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断历史,往事如风——《再见,列宁》

爱百科 110 0

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活跃着一部分充满了智慧与创造力的人,如果说我们不过是普天下的蚁民,生活得卑微而烦琐,那么聪明人就如同是智慧女神身边的黄金圣斗士,充满力量与凡人无可企及的技艺。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或者索性说一个艺术爱好者,当你看到一部美好的作品时,竟如同受着一场煎熬。开天的斧头劈开沉闷的生活,带你领略美好,这正是观赏优秀作品所给予我们的喜悦;但同时难免不自惭形秽,在智慧面前低下愚蠢的头颅,虽不可耻,但也绝不光荣。

    刚看完《再见,列宁》。感觉有二,一是这部片子太适合中国人看了;二是这部片子的翻译似乎不够尽善尽美。

    影片的大致情节讲的是一位东德的女教师,丈夫逃去了西德,她拉扯着一子一女。某日因为在大街上目击游行的儿子被警察殴打而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去了医院后便人事不省。

    待她在医院醒来,东德已灰飞湮灭,两德统一,意识形态巨变。医生告戒她的儿子亚历山大不能刺激母亲,于是儿子想尽方法欺骗母亲,东德仍旧存在,直至母亲逝世。

    好的电影,在叙述大时代的巨变时,总离不开个人的悲欢离合。我们个人是社会的原子,个人的悲欢远比教科书上的纪年表更能打动人心。对每个中国观众而言,两德统一无非是当年电视新闻中的一个头条(估计当时没敢深入报道),十余年后通过这部电影,通过普通人的悲欢我们才懂得历史带给平民的“阵痛”。

    当然,这部电影在抒情的面具下,仍旧充满了隐喻。在西方人的眼里,社会主义阵营自然是被秘密警察、暴力、生活用品短缺以及形式主义的“同志”称呼所充斥。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中国人看着,免不了有点刺痛感。

    我看过几篇评论文字,试图将影片的抒情倾向推向极致。他们努力地将亚历山大的母亲描绘为一个信仰的坚定的守护者,尽管最终变了世界,她的信仰也随着骨灰的飘散而湮灭。但我更愿意将这位母亲看成一个在社会中随波逐流的普通女人,她之所以对东德抱有信念,并非出于信仰,而是出于习惯,这种习惯在于对秘密警察、新闻节目以及少先队员的恐惧而产生的爱。但她何尝没有尝试过逃离东德?一面自我催眠,拒绝了解西方世界的一切,一面从内心深处渴望着自由,以至于利用假期,预谋和丈夫逃往自由却又肮脏的西方世界,最后却又因为对秘密警察根深蒂固的恐惧而放弃计划,这难道还不是随波逐流?她又哪来的坚定信念?

    从某种程度上讲,母亲——这个随波逐流的人民,她接受了国家分割而造成的家庭悲剧,也接受了东德赋予她的意识形态,她是弱小的受害者,所以她如此脆弱。据此推断,这个故事的由头,也就是母亲的心肌梗塞,也就充满了理由。正因为她的脆弱,才让她无法面对现实,也使她的儿子为她编织了美丽的谎言成为了可能。

    电影结尾处,亚历山大的女朋友——一个对新生活适应能力极强的女人——将柏林墙倒下的真相告诉了母亲。母亲接受了一切,虽然她仍然假装并不知情。但是她终于死去,母亲就像一段尘封的历史,终归要离开新人们,即使她对明天含情脉脉。

    难为亚历山大想出一个鬼花招来欺骗她的母亲,但在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禁发现亚历山大自己也已沉浸于自己所创造出的东德中了。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很擅长抒情的主人公,如果翻译得出色些的话,我们会看到他的独白非常富于诗意,他带着一丝枯涩的幽默感去看待身边发生的巨变,说起话来不免感怀伤时,特别是当他发现过去的偶像宇航员今日沦为出租司机时。

    这部影片适合我们看两遍,可能它不是最最优秀的,但的确耐人寻味。其中有两段场景很有意思,一是外孙看到天空中飞着的飞艇而母亲错过了;二是母亲在街边因看到列宁像被飞机吊走而惶恐非常。前者充满了戏剧性,后者则颇给观众震撼力。

    话题回到这篇文章的前头。这部电影的导演显然极具创造力。按照罗素的观点,国家有义务保障创造力获得最大的发挥,而非被应用到犯罪和破坏上去。在罗素眼中,列宁是一个具有非常创造力而且导致了破坏的政治天才。列宁兄长被沙俄处死更激发了他推翻帝国统治的雄心,最后他成功了。但是历史真的无法预言,今天的赢家明天却会与人们轻易告别。几十年后的巨变,使他从东方的上帝成为了远去的偶像,只留给生活在时间河流里的人民以缠绵的创痛。

    对于创痛,对于痛苦,人们总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两德统一十余年后,德国人拍下了《再见,列宁》,创造了当年德国最高的票房收入。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导演田壮壮拍的《蓝风筝》,差不多的意境,差不多的主题,但在国内却少有人问津,最多成为碟友们讨论收藏品时的谈资。同时,田壮壮却逐渐从少人所知成为了知名导演,去年因为重拍了费穆的《小城之春》而为大众熟知。

    在中国有时候很多事情的确充满喜剧效果,比如说讲起田壮壮,大概稍微通达点的人士都知道,但说起《蓝风筝》,看过的实在没几个。这不怪观众,只能怪总有人想把我们的历史与回忆一刀剪断。

标签: 少先队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