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爱百科 103 0

(一)宋云霄奇婚记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淄博傅家镇宋家村的宋云霄,曾任云南澄江府知府,他为官清廉,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处处受到人们的赞誉。传说他在少年时代曾有一段坎坷的经历。

宋云霄之父名叫宋邦质,是村中一般农民。某日遇一人卧于路边。经询问是河北青县人,姓黄,因经商不利,途中患病。宋父急忙将黄某接入家中调理,不日愈。黄某感激万分,诚恳许诺将家中小女许配与宋云霄。

宋云霄读书至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更加贫困,母亲命他去河北投亲,以求岳父周济。他晓行夜宿,数十日后到达青县。此时岳父已去世,由岳母主持家务,已成大户人家。见女婿如此寒酸,且家中贫穷,遂生赖婚之意。即命家人捧出金银送与云霄,并婉言退婚。云霄凛然拒受,虽一路银钱用尽,决意讨乞回家。

某日经沧州地面,遇一张员外见云霄讨饭可怜,遂收云霄为义子。后知云霄是读书少年,便命他伴儿子读书。云霄聪颖多才,在他的帮助下,张公子学业大进,先生称奇。

正值张公子婚期将临,忽病重卧床不起,无奈张老命云霄代行娶亲礼仪,云霄不好拒绝只好遵命。在洞房花烛之夜,云霄坐眠烛前,新娘亦凄而不眠。一连两夜,云霄见新娘凄然之状,心中不忍,只好如实告之。

新娘闻后大惊,原来面前的公子就是母亲赖婚的宋公子,她此番因母亲逼婚而悲戚,不料在此与公子相遇,二人尽诉衷肠。窗外张老及夫人已听得一清二楚,二老如梦初醒,始知云霄跷蹊之事。张员外即在窗外慨然言道:“中外经史诸多记载,这就是天作之合!”遂以新郎父母的名义,重新主持婚礼,命新娘与云霄结拜为大妇。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事后不久,张公子的病经医生调治已有好转。张老让他称新娘为嫂嫂。之后因云霄离家日久,张员外便赠送银两命云霄夫妇返乡。后来,宋、张二公子皆考中举人。

(二)张五猴炮打黑鱼精

传说古时,淄博孝妇河里有条大黑鱼,经过多年修炼,有了一些法术,不仅能行云下雨,使孝妇河中掀起巨浪惊吓村民,而且还会化作俊俏后生,潜入农家姑娘的绣房。无恶不作,害及乡里。在孝妇河北岸住着一位机智勇敢的青年,因身体瘦小,行动灵巧,同伴赠浑号“张五猴子”。一日,张与几位同伴路经孝妇河时,有人谈及深潭中黑鱼精的骚扰。张说:“应该倒上几车石灰,叫这里开开锅!”虽然口上说,但心里熟知,孝妇河深水中的众水族多是安份的生灵,哪能真倒石灰。可是黑鱼精听到了他的话,顿生恼恨,愈存心加害他与村民。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夏收之际,每当张五猴子与众乡亲晒麦之时,往往遭雨淋。他细心观察,每次突然降雨,都是孝妇河上方升起一团黑云作怪。又一年的夏粮丰收,夏至刚过,村里人需时晒麦子。这天,张五猴子准备了大抬炮,装足了火药和铁弹子,并覆盖麦秸作以伪装,让全村人扛来麦子摊晒。果然不出所料,又见孝妇河升起一团黑气,升空后即化作滚滚黑云,须臾雷鸣电闪。早有准备的张五猴子,沉着地操起大抬炮,对准黑云最浓密处扣动了板机,“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像一把扫帚射穿黑云。随即一条丈余长的大黑鱼摔落地面,继而黑云顿消,风和日丽,村民一片欢呼,皆夸赞张五猴为民除害

