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概要05

爱百科 103 0

  (四)罗马国

  §罗马王国(753BC—510BC)

  最初,利古里亚人生活在意大利半岛。约1000BC,印欧人中的拉丁人迁移到意大利半岛中部生活。公元前十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迁移到意大利半岛中部生活。公元前八世纪,伊达拉里亚人形成一些城邦国家。在这些城邦里,以农业为主,有灌溉和排水工程,同时进行畜牧。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能制造青铜器和陶器,与腓尼基、埃及、希腊、迦太基有贸易往来。公元前八世纪,拉丁人也形成一些城邦国家。

  拉丁城邦国家之一罗马建立于753BC,以罗马城为中心。罗马王国由多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由多个胞族组成,每个胞族由多个氏族组成。罗马王国各部落的成员为罗马国的“公民”,其中能作战者即成年男子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决定最重要的事务,如选举国王、判决死刑、对外战争、通过法案。贵族由最早的氏族首领发展而来,贵族的身份世代继承,他们组成元老院,协助国王处理国家事务。元老院的主要职责是向国王提供处理公共事务方面的建议,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选举国王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公民大会的决议。国王是军事首领、最高审判官、最高祭司,国王由公民大会选出,国王有很高的权力,被认为是神授予的。

  罗马国先后经历了七个国王。第六个国王塞尔维乌斯进行了改革,将所有能够参加作战的人按财产的多少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提供80个、22个、20个、22个、30个百人队,第一等级中最富有的人提供18个骑兵百人队,五级以下的贫穷者不提供战士。由于每个战士必须自备武器,所以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自备全套武装,财产少的等级只能多人提供一套武装和一名战士。设立百人队会议,由能作战的人参加,每个百人队有一票的表决权。百人队会议设立以后,取代了公民大会的地位,宣布战争、审判等重要职权都转归百人队会议,此后公民大会只负责举行一些次要的事务。塞尔维乌斯还取消原来的按血缘关系划分的部落,按居住地将所有罗马人组织为各个部落。

  国王时代最后一个国王是高傲者塔克文,他独断专横,其残暴统治引起罗马人的不满。贵族不满塔克文破坏了他们的特权,平民不满当时繁多的赋役。510BC,一些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塔克文政府,同时建立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国前期(510BC-264BC)

  在罗马共和国,由百人队会议从元老院的元老中选出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任期一年。执政官拥有最高权力,由于任期短而且两人互相牵制,所以实际上元老院掌握了主要权力。公元前500年起,在非常时期,元老院可以任命一名独裁官,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应付非常局势,但任期只有一年。

  在罗马共和国前期,进行了领土扩张。公元前五到四世纪,罗马国征服其他拉丁各国与伊达拉里亚国家。公元前四到三世纪,罗马国与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萨莫奈人进行了三次战争,征服这些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征服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的各个城邦,从而统辖了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在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争夺权力的斗争。494BC,正当罗马与进行对外战争需要兵力时,平民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们让步,同意由平民选举保民官,保民官可以根据法律否决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以保护平民不受非法的侵害。保民官原两人,后增加到十人。最初只有依据法律保护平民利益不受侵犯的权力,后来逐渐取得对官员发出命令和否决元老院决定的权力,并有权否决执政官的决定。

  当时的法律没有写成文字,是根据习惯,而解释由贵族来进行,贵族往往做出利于自己的解释。平民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450BC制定了写成文字的法律,刻在十二个铜表上面。这使贵族的特权受到限制,而平民的利益更好地得到维护。

  376BC,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担任平民保民官的时候,提出三个法案。一是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支付利息,已经支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二是占有公有地的最高定额为500犹格。三是两名执政官中应由平民担任其中一名。这些法案提出以后,贵族极力反对,平民坚持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平民总是选举李锡尼和绥克斯图为保民官,他们也每年都提出这些法案,到公元前367年,全部法案终于获得通过。

  公元前326年,在平民的压力下,通过了一个法案。其中规定,只能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用他的身体来担保债务,解放因债务而成为奴隶的人,以后禁止将债务人用作奴隶。这样,平民就免除了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危险。

