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扬说联:古代联坛108将(转载)

爱百科 169 0

  古代联坛108将

  (收集起来,以便查阅)

  1 天魁星 对联天子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又名元璋,字国瑞。25岁时参加郭子兴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元至正十六年(1356)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即吴王位,至正二十八年(1368)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庙号太祖,葬于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为我国对联文化大力推广者,对楹联之普及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故排列于中国古代联坛108将之首。

  《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劈开”,气魄宏大;“割断”意志果断。全联既切合受赠者身份,又流露出撰联者的心怀。联语通俗易懂,句含双关,脍炙人口。

  2 天罡星 巧对宗师 温庭筠

  温庭筠(812年—870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精通音律,词风秾芳艳丽。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两手相拱)而八韵成。”此即“温八叉”外号由来。

  温庭筠曾以“苍耳子”来对“白头翁”。前人书载:某日,唐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寻到相对之语。即让进士们对之,温庭筠奏道:可用“玉条脱”相对,宣宗听后甚悦,予以赏赐。另据《全唐诗话》载:张林言毁佛寺,时御史有苏监察者,检天下废寺,见银佛一尺以下者,多袖归,时号“苏捏佛”。温庭筠曰:“好对‘蜜陀僧’。”

  苍耳子;

  白头翁。

  此堪称楹联史上最早药名对。短短三字联,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苍耳”与“白头”相对,色彩对色彩,器官对器官;而“子”与“翁”又运用借对,尤为妙绝。

  据古书载,温庭筠因其相貌奇丑,世称“温钟馗”,这颜值和俺差不多。不过人不可貌相,此君虽容貌如鬼似的狰狞,才华却若彩虹般的灿烂。温庭筠小时即聪慧好学,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词,且富有音乐才能,有丝即弹,有孔即吹。《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温庭筠不但才高八斗,而且狂荡不羁。当时的宰相令狐绹羡温庭筠才华,使其方便出入馆中,以宾客相待。皇帝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绹私下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并且嘱咐温庭筠千万不可泄漏出去。没想到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将此事传了出去,令狐绹大为不满。

  另有一次,令狐綯曾以一典故请教温庭筠,温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望相公在治理国家大事之余,多多浏览古籍。”令狐绹听此更加恼怒,上奏皇上,说庭筠有才无行。温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这温庭筠先生更有一段与大才女鱼玄机的缱绻之情,小鱼同学并非外貌协会滴,面对温先生的低颜值,大年龄,高才情,亦师亦友亦情郎。

  鱼玄机这位曾经吟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才女,有作品标题里明确含“飞卿”二字的律诗,两人情意之缠绵悱恻由此可窥一斑!今录小鱼两首诗,各位细细品味,自由联想。

  寄飞卿

  唐·鱼玄机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冬夜寄温飞卿

  唐·鱼玄机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3 天机星 春联始祖 孟昶

  孟昶(919年—965年),初名仁赞,表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为后蜀末代皇帝,在位31年,享年47岁。《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宋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此在当时为语讖。因孟昶喜好戏曲之故,故某些戏班会祭祀其为戏神,称之孟郎、孟郎君。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此为目前已知现存最早之春联,具有春联之鲜明特征:寄情抒怀,包含着迎新春、祝未来之意。“新年”、“嘉节”四字,切合春节;“余庆”、“长春”两词,皆吉祥语。一副联语,融入了对新春的期盼与厚望。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之所以名闻遐迩,是因后人据清朝梁章钜之言,称其为“对联之祖”,或曰“春联之始”。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吕余庆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而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故称语讖。

  其实,梁章钜并未对此说绝对肯定,末句留有余地云:“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依在下浅见,即使称此联为春联之祖亦值商榷。

  孟昶虽无抗敌之胆、御敌之策、克敌之能,但却“重色思倾国”,他嫌后宫妃嫔没有绝色美女,便广征美女以充后宫。有一姓费的女子,生得风姿秀逸,且擅长吟咏,精工音律。后主选入宫中,十分宠爱。因前蜀王建之妾小徐妃,号为花蕊夫人,也就袭其名称,封费氏为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一位“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以状其容”的佳人,更是古代著名才女,《全唐诗》为花蕊夫人留下了一百五十三首宫词。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芙蓉花,于是这位护花者孟昶命官民大种牡丹,并言: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胜洛阳。他还命百姓家家都种上芙蓉花,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