(三)“狼头”店

古时,某县去某庄有一条大路,过往行人较多,有一郎姓人在路旁开一肉店。此人横行乡里,欺压顾客,切肉总是一刀切下上秤即了,少斤短两,从不添加,有时竞以刀伤害无辜,乡民敢怒而不敢言,皆称其为:“狼一刀”。当地有位青年壮士,平日练功习武,为人仗义,专好打抱不平。一日,壮士路经此处,逢郎正欺压顾客,且又以刀威胁。壮士大怒,遂疾步逼近“狼一刀”,口称买肉。郎仍一刀付之,壮士一把夺过切肉刀说:“往日你卖肉都是一刀算数,短斤少两坑害百姓,今天我也给你一刀算数!”话毕,一刀将郎杀死,并割下郎的首级悬挂于肉店门外。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对此壮士之举,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从此该店被人戏称为“狼头”店。

(四)龙湾的传说

旧时,傅家镇黄家庄东南半华里处有一龙泉,泉水涌出,汇成一湾,名为龙湾。龙湾方圆二、三里,最深约有五、六米。龙湾里水草茂盛,品种繁多,不仅长有嫩绿的浮萍、芦苇,而且还盛开着迷人醉眼的荷花和子午莲;水中的鱼类繁多,但最多的还是鲤鱼、鲫鱼、草鱼。每到风和日丽,龙湾水平如镜,清澈见底,鱼儿在湖中畅游、嬉戏,别具一番情趣。每当此时,当地百姓则说,龙湾开庙会了,今年准是丰收年!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清朝末年,德国侵略者为掠夺本地资源而修建张博铁路,要在龙湾以东建一座铁路桥。有个德国鬼子为了寻开心,故意指令民工把大量生石灰倒入龙湾中,顿时龙湾开锅似的沸腾起来,致使鱼群大量浮出水面挣扎而死,德国鬼子见此开心大笑。解放初期,龙湾已近淤平,但泉水如初,是当地方圆几十里的甜水泉,百姓做豆腐沏茶待客均来取水。至60年代末,此泉亦干涸。当地老年人,每路经此处时,依然怀旧,总要对年轻人提及龙湾和甜水泉的一些趣事。

(五)黄桑店

张店,古称黄桑店。相传春秋时期因植桑养蚕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店铺,得名黄桑店。为春秋时期的重要古村落,随着该村桑蚕业的发展,逐渐闻名海外,商贾云集。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宋代时,黄桑店的张姓人渐多,门庭大,客房多,蚕丝生意兴隆。远近客商均与张家有经济往来,皆呼张家店,后来将村名叫成了张店。至元明清时期,张店已发展为淄川县的三镇之一,成为经济重镇。1947年3月张店解放,建立了张店市,1950年成立张周市,为第二区,1955年3月改为淄博市张店区至今。现为淄博市政府所在地。

(六)唐甲山

古时名浮山。传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宰相自鲁国归来,路经此山饮马时,发现该山有九泉,遂改名为九泉山。又传唐朝初年李世民率兵东征,先头部队行至该山时,曾在山坡上解甲晾晒,百姓看见后称此山为晾甲山。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数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率大队人马至此,将士们依山休整,依然解甲置地晾晒,当地百姓更觉恩荣之至,遂将晾甲山尊称唐甲山,以志唐王途经此处。后来乡人因唐家山依傍唐家庄将唐甲山又叫成了“唐家山”。

(七)霹雳坟

清朝末年某春天,,一纨绔子弟自乡间路过,欲往淄川城参加县考。该生骑在马上,一路鸣鞭抽打麦苗,时值叶秆娇嫩,一抽即断,或倒垂向下,或洒落于地。当他行至某庄东南时,突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眨眼间,一声震天霹雳顿时将该生击倒马下。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行人见状,急往相救,但见该生已死,背上写有一行字:“鞭打麦苗肆拾里”,众尚悟,遂将尸体抬入林中,数日无人认亲,就地埋葬。后来乡民称此坟为“霹雳坟”。

(八)黑风口

旧时,从黄家庄去傅家庄,有条北大道,经唐家山西麓,过北石桥,向西北行,穿一山谷,此山谷即当地闻名的“黑风口”。此处悬崖陡峭,两壁嶙峋怪异,崖上柏树参天,是盗贼出没之处,以晨寂或夜深之时尤为甚。时常有人遭到抢掠甚至危及生命。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维护地方治安,时常布置附近村民兵设哨巡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后由于整个社会秩序的日趋安定,至50年代初期,黑风口已不再被视为畏途。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以及修建乡路村路, 黑风口的山谷大部被填平,今乡中心路已取代了旧北大道,日月沧桑,黑风口已无人提及。(原载《淄博民间故事大全》、《韩其潭艺文集》,本文有删改)

