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为什么叫倭国?

爱百科 135 0

《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本无贬义,或许自元明时期开始带有贬义。这种蔑视的味道,在近现代表现的尤为突出。至于用“倭”这个字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或许能够从古籍中能看到蛛丝马迹。

《后汉书.东夷列传.倭》记载:“自女王国东度海千余里,至拘奴国,虽皆倭种,而不属女王。自女王国南四千余里,至朱儒国,人长三四尺。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黑齿国,使驿所传,极于此矣。”参考以上记载,再加上《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南朝人,南朝时一尺约等于25.8cm。大家很容易可以算出那一带人的身高。

从现有证实的资料来看,东汉初年,日本国王派遣特使登陆朝贡,愿为藩臣,并求汉朝皇帝赐名,遂赐名“倭”。《后汉书.东夷列传.倭》里面明确地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这段史事说的是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有倭国大夫到洛阳贡献朝贺。光武帝赠送一颗印章给倭国国王。半个世纪之后的东汉汉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又有倭国国王,名叫帅升,派遣使者到中国,并且献给汉安帝一百六十人作为礼物。

无独有偶,日本江户时代光格天皇天明四年,即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名叫秀治和喜平的l两个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一枚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金印出土以后辗转百年,直至1979年他们家族的后人才把它捐献给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一般认为,这颗金印就是汉光武帝赠送给倭王的那颗印章。汉朝时“委”和“倭”两个字是相通的。

但是古代史书所称的“倭”,并不一定是现在的日本。最早提到“倭”的记载是《山海经.海内北经》就让很多人质疑。书中出现的一段文字,提到了“倭”,原文如下: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其中提到的盖国位于现今朝鲜半岛北方。盖国是一个在先秦著作中记载的国家。在我国曾出土过“王伐盖侯周公谋禽祝禽又胀祝王易金百孚禽用乍宝彝”的铭文,周成王时,盖国多次起兵反抗周朝,最终盖国及其贵族周成王一举平定。春秋战国时期,盖国与后来史书中记载的辰国大体相当,是朝鲜半岛南部的部落通称。辰国被认为是三韩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汉江之南。

文字中虽说倭国在燕国的南方,遗憾的是再多一点提及如何到达这个“倭国”。或者再更明确提到需要扬帆渡海就更完美了。因此资料记载的不完整给了史学家更多的想象空间,甚至有人怀疑此倭国非今之日本,而可能是在朝鲜半岛东北部靠海的一个部落。

从先秦,历经秦、东西汉及三国,直到西晋灭亡,这一时期有关日本政治、社会情况的记载,在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献中均有提及,其中也有部分提到“倭”,但是一般被认为不是对当时的日本的记载。第一次可以确定是有关古日本的记载,出现在《汉书.地理志》,其里有一行短短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乐浪是汉朝在朝鲜半岛北部所设的一个郡。倭人因而是先渡海到乐浪,才辗转到中国朝贡。另外,《后汉书.东夷列传.倭》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余里。”

关于中国人最早到达倭国的记载,出现于一本叫做《魏略》的古书。《魏略》记载了三国时代的魏王曹丕派使臣到达倭国,发现当地“男子无分老少,皆黥面而文身,闻其旧语,自谓太伯之后。”泰伯是周部落古公亶父的长子,因其与仲弟仲雍让国给弟弟季历,这个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泰伯和仲雍跋山涉水来到荆蛮,也就是现在的苏州一带。而泰伯到达的目的地荆蛮之地正好与日本隔海相望,这也引发了学者们无限的猜测,古时候荆蛮之地的人们是否有可能驾着船到达了日本岛,而且绝对不在少数。

史学家陈寿作《三国志》就参考了《魏略》这本书,尤其是《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倭》几乎完全沿用了了《魏略》。然而,陈寿在《魏略》的基础上也做了一番变动,仅引用了《魏略》的“男子无分老少皆黥面而文身”,却弃用了《魏略》中更为关键的“闻其旧语,自谓太伯之后。”或许陈寿对此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考证才省去那一句。但是陈寿这一微小行为让后世的史学家想入非非,以至于令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史学家一直在为“泰伯究竟是不是日本人祖先中的其一”争论不休。仅以现存的资料来看,这种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直到更有力的资料出现。

标签: 日本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