  §罗马共和国后期(264BC-30BC)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当时在地中海地区有一个迦太基王国,其领土包括北非、伊比利亚半岛南部、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264-146BC,罗马与迦太基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取得胜利,兼并了迦太基。在与迦太基进行战争的同时,罗马还向地中海东部进行领土扩张,进攻那里的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国、塞琉古王国。215BC-168BC,与马其顿帝国进行三次战争,兼并了马其顿帝国。192-188BC,与塞琉古王国进行战争,夺占小亚细亚。64BC,兼并塞琉古王国。30BC,兼并托勒密王国。58BC-53BC,罗马军队占领阿尔卑斯山和莱茵河以西的罗马人称之为高卢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法国)。53BC和36BC,罗马军队两次进攻安息王国,但均被打败。

  137BC-132BC,在西西里发生了奴隶起义。在罗马国,奴隶们被迫农庄、矿山、手工业作坊里从事繁重的劳动,劳动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因此发动了武装反抗。公元前137年,在西西里岛恩那城,以优勒斯为首的一些奴隶杀死主人,占领了农庄,然后占领恩那城。在阿格里根特城,以克勒翁为首的一些奴隶也发动起义,到恩那城与优勒斯会合。起义者占据了西西里岛的很多地方,以恩那城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推选优勒斯为国王。罗马军队进行镇压,起初起义者多次击败罗马军队,后来罗马军队取得胜利。公元前132年,罗马军队攻占恩那城,将起义镇压下去,克勒翁阵亡,优勒斯被俘后死于狱中。

  133BC-123BC,在格拉古兄弟的主持下进行了改革。在罗马王国时期,开始有一些平民失去土地,到共和国时期,越来越多的平民失去土地,出现大量无地的平民,平民对此日益不满,要求获得土地。同时,按照罗马的制度,只有有产业的人才能参加军队作战,大量平民失去土地使兵源大幅减少。于是有人主张收回一部分被侵占的公有土地,划成小块分给失去土地的平民,以此增加军队的兵源。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133BC,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提出一个法案。其内容是,任何个人占有公有地不得超过500犹格,任何家庭不得超过1000犹格,凡是超过这个限度的土地,由国家收回,把它划为每块30犹格分给无地的平民。元老贵族极力反对这个提案,但平民坚决支持,在平民的支持下,公民会议通过了提比略的法案。元老贵族发动攻击,武装袭击公民会议,提比略和他的三百多名拥护者全部被杀害。在平民的拥护下,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当选公元123年的保民官。盖约在担任保民官期间,不但恢复了提比略的法案,而且还实行了一些其他的重要法案。例如,将国库中的粮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城市中的贫穷者。元老贵族攻击盖约及其拥护者,双方发生激烈的武装斗争,元老贵族的武装打败盖约及其拥护者,盖约战死,盖约的支持者三千多人被杀死。盖约死后,改革法案被取消。

  107BC,在马略主持下进行了军事改革。兼并迦太基以后,罗马国与北非地区的努米底亚王国相邻,一些罗马人进入努米底亚王国境内居住。111BC,由于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杀死了许多罗马人,罗马发动对努米底亚的战争。在战争中,罗马军队多次失利。公元前107年,马略被选为执政官,并担任对努米底亚的战争的军队统帅。在进行战争的同时,马略改革了军事制度。凡是公民,包括无地产者,都可以志愿参加军队,服役十六年,服役期间由国家供养,并发给薪水和装备,退伍后还分给一块土地。此前有财产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军队,此后没有产业的人也可能参加军队,这样数量巨大的无产业者就成为军队的充足的兵源。经过改革,罗马军队由战时临时征集转变为常备军。马略的军事改革解决了兵源缺乏的问题,提高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罗马赢得对努米底亚的战争,随后又于102-101BC摆脱了从北方攻击意大利半岛的森布里人和条顿人的威胁。

  104BC-101BC,发生了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罗马与朱古达、森布里人、条顿人作战,需要大量军队。当时各地许多行省和附属国的自由民已因债务成为奴隶,不能参加军队。因此元老院命令各行省和附属国的长官排查自由民出身的奴隶,予以释放。西西里总督奉命对奴隶进行排查,并释放了一些奴隶,后来他在奴隶主的贿赂下停止了排查。为此一些奴隶发动起义,起义者占领了特里奥卡拉城,并几次打败罗马的军队,他们还四出袭击罗马的军政机构、仓库和驿站,以获取所需物资,罗马派遣大批军队前来镇压,最后起义者失败。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希腊、黑海北岸等地也发生了起义。