  孟昶惧暑,在摩诃池上建水晶宫殿,以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作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用琉璃镶嵌。

  一日天气酷热,孟昶与花蕊夫人半夜起来,避暑于摩诃池上,并作词云: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东坡大人曾作《洞仙歌》,小序及词如下: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古代联坛108将(二) 4.天闲星 名胜联宗 契盈

  契盈,五代吴越僧。名广辩,号周智,福建人,为长庆慧棱弟子。吴越广顺间,居杭州龙华寺。

  《楹联丛话》载: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吾闽人也。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亭柱云:“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江南未通,两浙贡赋率由海达青州,故云。时人称为骈切。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此联通常认为题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7),然胡毅雄君依据陶岳《五代史补》记载考定,此联当题于吴越广顺初年(951)。陶岳乃北宋人,离契盈不远,所作记载较为可信。据称,此为我国已知最早之胜迹联。上联,从空间方面叙吴国与京师距离之远;下联,从时间角度言潮水往来频率之高。整副联语叠用数词而不觉重复,“一条水”“两度潮”,颇有气势。

  5.天勇星 捷对学士 杨亿

  杨亿(974年—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侯鲭录》云:学士院壁间旧有题句曰:“李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多年未有对句。杨大年为学士,乃对云:“马援死以马革裹屍,死得其所。”出句中两个“李”,一作姓,一作树,末尾又是成语,确实不易对。对句以武将对道家,以嵌两个“马”字对嵌两个“李”字,以“死”对“生”,文字工稳,用典自然,意境和谐,对仗精巧,甚称佳作。尤为巧妙者,上联后半句首字“生而知之”的“生”是前半句末字“姓”的一部分;而对句相应处亦如此,“死”乃“屍(“尸”字的繁体)”的部分,令人拍案!

  据欧阳修《归田录》载,寇准在中书省常与同僚联句相戏,某日出一上联给同僚对,出句云:水底日为天上日

  这出句看似简单,但“天上日”与“水底日”,是“物”与“影”、“实”与“虚”的关系,前后两“日”,字同义别,众人一时都未能对出。恰逢此时杨亿前来禀事,众人即请他来对,杨亿随口道:眼中人是画前人

  这对句就地取材,景情双关,众皆称妙。对句“眼中人”是“面前人”为通过光线反射,在眼中所呈之像,两者也是“人”与“像”、“实”与“虚”的关系。

  其实,杨亿能对出此句并非偶然,此君非等闲之辈,杨亿7岁能文,十岁能赋诗,十一岁时在京城即兴赋诗:

  喜朝京阙

  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

  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

  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

  年少时便有“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之志,太宗甚为赏异。

  6.天雄星 集句仙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淑士《表异录》云:王荆公以“杀青”对“生白”,“苦吟”对“甘饮”,“飞琼”对“弄玉”,“带眼”对“琴心”,……皆绝工。(转引自梁章钜《巧对录》)虽然晋代已出现集句诗,然王安石集句诗联尤具特色,赢得后人称赏。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上联为南朝梁谢贞诗句,偏于从视觉方面描摹,以静映动;下联乃南朝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诗中句,从听觉角度着手,以闹衬静。上下联语句清新,风格相近,对仗极为工稳,是为集句联中之上品。

  关于王安石的对联故事古今流传最广的,当属下面这段文字:

  荆公(王安石)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作难。久闻子瞻(苏轼)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老夫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以观子赡妙才。”命童儿取纸笔过来。荆公写出一对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妙才,这对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颜可掬,面皮通红了。

  荆公问道:“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

  东坡道:“此是便道。”

  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

  东坡答应道:“是。”

  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子瞻对之。”苏州对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云: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

  7.天猛星 铜琶铁板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成就均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乃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全才,亦属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大家之一。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苏轼题广州真武庙联颇具豪放风格。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真武,即玄武。本为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总称,因以为北方神名。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载:“朱雀、元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元武为真武……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

