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祢衡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毒舌”祢衡羞辱曹操为何却被放过?只因他背后的势力太过强大。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建立离不开魏武帝曹操毕生辛勤的打拼,而曹操之所以能在弱肉强食的东汉末年脱颖而出,得益于他对人才的重视。他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主张,只要你是个人才,无论你出身如何,都会受到曹操的重用。所以当时的很多名士都愿意为曹操效力,对于这些名士曹操不仅加官进爵,而且还给十分尊重。
但是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睚眦必报的性格也让他错杀了许多人才。那句“宁我负人,休人负我”的名言可以说是天下闻名,任何人只要违背曹操的意愿,他都会举起屠刀毫不犹豫地将其除掉,例如他前期的首席谋士荀彧因为反对曹操晋封魏公,结果被逼自尽。还有当时的名士杨修,因为屡次看破说破曹操的“小心机”,也被他无情地杀害。可是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在羞辱曹操之后却被放过,这个人就是堪称东汉末年第一“毒舌”的祢衡。
作为一代名士,祢衡在少年时就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二十岁时,他就已经远近闻名了。不过祢衡恃才傲物,性格怪癖,几乎没有朋友,唯有孔融与其交好。为了帮助祢衡向仕途发展,孔融将他引荐给曹操,曹操素闻祢衡之才,非常高兴,招其相见。祢衡不仅不见曹操,还出言嘲笑他,使曹操非常不爽。为了敲打祢衡的傲气,曹操故意让祢衡做鼓吏。有次曹操宴请吃饭,让祢衡击鼓助兴,曹操本想羞辱下祢衡,谁知祢衡不紧不慢的把衣服脱了,裸身击鼓,让曹操颜面尽失。当时曹操身边的将领曹洪想要杀掉祢衡,却被曹操给拦了下来,并且提醒曹洪不要忘了祢衡的背后,那么曹操为何选择放祢衡一马,在他的背后究竟有一股怎样的力量竟让一代枭雄也为之忌惮呢?
首先,杀掉祢衡有损曹操“光辉”形象。在祢衡之前,当时还是兖州牧的曹操也曾杀害过当地名士边让,可是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地方官吏。据史书记载,祢衡开骂曹操是在建安元年,那时曹操刚刚迎奉汉献帝,许都也刚刚建成,根基尚浅的曹操急需人才的加盟,如果贸然杀掉祢衡,会让许多本来想要投奔自己的人才裹足不敢向前,同时也会让当时曹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光辉”形象受到损害。
其次,杀害祢衡容易招致士族反对。当时刚在许都站稳脚跟的曹操,虽然表面上还是以汉朝“忠臣”自居,但是朝廷里的那些出身士族的官员却仍然对其充满怀疑。前面说过,祢衡的推荐人是孔融,这可是士族阶层的代表人物。在当时,士族阶层和名士往往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士族需要名士来装点自己,同样名士也需要通过攀附士族来提升自己,双方是各取所需。因此曹操担心如果除掉祢衡会导致朝廷里的士族官员对其群起而攻之,让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局面重新陷入动荡尴尬的局面当中。
尽管当时曹操放过了祢衡,当时后来还是通过借刀杀人将其除掉。事实上,在后来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增强,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士族阶层“开刀”,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由士族掌握权柄已经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在曹操故去之后,他的霸业继承者曹丕为了赢得支持,颁布了“九品中正制”,完成了曹魏政权和士族阶层的妥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再伟大的个体也会显得渺小,曹操和他“唯才是举”的政治主张最终也没能逃脱宿命,被时代无情地埋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