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为什么能成为海内外华人的海神?

爱百科 22 0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对于妈祖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民间信仰。她的人物原型是五代时期在福建湄洲的一户世代从事海上经商的林家的小女儿,叫做林默。她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预知海上什么时候会有风暴,哪里会发生海难,也因此解救过很多人。甚至有一次夜间,海上狂风肆虐,船只看不到方向,没有办法进港,林默情急之下点燃自己的房屋,火光引导着船只靠岸。

然而在一次海上救援时林默不幸遇难,从宋朝到清朝,前后一共被皇帝褒封了三十六次,从最初的“夫人”到后来的“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从当地一直向外扩展,有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六千多座庙宇都在供奉她。

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

明清海禁,福建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在海外传播。

妈祖的身上集合了非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她本身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但是非常正直,见义勇为,舍弃自己也要保护大家,这样的精神才是百姓最崇敬的,因此她会受到海内外非常多的人的尊敬。

山东省长岛县历史上曾有28座妈祖庙,现存5座,其中长岛显应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是我国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长岛又称庙岛群岛,因庙岛的妈祖庙而得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