  90BC-88BC,发生了同盟战争。意大利半岛上罗马人以外的居民在被罗马征服以后被称为“同盟者”,他们不是“公民”,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做了士兵以后也不能得到份地,他们对此日益不满。公元前91年,保民官德鲁苏为了缓和矛盾提出一个法案,给同盟者以罗马公民的权利,元老们反对,并派人暗杀了德鲁苏,同盟者们对用合法取得公民权利已经绝望,于是发动起义。奥斯伦城首先发生起义,起义者把居住在城里的罗马人都杀死,随后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和南部都发生起义,起义者联合起来,以科非尼姆为首都建立国家。罗马派马略和苏拉率领军队镇压,起初罗马军队连续失利,后来经过两年的战争,最终将起义镇压。同盟者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意大利半岛的所有居民即同盟者后来终于取得罗马公民权。

  同盟战争以后,苏拉和马略进行了权力争斗。同盟战争期间,小亚细亚的本都国趁机进攻罗马在小亚细亚的属地,占领了全部小亚细亚。罗马决定出兵应战,但在统帅人选上人们存在不同主张,元老贵族推举苏拉,平民则支持马略,结果苏拉当选为执政官并成为军队的统帅。88BC,苏拉刚刚率领军队离开罗马的时候,在马略拥护者的努力下,公民会议作出了撤换苏拉而任命马略为统帅的决议。苏拉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苏拉所率军队与拥护马略的平民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苏拉的军队取得胜利,占领罗马。苏拉迫使公民会议通过法令,从苏拉的拥护者中增补三百名元老,元老院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不经元老院批准,公民会议不得通过任何法案,之后苏拉率领军队去小亚细亚作战。趁苏拉在小亚细亚之机,马略及其支持者夺取了权力,虽然马略不久就死去,但他的支持者仍掌握着权力,他们把苏拉的法令全部推翻。苏拉率领军队回到意大利半岛,与马略的拥护者进行了战争,战争波及整个意大利半岛,82BC,苏拉的军队取得胜利,元老院宣布苏拉为无限期的独裁官,而此前独裁官的任职都是暂时的,不能超过六个月。元老院的权力又恢复了,同时,元老的人数增加到六百人,增加的人都是苏拉的拥护者。

  73BC-71BC,发生了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加普亚城一些奴隶角斗士在斯巴达克的率领下起义,起义后奴隶和无地平民纷纷参加,队伍逐渐扩大。起义军在维苏威山建立营地,罗马政府的军队把起义军包围在维苏威山,起义军突围。起义军多次战胜罗马政府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向意大利北部进军,再向罗马进军。罗马政府任命克拉担任统帅镇压起义军,罗马军队封锁了通往罗马的道路。起义军又向西西里岛进军,到意大利半岛南端时,渡海计划未能成功。克拉苏企图把起义军封锁在意大利半岛的南端,于是挖掘壕沟,建筑工事,切断了北上的道路。起义军突破这一防线,向意大利东岸进军,计划渡海前去巴尔干半岛。在起义军向东岸进军的过程中,被克拉苏所率罗马军队打败,斯巴达克战死,许多起义者被杀。

  60BC,出现三巨头联合执政的局面。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达成协议,三人依次先后担任执政官,任期结束后,恺撒担任高卢总督,庞培担任西班牙总督,克拉苏担任叙利亚总督,这一协议为公民会议所通过。克拉苏担任叙利亚总督期间,在与安息王国作战时阵亡。克拉苏死后,恺撒与庞培展开争夺,庞培和元老院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恺撒。双方所掌握的军队进行战争,恺撒所率军队进攻庞培的军队,将其击溃,庞培本人在逃到埃及以后被杀死,恺撒掌握了最高权力,被选为终身独裁官,并大幅调整元老院人员。一些人维护共和制度,反对恺撒的独裁,44BC,他们将恺撒刺杀。

  恺撒死后,再次出现三巨头联合执政的局面。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三人争夺权力,并于43BC订立协议,安东尼统辖高卢,雷必达统辖西班牙,屋大维统辖非洲、西西里、撒丁,意大利则由三人共同统治。这一协议获得公民大会的批准。40BC,三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辖东部地区,屋大维统辖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辖北非。屋大维夺取雷必达的权力,统治了北非,之后与安东尼争夺东部地区。安敦尼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联合,与屋大维所率军队进行战争。30BC,屋大维取得胜利,统治了东部地区并占据埃及,安敦尼和克里奥帕特拉自杀。