  苏轼极赞真武的雄威神猛,联语雄浑,具有浩然之气,前人评曰:“语意岸异,非凡手所能”。

  苏东坡对联趣事

  一日,苏轼好友刘贡父宴请宾客,东坡欲先归。贡父奉果三枚,与坡公曰:“三果一药名,道得出便请回。”

  贡父道:幸(杏)早(枣)哩(李)且从容;

  东坡对:奈(柰)这(蔗)事(柿)须当归。

  上下句皆是三种果实名加一中药名,出得刁钻,对得奇妙。难怪人赞曰“以果名药名影人事也。此种心思,可谓巧极。”

  东坡对出后,贡父曰:“说得好,任你去吧。”坡公出,贡父送之。见风起云飞,贡父曰:“大风起矣。”坡公曰: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粱。

  因刘贡父乃蹋鼻孔,东坡化用刘邦《大风歌》嘲笑之。

  宋与辽和平相处时期,双方往来,常常以谈笑诗文相娱乐。

  东坡曾经以翰林出使大辽,辽人知其大名,想为难一下他,言道:“本国有一对,学士,能对否?”东坡曰:“请道。”其曰:

  三才天地人;

  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东坡悄谓副使曰:“此绝对也,惟有一对,汝可对之。”乃教之对曰:

  四诗风雅颂。

  辽人大悦。重问坡公曰:“副使对得好,请学士对。”坡公曰:

  四德元亨利。

  重元张目仰视,正欲询问:“为何少一字?”坡公即刻说道:“你以为我丢了一字吗?请闭上你的嘴,咱们是兄弟邻邦,你应当知道这是皇帝圣讳,怎么能犯之。”(宋仁宗御名帧,辽典宗名宗真)。辽人服其宏辨。东坡又让医官对云:“六脉寸关尺。”(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辽使听后更加惊叹。

  一会辽人又对东坡请求道:“学士前对究欠一字,仍请另构一语。”这时恰逢雷雨大作,东坡云:“‘一阵风雷雨’,即景可乎?”辽使极其敬佩,大家尽欢而罢。

  8.天威星 书画博士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其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又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瘦影在窗梅得月;

  凉云满地竹笼烟。

  此联刻石存河南新安铁门镇千唐志斋。

  疏影横斜映窗棂,那是明月与梅花携手共创的杰作;地面之上似乎有轻云漂浮,淡烟笼罩着修长的翠竹。联语所呈意境,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令人沉迷其中,酣醉不愿醒!

  米芾(元章)曾在吾乡真州任发运使,建壮观亭。常邀集宾朋登临游览,先后作《壮观亭诗》、《壮观赋》,于真州留下轶事。今录一则《米芾索帖》,供友朋一观。

  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摘自《石林燕语》)

  译文:米芾诙谐机智,好奇心强。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王略帖》给米芾看。米芾对这幅作品感到惊叹不已,请求用别的画来换取《王略帖》,蔡攸心中觉得不舍。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不再活了,就跳入这个江中死去。”于是米芾大叫,抓着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把《王略帖》给他了。

  不才有题一江之隔的披襟阁(镇江中国米芾书法公园)联曰:

  邀风作客共谁醉?

  拜石为兄非我颠!

  愿家乡他日亦能建一米芾纪念馆,征天下佳联悬挂之!

  9.天英星 绝代才女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词作前期常抒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人称之“音调清新,格力高秀,足以做词的正宗”。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时传为谈柄。”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柳三变(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朝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露花倒影”为其《破阵乐》首句。

  张九成(1092年—1159年),字子韶,号无垢,又号横浦居士。其先开封人,徙居钱搪(今海宁盐官)。绍兴二年(1132年)壬子科殿试状元,其对策中有“澄江泻练,夜桂飘香”之句。

  此联对仗工整,其中“变”与“成”皆为古代音乐术语。大曲各叠名之曰遍。遍者,变也。《周礼·大司乐》:“乐有六变、八变、九变。”郑(玄)注云:“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变也。”贾(公彦)疏云:“变犹更也者,《燕礼》云终,《尚书》云成,此云变是也。”《礼记·乐记》有“再成、三成、四成、五成、六成”之语,《礼记》郑注:“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以人物名姓及其名句相对,巧妙且自然。据元伊士珍《琅嬛记》所引《外传》有一则故事,可信度虽不高,但后人乐于引传。