(九)火龙单的故事

从前,有个富人名叫张老财,为人恃富嫌贫,爱财如命。张老财有三个女婿,长婿和次婿都是富贵人家,唯三婿家境贫寒。有一年冬天,张老财寿辰之日,长婿和次婿衣冠整齐,带着厚礼,前来祝寿,深得老丈人的欢心。唯三婿破衣烂衫,也无厚礼,老丈人见其寒碜相,甚为厌恶。午间,张老财将长婿和次婿请至客厅,设宴款待,却叫三婿同长工们在厨房里用餐。三婿见老丈人恃富嫌贫,将其慢待,甚为不悦,顿生计策,要将老丈人捉弄一番。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那天正下大雪,三婿在院中随手抓起一把雪,装进破毡帽里,戴在头上,若无其事地跟着长工走进厨房。在用餐时,破毡帽里的雪渐渐熔化,顺着两颊流了下来,满头如大汗淋漓。老丈母娘见了,甚为惊讶。暗想,他穿得如此单薄,为何还热得满头大汗。老丈母娘将此情告诉老丈人,老丈人甚觉诧异。老丈人欲要弄清缘故,晚上婉言留三婿住下,安置在三间闲房子里过夜。房子里只有一盘土坑,角落里还竖着一架准备盖房用的大梁,既无被褥又无炉子。夜渐渐深了,室外风雪交加,室内寒气逼人。三婿冻得难忍,见墙角处竖着一架大梁,就扛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直到天亮,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便躺在炕上,打着鼾声,装作酣睡的样子。

老丈人见已天亮,便起床走向闲房,想看看三婿冻成个什么样子。他隔窗向里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三婿袒胸露腹,满身大汗,鼾声如雷,睡得十分香甜。心中暗想:三婿身上有何御寒宝物?这回一定要弄清楚,将宝物骗到手。

早上,张老财再次设宴,请三婿到客厅,亲热寒喧,劝酒劝莱。席间,张老财问:“贤婿,今夜炕凉不凉”?三婿答道:“要不是扛梁,早要了我的命了”。老丈人把“扛梁”误认为“炕凉”,因为炕凉才没把他热死,深信三婿身上有御寒宝物。又说道:“隆冬腊月,数九寒天,我身穿羔儿皮袄还觉得冷,贤婿穿戴如此单薄,为何热得大汗淋漓?”三婿听了,很不以为然地说:“岳父,你老的皮袄不过是普通之物,我身上的破衣却是一件宝物。”老丈人忙问:“是何宝物?”三婿回答说:“岳父有所不知,我身上穿得乃是祖传‘火龙丹单'。看上去破烂单薄,穿上去却如火烤一般。不是很冷的天气,是不能随便穿的。祖上遗产我虽变卖已尽,唯这‘火龙单’舍不得卖。”

老丈人信以为真,看着宝物,垂涎三尺。遂亲自把盏劝酒,显得十分殷勤。酒到半酣,老丈人说道:“贤婿,老夫有句话不知当讲否?”三婿道:“你老有言,但讲无妨,何必谦逊如此。”老丈人道:“我已年逾古稀,身体欠佳,我想用这羔儿皮袄换你这‘火龙单’,你意如何?”

三婿装做难为情的样子说:“岳父所言,小婿实在为难。不答应,实为不孝,若答应,则有失祖上遗愿。”老丈人又再三恳求,三婿才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看在岳父面上,换就换吧!若是别人,无论如何我也不换。”于是,二人将衣更换。三婿又关照老丈人说:“岳父须知,此'火龙单'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穿的,穿上也觉不出暖和。只有遇到严寒天气,需赶集上店,走亲访友时,方可穿得。上路后,越冷越走,越走越暖和。”张老财听罢,深表谢意。三婿穿上羔儿皮袄,告别岳父,悠然自得,扬长而去。