  §罗马帝国前期(30BC—284)

  公元前30年,屋大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此后他先后获得“大元帅”“元首”“奥古斯都”的称号。“元首”的意思是首席元老或第一公民,“奥古斯都”的意思是“神圣”“庄严”。虽然原有的各种机构仍然存在,但各项权力都由屋大维一个人掌握。屋大维任元首时期,建立了保护元首的近卫军。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一些部落进行了反抗罗马的斗争,罗马军队将其镇压,从此罗马统治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罗马又向北扩张,北部边界到达多瑙河。

  尼禄担任元首时期,犹太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反对罗马军队的掠夺,拒绝纳税,他们杀死驻耶路撒冷的罗马军人和一部分亲近罗马的贵族。罗马帝国派韦伯芗率领军队去镇压犹太人起义,被起义者打败。这时高卢又发生起义,当军队把高卢的起义镇压下去,近卫军又反对皇帝。尼禄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尼禄死后,韦伯芗在自己的军队的支持下当了元首。韦伯芗担任元首以后,对犹太人的起义镇压下去,许多犹太人被杀。

  罗马帝国前期,继兼并埃及和全部伊比利亚半岛之后,继续进行领土扩张。43年,罗马军队进攻大不列颠岛,取得胜利,罗马控制了大不列颠岛南部。二世纪,图拉真担任元首期间,罗马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达西亚进行了两次战争,设置达西亚行省。征服达西亚以后,继续向东进军,又占领小亚细亚。经过多年的扩张,罗马占据了广大的领土,包括伊比利亚半岛、高卢、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地区、北非。

  哈德良时期,犹太人在巴尔·科恺巴(意思是星辰之子)领导下为争取犹太人的独立而发动起义,战争进行了三年,罗马将犹太人镇压下去。

  马可·奥勒略时期,从161到165年,罗与东面的安息进行了战争。正当罗马军队在东面作战时,中欧的日耳曼人中的马可曼部落进攻罗马的多瑙河行省,发生了马可曼战争(165—168),结果罗马与安息和谈,签订了妥协的条约。

  塞维鲁时期,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解散了专横跋扈且已经堕落的旧的近卫军,从各省军团中选拔新的近卫军。提高军人待遇并允许士兵的家属居住在军营附近,士兵可以在家里住,只是有军事任务时才住在军营里,还在驻防区分配土地给士兵。任用军官担任政府主要职务和各省长官。以元首顾问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它的决议可以代替元老院的法令,这实际上是解除了元老院的职权。

  235年,元首亚历山大被暴动的士兵杀死,此后罗马国内发生了长期的混战,先后有多人在各地占据地方,自称元首。在此期间,北面的日耳曼人各部落对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的攻击日益严重,边境防线到处被突破。三世纪,在高卢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者称“巴高达”,意思是“战士”。许多奴隶、农奴和贫民参加了起义,起义波及到高卢的许多农村和城市。起义者组成以农民为步兵、以牧民为骑兵的军队,活动于塞纳河和卢瓦尔河地区,夺取庄园,杀死庄园主,攻占城市。这一起义时断时续,几次被政府军队镇压下去,又几次重新兴起,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灭亡。

  在罗马帝国前期,农业水平有明显提高,出现带轮的犁、收割机械、水磨。手工业兴盛,意大利出产纺织品、金属制品、陶器,腓尼基出产染料和玻璃制品,埃及出产麻纱,小亚细亚出产精美纺织品。境内各地之间的贸易和对外贸易都比较繁荣,许多商船往来于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东岸之间,将不同地区的产品运销其他各地,罗马与阿拉伯半岛、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兴起了一些大城市,如大不列颠岛的伦丁(今伦敦)、高卢的鲁格敦(今里昂)、多瑙河地区的文都波那(今维也纳)等。

  §罗马帝国后期(284—489)

  284年,宫廷近卫军首领戴克里先在军队拥立下成为最高首领。他效仿波斯君主,穿戴装饰着珍珠宝石的服装,要求人们在见他时行跪拜吻袍的礼节,使用“皇帝”的称呼取代原来的“元首”。