  原文:

  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译文:

  易安居士(李清照)将自己重阳节填的一首词《醉花明》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读后)赞叹欣赏,自己惭愧不及,就想一定要胜过她。于是谢绝一切访客,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填好50阙词,(然后)把易安居士的那首词夹杂到其中来展示给好友陆德夫看。陆德夫反复欣赏把玩,说:“只有三句特别好”。明诚追问是哪三句,(德夫)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正是易安居士所写的三句。

  10.天贵星…小李白…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目前已知存诗最多的诗人,风格大多雄浑豪放,有“小李白”之称。陆游亦擅写对联,晚年将书屋取名“书巢”,题联曰:“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此为摘句联,出自陆游《题老学庵壁》。放翁自幼好学,曾言“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作者不是张九龄那样“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而是研读万卷书,伴随“一窗昏晓”,看日出日落,度似水流年。陆游终身手不释卷,自觉“读书有味身忘老”,是值得后人效法的好学、乐学之榜样。两阕钗头凤千秋梦里人

  陆游【钗头凤】

  红稣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据书载,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也。

  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辞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周密《齐东野语》

  11.天富星…紫阳夫子…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别称紫阳。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为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之大师。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时年六十有五,自书一联云: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此为题书斋联。韦,熟牛皮。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戒。《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朱熹之父尝自谓“卞急(即性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意,号“韦斋”。考,多指已死的父亲。《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朱熹受业于刘屏山先生,先生有《字朱元晦祝词》云:“交朋尚焉,请祝以字。字以元晦,表名之义。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此朱子联语所由出也。

  朱熹与严蕊案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洪迈《夷坚志》有一段文字谈及朱熹与严蕊案,原文如下:台州官妓严蕊,尤有才思,而通书究达今古。唐与正(即唐仲友)为守,颇属目。朱元晦(即朱熹)提举浙东,按部发其事,捕蕊下狱,杖其背,犹以为伍佰行杖轻,复押至会稽,再论决。蕊堕酷刑,而系乐籍如故。岳商鲫霖提点刑狱,因疏决至台,蕊陈状乞自便。岳令作词,应声口占云: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在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即判从良。

  后人有言: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此事确切与否,暂且不论,然严蕊其人品、诗词至今一直为人称道。最后再录严蕊《鹊桥仙》,以飨各位。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12.天满星…如玉书生…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濯缨亭笔记》云:“元世祖初闻赵子昂之名,即召见之。子昂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异之,以为非人臣之相。使脱冠,见其头尖锐,乃曰:‘不过一俊书生耳。’……”

  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载: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其意。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彻酒器以赠子昂。

  阆苑,亦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三千客,可见当日盛宴宾朋之多;第一楼,自然想象得出楼阁的金碧辉煌。

  自古而来,月亮最钟情于扬州,“明月”与“扬州”已经融为一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唐·杜牧)“梦里扬州明月楼。”(明·盛彧)“二分明月忆扬州。”(清·丘逢甲)

  大地春风暖人,扬州明月清心。登此第一楼,举杯邀明月,任不寒和风吹面,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赵孟頫与夫人的一段趣事流传颇广。

  相传赵孟頫年近五旬爱恋某女子,因不便向妻子管道昇明说,作了首曲子投石问路:'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昇看后,便以《我侬词》作答:'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13.天孤星 铁笛道人 杨维桢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为元代诗坛领袖,诗学李贺,驰骋异想,好用奇辞,风格奇诡,有“文妖”之称。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之三·鹄粮》载:张司令,元时人,亡其名。富而好礼,慕杨铁崖名,往迎之。铁崖谓其不知书,弗应。司令乃延鲍恂为师,受业焉。后迎铁崖,乃往。席间以妓奉酒,妓名芙蓉,酒名金盘露。铁崖题云:“芙蓉掌上金盘露”。妓即应声曰:“杨柳头边铁笛风。”盖杨又号铁笛道人故也。铁崖抚掌笑曰:“妓能文,其主可知矣。”辞去时。司令出米,满载送之,云是鹄粮。铁崖素爱鹄,不能却,随访顾阿瑛。召阿瑛之邻人贫者,分给之而去。