有一天。适逢某镇大集。张老财身穿“火龙单”,骑着小毛驴,前去赶集买东西。这天,北风凛冽,寒风刺骨,张老财一出村就冻得直打寒战。他想到三婿说的越冷越走,越走越暖和的话,便继续向前奔走。到了一处地方,冻得再也走不动了。他见路旁有棵大柳树,树干下部有一个被孩子烧柴玩烤糊的大枯洞,于是急中生智,翻身下驴,钻进又脏又糊的大枯洞中。试想,北风凛冽,寒风刺骨,张老财身穿破烂单衣,虽钻进枯洞,又能支撑几时呢?不久,张老财便冻昏在枯洞之中。

天黑了,家人不见张老财回来,急得全家老小团团转。无奈,只得打着灯笼沿路找来。到了柳树枯洞旁。只见小毛驴拴在小树上,张老财昏厥在枯洞里。家人误以为张老财被“火龙单”所烧,便大哭大叫埋怨道:“羔儿皮袄你不穿,却要人家‘火龙单’,柳树枯洞烧糊了,你咋不往水里钻。”

(十)刘川阳还金碑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傅家庄是北通高苑、青城,南往淄川、博山等地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络绎不绝。该村有一姓刘名川阳的,为人忠厚老实,开一爿客店,铺面素来兴隆。

一日,有一山西客商,宿于店中,早起急于赶路,把盛有金银的皮褡忘在厕所旁,行远方觉,思量皮褡必被人拾走,所以未回去找。一晃十几天过去了,一直没有等到失主,刘川阳就把皮褡藏在院中的枯井之中。

数年后,失主重经此地,同刘川阳闲谈时说:“此地近年来必有发迹的。”刘川阳惊问何故,客商说,“前几年,我在此地丢失一提褡金银,拾者必富。”刘川阳便问失金多少,客商如数告之。刘川阳说:“金银仍在此。”即从枯井中取出,原封归还。

客商又惊又喜,拿出一半金银分给刘川阳,作为酬谢,刘川阳坚决不受。客商见刘川阳道德高尚,端庄笃厚,即拜为兄。后来,客商为报答刘的厚恩,便于其店门前立碑镂书:“刘川阳还金处”。以永记此事。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十一)徐氏母子五尚书

在山东淄博地区至今流传着“徐氏母子五尚书”的故事。据《徐氏家谱》记载,始祖讳突祖,妣郭,郭宣郭大人之女也,彼时金陵邓公向郭提姻未许,后配突祖者也…,二世春盛、智宁、宗圣、会登。四兄弟皆从学于其母,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皆考取进士,后全被朝廷封为尚书。郭夫人亦封赠为尚书,可谓母子五尚书者是也。

传说,郭小姐之父郭宣与公子徐突之父,在元朝末年曾皆居官金陵。郭小姐才貌双全,性情刚强,胸怀大志。她在闺阁中写的文章,被她父亲的同僚阅后赞为奇文。当时金陵仕宦之家,无不为郭小姐之才华所倾慕。郭父以廉洁正直为择姻条件,终与徐家成亲,婚后得四子。

后数年,徐氏家族因受权臣陷害,又遭一把天火,遂迁返原籍江苏省昆山县。后又迁徙于山东淄博傅家乡,立村为大徐村。阅年,徐突因家运不幸,悲观厌世,于某日离家出走。从此郭夫人担负起教授四子学业的重任。

历十余年,长子春盛率先考取进士,又数年,另三子相继考中进士。朝廷颇重徐门四位公子之才,后皆升至尚书。因郭夫人教子有方,故被世人传为佳话,并被朝廷封赠为尚书、诰命夫人。徐突离家出走之后,落入寺庙出家为僧。

二十年后,云游四方,一日觅回故里。在大徐家庄高阔的府第门前,一位老家人已辨出徐突,急忙通报了老夫人。恰郭夫人正与四子团聚,遂率四子出迎,可是徐突却突然离去。郭夫人即遣人四处寻觅,数日后在一处荒僻的旧庙中寻到。

原来徐突自惭患难中抛弃家小,愧见夫人。但夫人心地宽宏,终怜其不幸,当即命四子拜见尊父,终合家团圆。(原载《淄博民间故事大全》《傅家乡志》《韩其潭艺文集》)

淄博民间故事、传说十一则

标签: 历史神话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