  由于一些地方有独立的倾向,还有一些地方面临外敌的侵占,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控制,戴克里先把国家分成四个地区,由他和他的三个助手分别统治。为了防止各省分立,他还缩小各省的规模,把全国划分为100个省。每10至12个省组成一个行政区,由总督管理民众,不兼任军队职务,由近卫军副指挥统辖军队。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增加了军团的数目,把每个军团的人数大大减少。

  君士坦丁担任皇帝时,取消了四人共同统治全国的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大行政区,由四个近卫军长官统辖。为了便于统治东部地区,330年,君士坦丁将拜占廷作为新的都城,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他本人驻于新都,并在新都设立了一个与罗马元老院并存的元老院。

  君士坦丁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子分别统治各地,并互相进行争斗。361年,罗马帝国由东西两个皇帝分别统治。

  四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在北非爆发了阿哥尼斯特运动,意思是“争取正当信仰的战士”。参加者都是北非的奴隶、农奴和农民。他们反对大土地所有者和高利贷者,袭击大庄园,打死大土地所有者,烧毁奴隶名单和债券。

  394年,东部罗马皇帝提奥多西暂时统一了罗马帝国,但395年提奥多西死后,罗马又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的领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地区、埃及等地。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因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廷帝国。其余领土归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都城。

  公元前六世纪起,印欧人中的日耳曼人陆续来到意大利半岛以北的中欧地区,其活动范围北至波罗的海和北海,南至多瑙河,西至莱茵河,东至维斯瓦河。罗马帝国与日耳曼人以多瑙河为界。日耳曼人逐渐分化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盎格鲁、萨克森、伦巴德、勃艮第等几大支系。

  四世纪,中亚的匈奴人向西迁徒,控制了欧洲中部的广大地区,压制日耳曼人。由于人口增长和需要占有新的土地,加上匈奴西迁所造成的压力,日耳曼各部纷纷向罗马境内迁移。进入西罗马帝国境内的日耳曼人占据地方,建立政府,形成了多个以日耳曼人为主导的独立王国。411年,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经高卢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形成半岛南部的汪达尔王国和半岛北部的苏维汇王国。419年,西哥特人占领高卢西南部,建立了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440年,勃艮第人占领高卢东南部,形成勃艮第王国。五世纪初,罗马帝国退出大不列颠岛,当地的凯尔克人脱离罗马帝国的统辖而独立。五世纪中叶起,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裘特人进入大不列颠岛,征服了当地的克尔特人,先后形成多个小王国。462年,高卢北部地区脱离罗马帝国而独立,以军队统帅西阿格里乌斯为国王。486年,法兰克人占领高卢北部,形成法兰克王国,至此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仅限于意大利半岛。476年,罗马帝国的军队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率军推翻西罗马帝国政府,建立新政府,以奥多亚克为国王,形成奥多亚克王国。489年,东哥特人进攻奥多亚克王国,推翻奥多亚克王国政府,征服意大利半岛,形成东哥特王国,狄奥多里克为国王。

  §经济与社会

  罗马国各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粮食、葡萄、橄榄等。罗马王国时期,已经普通使用铁器农具,罗马帝国前期,出现带轮的犁、收割机械、水磨。在罗马国,商品性农业发展迅速,大庄园种植的粮食主要用于出售到城市或其他地区。

  农产品、手工产品形成地区分工,有的地区出产粮食,有的地区出产水果,有的地区出产手工业品。如希腊半岛出产橄榄油、葡萄酒,地中海东岸出产水果、坚果、羊毛织品,高卢出产粮食、铜,伊比利亚半岛出产橄榄油、葡萄酒、马匹、贵重金属,意大利半岛出产陶器、玻璃器皿、青铜器,小亚细亚出产精细纺织品,埃及和两河流域出产粮食。

  罗马国境内各地之间有大量的贸易。地中海沿岸有众多港口,地中海沿岸各地之间有大量商船往来,将不同地区的产品运销他处。与国外进行贸易,进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象牙、黄金、奴隶,东方的香料、宝石、调味品、丝绸,北欧的毛皮等。在罗马国,有许多繁华的城市。罗马城人口众多,有许多商人和手工业者。希腊、地中海东岸等地区也有一些经济繁荣的城市。