  芙蓉掌上金盘露;

  杨柳头边铁笛风。

  金盘露:据《庙湾镇志》和《阜宁县志》等史书上记载:云梯关东南方向有七星泉,人称之为“淮北第一泉”,泉水酿酒甚美,酒名“金盘露”,明代曾作贡品。铁笛风:杨维桢于音乐方面造诣极深,尤善吹铁笛,其“铁笛道人”的别号即由此而来。“芙蓉”,扣女妓之名;“杨柳”之“杨”既切“杨维桢”之姓,又以植物对植物,颇为巧妙。上下联末字“风”“露”相对,又属双关,含有趣味。这副对联是文人与女妓之间较早的应对之联。

  据《尧山堂外纪》载,杨维桢在松江,曾游盘龙塘,夜宿普门寺,盗贼乘他不在家,将财物尽皆偷去。黎明家人前往报告,他却仍赋诗不辍,言“老铁在,是区区长物,又奚足恤!”

  明洪武二年(1369)召他去修礼乐书,他辞谢说:“岂有八十岁老妇人,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耶?”不愿出仕。

  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门上写着榜文:客至不下楼,恕老懒;见客不答礼,恕老病;客问事不对,恕老默;发言无所避,恕老迂;饮酒不辍车,恕老狂。

  其人之傲世之情可见一斑。14.天伤星 集句里手 孙蕡

  孙蕡 (1334年—1393年),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顺德人。元末入广东守将何真幕府,朱元璋统一中原后,派兵南下,孙蕡随何真归顺明朝。洪武三年(1370)中进士,先授织染局使,旋调凤阳府虹县主簿,次年调入翰林院典籍,参与修撰《洪武正韵》。孙蕡少时与诗友成立“南园诗社”,其中孙蕡、王佐、赵介、李德、黄哲并称为“南园五子”。“南园诗社”对岭南诗风影响深远。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穷治蓝玉案,株连万余人,孙蕡因替蓝玉题过一幅画而获罪遇害。孙蕡集句联颇见功力,多副流传后世。

  朱竹垞《静志居诗话》云:南海孙仲衍蕡诗,五古远师汉魏,近体亦不失唐音,集句对尤工,若:“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绕篱野菜飞黄蝶,糁径杨花铺白毡”;“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野草怕霜霜怕日,月光如水水如天”;“鹤群长绕三珠树,花气浑如百和香”。可称巧合。(《巧对录·卷之七》)

  秋水为神玉为骨;

  芙蓉如面柳如眉。

  上联出自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这是老杜对童子清朗气质的高度赞美;下联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诗作者描摹的是唐明皇对杨贵妃如花似月容颜、神情的追忆。集句者将两个名句配而成对,合成一联,既扬外俊,又赞内秀,辞简意足,意味无穷。

  临刑口占

  朱元璋登基后,为巩固统治权力,展开诛杀功臣之举,洪武十三年诛杀丞相胡惟庸和洪武二十六年诛杀凉国公蓝玉最为惨烈。广东“南园五子”之首的孙蕡卷入蓝玉谋反案中。清初梁维枢《玉剑尊闻》十卷云:“孙蕡为蓝玉题画坐诛,临刑口占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列朝诗集·孙蕡传》载:“高皇问监杀指挥,孙蕡死时何语?以此诗对。高皇怒曰:‘何不早奏!’竟杀指挥。”

  15.天立星 一夕千比客 潘赐

  潘赐,字文锡,号容庵。福建建宁府浦城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出使日本,回朝后呈《德化书》、《永乐大典颂》。后入史馆,转为鸿胪寺少卿。再次出使日本,回国后任江西右参政,因事连坐被罢免。洪熙初年,再次启用为南京刑部主事。宣德年间,任鸿胪寺少卿,再次出使日本。后死于任上,赐“操履方正”。潘赐才思敏捷,著有《竹梅篇》、《皇华胜览》、《容庵文集》。

  《浦城县志》载:“潘赐……假归故里,适南浦桥成,作为楹帖,分题桥柱,流连往迹,凭吊古人。其警句云:

  上相名邦,百族自知朝北阙;

  真儒继统,千秋谁复并西山。

  乔木参天,半点云香生大石;

  悬崖笼雾,千寻瀑布出高泉。

  皂盖朱幡,远指群侯元鹤垅;

  金章紫绶,近传相辅白羊坟。

  仙境微茫,安得玉炉丹九转;

  客途高旷,尚怀宝匣镜重磨。

  绿水桥边,金石足齐交友渡;

  白云乡畔,山川犹护睦亲亭。

  画角声中,彩帐题诗思梦笔;

  青灯影畔,玉壶携酒想观澜。

  古洞联翩,毕岭旧存仙杵妙;

  清溪浩荡,总章新过客帆多。

  四野无虞,诗礼竞推长乐里;

  庶民有庆,讴歌争出太平坊。

  书院沉沉,绿水半湾连渡口;

  仙楼翼翼,白云一抹护山腰。

  载酒攀花,月夜乘舟过水北;

  囊琴采药,霜天被褐过郊阳。

  莪衍名儒,霁月远涵莲叶渡;

  传成烈女,清风高拂桂林桥。

  桥柱凡八百四十有八,悬联俱遍。相传以为一夕所作,人咸叹其敏捷云。”诸副联语描叙浦邑山川及名人轶事,颇具地方特色,展示出明代外交官潘赐非凡之才情。

  明永乐二年(1404年),即永乐王朝鼎盛开放派郑和下西洋的次年某清晨,一支船队带着明成祖朱棣的使命,驶向一海之隔的日本。此次出使的领军人就是刚刚考中进士,充满智慧,富有血性的潘赐。不久,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是命运的安排?是使命的必然?潘赐又第二次出使东洋。潘赐带去了朝廷赐于日本国王的冕服、钱钞、绵绮等,并将抓获的日本海寇带回日本让其自行处置。此次出使日本,又是满载而归。

  几乎就在潘赐被任命的同时,有人摘录潘赐的诗句进行陷害。潘赐就此被削职,直至仁宗登位,潘赐才被重新起用,任南京刑部主事。

  宣德年间(1426-1435),明宣宗决定要派一名老成持重识大体的人再次出使日本,此时满朝大臣一致推荐潘赐。出使前,明宣宗恢复了潘赐鸿胪寺少卿一职,并赐金麒麟罗衣一件,宝钞200锭。这是潘赐第三次出使日本,任务是申定前约。

  潘赐并非皇室宗亲,也无显赫背景,但其凭自身努力和非凡智慧成就了他的外交人生,成为明王朝一代著名外交家。而他出使日本,路过家乡,为南浦桥题遍桥柱之联的豪举,已在楹联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16.天捷星 谐讽联家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江西吉安吉水县人。

  相传解缙九岁时,其父偶携至江边洗浴,以其衣挂于老树上,出对云:“千年老树为衣架。”缙对云:“万里长江作浴盘。”又,解缙同父见一女子吹箫,父出对云:“仙子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缙对云:“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解缙的讽喻联颇有名,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流传甚广。相传曾有联曰“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联语借物喻人,语言泼辣,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长。墙上芦苇,勾画出不学无术者,缺少根底,随风而倒之态;山间竹笋,比喻那些腹内空空,却又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联语对仗工稳,讽刺辛辣,是一副力道强劲的嘲讽联。

  解缙的诗联趣事

  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一步高一步。”上大说。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冯梦龙《解缙敏对》

  译文:解缙曾经跟随(皇上)游览御花园。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这)应当怎么讲?”解缙答道:“这叫做一步高一步。”等到(皇上)下了桥,(皇上)又问他。(解缙)答道:“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皇上十分高兴。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后宫中夜里有喜事吗?可以作一首诗。”解缙正吟诵:“君王昨夜降金龙(君王昨夜后宫中生儿子了)。”皇上急忙说:“是一个女儿。”(解缙)立即应答:“化作嫦娥下九重(化作嫦娥下到凡间)。”皇上说道:“(她)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想必是世间留不住她)。”皇上说:“已把她投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翻身跳入水晶宫化作龙女)。”

  皇上本想用怪诞不实之言刁难他。得到诗之后,(皇上)深深地感叹解缙的才思敏捷。

  色难

  容易

  相传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而甚难其对。”

  解缙应声答曰:“容易。”

  朱棣问:“既云易矣,何久不对?”

