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一个月的军饷是多少钱?

爱百科 25 0

在古代,当兵者其实大多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才回去当兵的。就算没有军饷也能吃得上饱饭,若是表现好得到了封赏,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能够彻底的改变穷人家贫穷的生活局面。

古代的士兵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军饷的。在汉朝以前,服军役大多数都是耕农义务兵,你要有杰出的表现,得到封赏入选精锐部队才能够拿到军饷,其与的就只是管你两顿饭。而到真正全面发放军饷的制度,是从汉朝才开始的。

在秦汉时期,当时的军饷并不是给予士兵固定的钱财,而是依靠着相应的奖励的,这里面也是有着一套标准。比如在秦朝的秦孝公时期,真是经历了商鞅变法,所以是国家的面貌为之一变,其中就军功奖励的和制度,也是一种非常诱人的,当时是分为爵位的等级制,一共分为二十个登基,最低级的是一年五十石粮食,而如果积累到最高的登基,那一年可是一千石粮食。此外,如果在战争中杀死敌方的一个军官,那将会上升一级,火的一顷田地,另外加上一个宅子和一个仆人,这绝对是优厚的待遇,正是如此,当时的士兵都是非常渴望战斗,希望建功立业,不打仗反而不高兴。

而对于这个军功的报告那一定是要有凭证的,当时的凭证就是敌人的首级,所以当时的队伍都是以五个人为一个小队,其中几个人分工明确,有的杀敌,有的防守,有的就在收割首级,于是在战斗结束后就会将其带回去交给记录人员记录,然后几天后就会通知士兵家乡的官员,这是家乡的官员就会将军饷发给士兵的家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流民太多,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参军,这也就使得这种奖励制度随之消失。

汉朝规定,战兵(前线杀敌的士兵)一个月能拿到九百钱,杂兵一个月能拿到六百钱,这听起来好像月收入很高一样,但其实与当时的耕农的收入差不多而已。到了明朝,士兵们的军饷才稍微高一点,明末时期的雇佣兵月薪3两白银左右。

到了清朝,清朝有三个兵种,分别是八旗军、绿营军、乡勇。八旗军都是满人,也就是自己人,待遇肯定是好点的,平均一个月能拿个3-4两银子吧,另外朝廷还会给八旗军一些大米。别看这3-4两银子和大米好像很少,但是八旗军是不用干活的呀,天天呆在家里就能有钱收的那种。

而绿营军(汉人组成的正规军)是最高收入的军队,因为他们是清朝中期的主要兵力了,打仗什么的就靠绿营军了。当时一些掌管通商口岸、鸦片、关口等,额外捞到的油水是军饷的十倍。但是到了清末,绿营军也没什么战斗力,变得和八旗军一样,光拿钱不干事。就好像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淮军,其军饷能够达到5-6两银子,但是却没有战斗力。

最后就剩下乡勇了,乡勇就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农民临时军队,没事的时候就各自耕地。乡勇的待遇就像临时工一样,但是战斗力确实最强的。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其前身就是乡勇,后来湘军更是成为了对抗太平天国的主要战斗力。可见古代士兵的军饷也不能够代表着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啊,光拿钱不干事的军队还是存在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