  在罗马国,全部居民分为自由人、贵族、奴隶三个阶层。自由人中,原罗马王国的居民为公民,享有公民权,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则没有公民权。后来,给予意大利半岛的自由人以公民权,后又给予全国所有的自由民以公民权。

  公民中的一部分是世袭的贵族,他们建国前各氏族首领发展而来的,贵族中的一部分是元老。

  在王国时代出现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来源是战争俘虏和负债者。共和国时期,在长期的征服战争中,被征服地区的军民大批地被俘虏为奴隶,奴隶人数迅速增多。取消债务奴隶以后,罗马公民虽然不会因负债而成为奴隶,但仍有很多其他自由人地因负债而沦为奴隶。奴隶数量很大,奴隶劳动广泛使用,农庄、牧场、矿山、手工业作坊都使用奴隶劳动,还有许多奴隶用于家内劳动。还有一些奴隶被关在角斗场里,被迫互相角斗或是与野兽搏斗,人们把观看这种格斗当作娱乐。主人有权出售、惩罚甚至处死奴隶。城里的奴隶的生活条件优于乡村,女奴一般从事家务劳动,男奴做仆人、苦力、工匠、店员,或者代替主人经商,受到教育的奴隶则有机会过一种舒适的生活。乡村的奴隶则主要在大庄园里劳动,劳动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因此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影响最大的一次就是发生于73BC的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动用了大量军队才将其镇压。

  共和国末期起,出现租地耕种的佃农。大地产者将土地分成许多小块出租,收取地租,一些自由人租种这些土地,成为佃农。同时,一些贫穷的自由人为躲避沉重的赋税负担,或躲避军队和官员的劫掠和迫害,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官员、贵族、教会等有势力者,以获其庇护,然后自己再租种这些土地,成为佃农。此外,由于奴隶故意不好好劳动,如故意不好好饲养牲畜,不好好耕地,不好好照看土地,偷盗收成,因而一些土地所有者采取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方式,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向他们收取地租。起初,佃农可以随意改变居住地和所租种土地。二世纪以后,由于担心欠租,土地主人开始限制佃农的自由迁移。三世纪,帝国又正式颁布法令禁止佃农自由迁移。佃农被限制于土地上,不能离开固定的土地,世代耕种同一块土地,成为附属于土地的农奴。在帝国后期,自由人农奴化十分严重,大量的自由人将土地交给有势力者而成为农奴,农奴大幅增多而自由人大幅减少。

  建国以前,土地是公有的。在罗马王国时期,每个自由人家庭分得一份土地,自己耕种,世代继承,其余的公有土地由国家出租。后逐渐开始出现土地集中现象,一些官员和富人通过购买或强占,吞并公有地和他人的土地,大地产发展起来。在大地产上,形成大规模的庄园,大批地使用奴隶进行耕种。到农奴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随着农奴经济的增长,自耕经济和奴隶经济逐渐减少。

  §罗马国文化

  在罗马国,人们信奉多个神灵,如统治宇宙的天神、战神、谷物女神、灶火女神等。随着罗马国领土的扩大,人们又接受了所征服地区的一些神灵,如月亮女神、智慧女神、母神库柏勒、埃及女神伊西丝等。

  公元一世纪,犹太人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了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真神,即上帝,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主宰世界万物。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在伊甸园中受到蛇的诱惑偷吃禁果。这一罪过一直传到亚当的所有后代,因此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许多犹太人信仰了这一新的宗教。约30年,罗马政府在耶路撒冷逮捕耶稣并将他处死。耶稣死后,信徒们进一步发展了教义。他们宣称,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牺牲自己来赎信仰者的罪恶,耶稣已经成功地战胜死亡,他是能把人们带进天堂的救世主,耶稣将重返人间,进行末日审判,基督教信仰者将在天堂里永生。

  一世纪,教徒们编写了《新约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其中包括教义、信徒应遵守的教规等。犹太教的圣经也被基督教视为经典,称《旧约圣经》。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组成各个教会组织,选举主教。三世纪,形成统一的教会,以罗马教廷为最高机构。