  解缙答:“臣适已对了。”

  朱始恍然。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译文: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论语》指出了孝的真谛色难,即子女对父母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相传解缙参加乡试中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渴。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己是“解解元”。老者言能对上他出的对子,方能赐茶,以此想挫挫解缙的锐气。出句云: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出句难在联中三个“解”字,字形相同,读音各别。

  一“解”读“jiě姐”音,作动词,解除之意。

  二“解”读“xiè谢”音,作名词,为姓。

  三“解”读“jiè借”音,作名词,是解缙的身份。

  此联构思巧妙。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解缙知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使灵机一动,即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对句三个“乐”字,形同音异。

  一“乐”读“yào药”音,作动词,意思为喜好、欣赏。知者~水,仁者~山。

  二“乐”读“lè勒”音,作名词,老者之姓。

  三“乐”读“yuè岳”音,作名词,“乐府”是老者的身份。

  17.天暗星 雅操宰相 杨溥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南杨,谥文定,荆州府石首县(今湖北省石首)人。建文元年(1399)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为明朝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杨士奇共称“三杨”,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

  李贽《续藏书》卷十援引《水东日记》云:杨(溥)文定公桃符有曰

  黎庶但教无菜色;

  官居何必用桃符。

  黎庶,即百姓。

  菜色,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郑玄注:“菜色,食菜之色。

  桃符,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贴春联。后代亦用“桃符”指代春联。

  这可谓古代一副倡导勤政爱民的政论联,展露出作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情怀。清李承衔《自怡轩楹联賸话·卷一》评此联曰:“宰相心胸可见,且用桃符而云不用桃符,语意亦妙。”

  杨溥巧对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杨溥幼时,老师出句:“李花开太白”命其对,杨溥即对之:“苏木长东坡”。从花木情态引出古人姓字来,甚是巧妙,令人拍案!

  苏木:植物名。苏木科苏木属,灌木或小乔木。全株有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花黄色,花瓣五片。荚果呈厚革质,长椭圆形,不整齐,先端截形,具偏向一侧之尖尾。心材赤色而有光泽,其浸液可为红色染料。原产于东印度,分布于爪哇、泰国、缅甸、马来群岛及台湾、大陆地区广东、海南岛等地。或称为“苏方”。

  四口同圖,外口包藏内口;

  五人共傘,大人遮盖小人。

  杨溥幼时,官府让其父充劳役。杨溥拜见官员,向官员求情免除父亲的劳役。官员见其人小小胆不小,口才又好,便出一上联要他对:四口同圖,外口包藏内口;这是一副拆合字联,把繁体的“圖”字拆成四个口字,又指明内外“口”字的关系。官员借此暗示,我乃做主的官员。

  杨溥当即对曰:五人共傘,大人遮盖小人。这下联对得确实巧妙。把繁体的“傘”字拆开,成5个“人”字,其中一个大“人”字遮着4个小“人”字,反映了5个“人”字之间的关系,既应对工整,又奉承了官员。官员听后十分高兴,随即答应杨溥的请求,免除其父劳役,还给了杨溥赏金。

  18.天佑星 幼慧少保 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chéng王朱祁钰yù监国,擢兵部尚书。英宗复位后,以“谋逆”罪将其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于谦幼慧,多有巧对,其题庐山山阴石屋联曰:

  花雨欲随岩翠落;

  松风遥傍洞云寒。

  花雨,花季所降之雨。前蜀贯休《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眼观“花雨”霏霏,似乎要伴随山岩上的碧翠轻轻飘落;耳听“松风”阵阵,感觉到山洞间缭绕的云雾也带着寒气。“随”、“傍”二字将景物拟人化,“松风”一词语含双关。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中有句:“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于谦巧对

  三丫如鼓架

  一秃似擂槌

  于肃愍公幼时,其母梳其髻为双角。僧人兰古春见而戏此曰:“牛头喜得生龙角”,公答之:“狗口何曾出象牙”。僧惊服。公归而告于母,母因改梳其髻为三角,僧复戏云:三丫如鼓架。

  公答之:一秃似擂槌。

  僧语其师曰:“此救时之相也。”对句惊拔,足见其才。

  今朝同上凤凰台

  他年独占麒麟阁

  某岁清明,于谦与家人去祭扫祖坟。路经凤凰台时,其叔父携公之手,同上台观看,并出上联: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应声答道:他年独占麒麟阁。

  其叔并诸族人闻言,悉皆惊叹曰:“此吾家之神童也!”

