架设浮桥越过卡尔赫河。由于地面泥泞,300多辆坦克只能在事先铺好的道路上行进。因此道路窄,伊朗军队被迫列成4个纵队前进,前面3个装甲旅,最后是步兵支援部队。由此整个装甲部队两侧翼完全暴露出来,就好比一个人,将自己的肋骨送给别人打。从伊拉克侦察机发现伊朗军队的动向后,就已经决出胜负了!

伊拉克马上调遣第10装甲旅部署在伊朗军队前进路上,并且将坦克车体隐藏在战壕中只留炮塔在外,炮口朝下士兵从塔顶观察敌情。同时在道路两翼也部署了坦克,准备随时打断伊朗的“肋骨”。另外,伊拉克军队还有大量直升机协同作战,它们包括Mi-8,BO-105,Alouette III(云雀III)和Sa-341/342“瞪羚”等武装直升机。一切准备就绪,伊拉克军队守株待兔即可。

1月6日,由于侦察能力差,面对陷阱,伊朗人丝毫没有察觉。当目标出现后,伊拉克人狩猎开始,同时从三个方向对伊朗军队展开攻击。被打蒙的伊朗军队企图突围,可损失惨重。又试图发挥坦克的机动优势,可一离开道路就马上陷入泥潭,接踵而来的就是伊拉克的炮弹,伊朗第一装甲旅很快就几乎殆尽。

但伊朗军队还是毫不畏惧,没有丝毫撤退的迹象,反而重新组织准备再次发起反攻。结果可想而知,伊朗第二装甲旅的结局也一样。虽然伊朗的“AH-1J眼镜蛇”直升机加入了战斗并摧毁了几辆伊拉克坦克,但这种努力收效甚微,依旧减轻不了伊朗地面部队的压力。

更为残酷的是,拥有反坦克武器的伊拉克机械化步兵也加入了战斗。对于伊朗军队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屠杀。而伊拉克空军又把伊朗的渡河浮桥炸了,还没来得及过河的伊朗空降兵只能望河兴叹!这下可好,伊朗装甲部队的退路都被掐断啦。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到1月8日,伊朗的反攻仍然毫无章法,两个装甲旅几乎全灭。第三装甲旅却仍然组织反攻,可依旧毫无进展,最终决定停止行动撤退。在此关键时刻,伊朗工兵立下汗马功劳,迅速将浮桥架设好,使最后这个装甲旅成功脱险。

在伊朗军队溃败的同时,被围困在阿巴丹的伊朗军队准备突围与装甲旅汇合。可结果还是徒劳,伊朗军队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被迫退回城内。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此役产生的具体后果

这次惨败对于伊朗军队来说后果极为严重。伊朗损失214辆坦克,约100辆自行火炮,几架“AH-1J眼镜蛇”直升机等,第十六和第九十二装甲师损失惨重。很多陷入泥泞的伊朗坦克被伊拉克缴获,一些甚至卖给了约旦。

而伊拉克只损失45辆坦克和50辆其他装甲车,他们的损失被弥补回来了。

不久,出于危险境地的巴尼萨德与一名伊朗空军飞行员一起叛逃国外。在肃清伊朗政局后,伊斯兰共和党的政权得以巩固,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伊朗政府大力改革,伊朗军队得以重振。伊朗革命卫队与正规军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伊朗的军事能力不断提高,最终走出阴霾!

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东计划主任安东尼·科德斯曼和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独立国防顾问亚伯拉罕·R·瓦格纳合著的《现代战争的教训》(第二卷:伊伊拉克战争)第10章这样描述到:

“事实上,伊拉克缴获的装备如此之多,以至于能够在巴格达郊区上演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演出。这并没有包括伊拉克的全部收获,而只包括可以立即使用或很容易修复的装备。伊拉克的消息人士称,自三月份以来,伊拉克共俘获了1298辆坦克,155辆装甲步兵战车,512门重型火炮,6196门迫击炮,5550支无后坐力步枪和轻武器,8050枚火箭推进榴弹,60694支步枪,322支手枪,6156个通讯设备,501台重型工程设备,454辆卡车,1600辆轻型拖车,16863个化学防御装备和16863个骨灰盒........最近失败之后,伊朗在南部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当时只有不到200辆坦克。”

两伊战争时双方各有几个装甲师,运用的怎么样?

标签: 两伊战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