  基督教产生后逐渐传播,罗马帝国中的许多人先后接受了基督教。罗马帝国政府对基督教采取禁止政策,迫害基督教徒的活动,企图消灭基督教。但因基督教为普通人提供了精神寄托和美好未来的希望,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基督教徒的数量仍迅速增加,遍及全国各地。后罗马帝国政府改变政策,允许基督教的存在,并予以扶持。

  四世纪,亚历山大城主教阿利乌斯反对三位一体的教义,承认耶稣具有完善的本质,但否认他的神性。他与罗马教派发生争论。为了消除纷争,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召集基督教尼西亚会议,会议制定了一个尼西亚信条,确定罗马教派为正统,阿利乌斯派为异端。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也因此分裂为东、西两派。

  在罗马国,公元前一世纪卢克莱修写作了《论物性》一书,认为一切物体都是原子组成的,原子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具有一定的形式、重量,并且永恒地运动着,原子按着一定的规律结合而成为世界万物。公元前一世纪西塞罗写作了《论国家》和《论法律》,认为共和制是最理想的制度,可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避免暴政,认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受外力影响。公元前二世纪时加图所著《论农业》阐述了管理农庄的方法。公元前一世纪瓦罗所著《论农业志》叙述了耕种和饲养牲畜、鸟类、鱼等家禽的方法。一世纪时鲁麦拉所著《论农业》写于罗马农业衰落之时,提出了解决意大利农业衰落问题的方案。一世纪时老普林尼所著《自然史》是参考两千多种文献资料写成的,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学等许多方面的知识。二世纪时医生盖伦从解剖中发现血液由静脉和动脉输送,他认为被消化的食物在肝脏中转换成血液,然后消失于全身。

  公元前二世纪波里比阿写作了史学著作《通史》,叙述写作此书以前百年间希腊、罗马和地中海东部各国的历史。公元前后李维写作了《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叙述罗马建城到写作此书前的罗马历史,包括罗马城的建立、罗马的扩张、三巨头的活动、屋大维的活动等。李维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追述罗马人的艰辛和光荣,指出当时道德沦丧、人们贪欲、沉迷于享乐等弊病,激发人们怀念古代和改变现状。一世纪普鲁塔克写作了《传记集》,由多篇传记组成,大部分是两人的合集,以事迹大致相似的一个希腊名人和一个罗马名人合为一篇,进行有比较的叙述。二世纪塔西佗写作了《编年史》及其续编《历史》,叙述写作该书之前近百年的罗马历史。二世纪阿庇安写作了《罗马史》,叙述从王政时代以来到写作此书前的罗马历史。在罗马国,人们还编写了年代记,以每年的首席长官或两位执政官的名字纪年,主要记载当年发生的重要事件。

  罗马城的建筑宏大而壮丽,有多个城门,城里有许多神庙、剧场、公共浴场、凯旋门、纪念柱、雕像等建筑物。有的剧场规模非常大,如罗马广场的椭圆形剧场可容纳五万观众。罗马城设有架在高处的水渠,将水从城郊的山上引到城里供人们使用,还有地下管道将污水排出城外。罗马国其他许多城市中也有庙宇、公共建筑、浴池、学校、竞技场、凯旋门等建筑物。在罗马国境内,修建有许多道路,路面用石料铺成,遇到河流时架设桥梁。罗马国境内许多城市都有引水用的水槽,将生活用水从远处用引水道引入城市中。有的跨河水槽兼作桥梁,上面是引水的水槽,下面是供行人通行的桥梁。

  公元前一世纪维吉尔创作了田园抒情诗《牧歌》,描写意大利田野的自然景色,赞扬农村生活的恬静。维吉尔创作的《农事诗》描述了耕种庄稼、耕种葡萄及橄榄、畜牧、养蜂等农事,表现了作者对农业生活的喜爱,赞颂了意大利优美的环境和富饶的资源。维吉尔还模仿《荷马史诗》创作了史诗《伊尼阿特》,叙述神话中的英雄伊尼阿特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渡海到意大利的故事,诗中声称伊尼阿特是恺撒和屋大维所出身的朱里亚家族的祖先,作者企图以此证明屋大维是神的后代。贺拉斯于一世纪创作了《颂歌》,其中歌颂了奥古斯都的统治及他统治时期罗马道德的复兴。奥维德于一世纪创作了诗歌《变形记》,描写神把人变成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神话,其中穿插了爱情故事。

标签: 世界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