  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麒麟阁”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

  19.天空星 云生才子 丘濬

  丘濬(1418年—1495年)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 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

  《奇联摭萃》记载:琼山丘文庄公,幼学时,从师于里宦之家塾。宦儿颇不好纸笔,惟公以聪敏有声。一日,师外适,宦儿亦归私第,公独肄业中堂。时天雨,座席皆瓦穴,漏滴公肩。公乃换彼儿席居于漏所,以己席居彼之地。儿见,具告其师。师曰:“余今日不较是非,惟论能偶对者,即为理直也。对曰‘点雨滴肩头’。”丘即应曰:“片云生足下。”师大奇之。宦儿愧不能,归哭,告其父。父怒,召公,亦试以对云:“孰谓犬能欺得虎?”盖詈之也。公即对曰:“焉知鱼不化为龙?”宦闻之,惊骇,阴知其非常人,温语慰归,亦不甚惑于子之言也。后日,文庄公联登甲第,作宣庙之盐梅。其台阁气象,此盖微露其锋铓欤。

  琼台书院,位于海南琼山。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巡道焦映汉创建于城内丁字街,为全府生童肄业之所,甄取府属各县士子,延师讲学。道光二十五年(1845)云茂琦掌教时,订立学规5条:①为士宜立志敦行;②学也要刻苦专精,③诵读宜取其中正,④观摩贵有朋友,⑤进德必须改过。二十九年录取内课生监、童各30名,外课生监、童生各10名。课试分级按等次奖赏。师课、生监首名奖钱200文,二三名各奖钱150文,四至六名各奖钱100文;童生首名奖钱160文,二三名各奖钱120文,四至六名各奖钱100文。清代莫绍慎题大门联曰:

  法三台以开基,为国储才,广罗英俊;

  经百年而再造,向离乖运,大启文明。

  20.天速星 敏慧神童 程敏政

  程敏政(1445年—1499年)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南直隶徽州府人,后居歙县篁墩(今屯溪篁墩),时人称为程篁墩,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10岁时,以“神童”被荐入朝,由皇帝下诏,就读于翰林院,成化二年中一甲二名进士,为同榜三百五十余人中最少者。历官左谕德,直讲东宫,学识渊博,为一时之冠。孝宗嗣位,擢少詹,直经筵,官终礼部右侍郎。后涉徐经、唐寅科场案被诬鬻题而下狱。出狱后,愤恚发痈而卒,赠礼部尚书。

  翰林院大学士李贤欲将女许配程敏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因荷(谐何)而得藕(谐偶)。”程敏政即对:“有杏(谐幸)不须梅(谐媒)。”李贤甚惊奇。

  明代张谊《宦游纪闻》载:“安南(即越南)使入朝,出一对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脑。’程敏政对曰:‘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出句“琴瑟琵琶”四字同是“玨”字头,确实为“一般头脑”。以字形说事,暗称“大王”,似有傲气;对句针锋相对,亦以字形回击,“魑魅魍魉”,皆为“鬼”字旁,真是各怀鬼胎,令人发笑。

  某日,程敏政与好友李东阳同游安徽和县采石矶,正值雨季,李东阳出句:“五风十雨梅黄节”,程敏政对下联:“二水三山李白诗”。一时服其巧丽。

  一次,程敏政应召与英宗皇帝共进晚餐。席间,英宗皇帝欲试程敏政才学,即以宴席上螃蟹出句:“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略加思索,应声续下联曰:“凤凰遍体文章”。下联“山珍”对上联“海味”,一雅一俗,堪称妙对,英宗皇帝听后不禁大喜。

标签: 天雄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