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皇帝和大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唐时期皇帝可与大臣同吃同坐?从君臣礼仪的突破,带来了什么?
君王统治天下,处理好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王朝若是政治秩序濒于奔溃,君臣不睦,那国运维危,帝王之位也要拱手与人。君主希望大臣们“忠”,臣子们则希望遇上英主,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尺寸把握不准就会事与愿违。
作为君主希望有一套君臣礼仪来以作相处之道。其实礼仪运用得恰当与否关键在君主。在李唐开国时期,君主大胆突破传承已久的君臣礼仪,与大臣们同吃同坐。这一突破带来了君臣同心。
古代君臣
君臣礼仪是把双刃剑
1、君臣礼仪的演变。无论是奴隶王朝还是封建王朝,帝王为了彰显自己坐拥四海的权威,建立了一套君臣礼仪,以便让自己“鹤立鸡群”。君臣礼仪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建立之初到汉朝时期,臣子与君王之间还不是“卑躬屈膝”的关系,臣子面见君王是不需要下跪的,当时最为隆重礼数不过是行拜之礼而已。君臣之间也没有各种繁文缛节,同吃同坐、畅所欲言也是可以的。
君臣礼仪的转折点发生在汉代。翻阅《史记》可以发现,对于酒桌饭局间,臣子醉酒后拔剑击柱的行径,刘邦十分恼怒。为此,刘邦开创了先河,在其统治时期建立了严苛和严肃的君臣礼仪。
汉代君臣议事还是坐而论道的状态。到了宋代大臣在朝堂上只允许站立。到了元代,臣子上朝则更为严苛,需要跪拜上朝。
君臣礼仪
2、君臣礼仪的背后。皇权带着至高无上的光环。君与臣之间的关系,服从礼仪是第一位,即便君要臣死,臣就得二话不说地执行君的意愿。但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就如此不可调和。
可以说,君臣之间关系有套路可循,关键在于君主和从政的生态。臣子身处昏君或者是极端专制的王朝,君臣间关系可能就是粗暴的主奴关系,臣子地位卑微,只能多磕头少说话,比如历史上的清代。
臣子身处英主或者是君臣平等观念较强的朝代,君臣关系可能会比较和谐,臣子会有话语权,帝王尊重臣子,比如历史上赵匡胤开启的宋代。
3、李唐开国的君臣礼仪。唐代建立之初,其实前朝已经留下了发展完备的君臣礼仪,但君王还能突破惯例,与大臣们同吃同坐。朝堂上,君王赋予了臣子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大臣们可以任性地发表见解,而无须多加斟酌。这样的君臣关系,看似其乐融融,背后是大有深意的。
李唐开国君主任性、随性
君臣礼仪帝王是主导者,帝王的态度决定了君臣关系的走向,或是缓和,或是紧张。李唐开国君主脑中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所以君臣礼仪变得模糊起来。
1、百官多是自家亲近之人,关系和谐是第一位。新帝登基,自然要扶植自己的亲信。李渊在李唐开国之时也不例外,上位后就下了一通封赏,他任人唯亲,任命的百官多是自家亲戚,也就是与他亲近之人。既然李渊的左膀右臂,又和他带有血缘关系,他大胆突破君臣礼仪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2、帝王并不认同儒家思想,君臣礼仪不是刚性的要求。李唐帝王可能都受到了胡人血统的影响,所以君王对于传统礼法并不是完全接受和认同。儒家强调的纲常伦理,在李渊看来并不是必须遵循的,所以在处理君臣礼仪这件事上有点随性而为。
李渊
帝王心中的小算盘
君王很威风,但他们心中也会有所忌惮、有所畏惧。特别是李唐开国这个特殊时期,李渊、李世民两位君主为了稳固风雨飘摇中的政权,懂得断舍离,他们看似舍去了帝王的威严,却得到了大臣的拥戴。
1、帝王上位轨迹并不适合传统礼教。李渊作为李唐的开国皇帝,是推翻了隋朝上位的。这与儒家思想中臣的职责在于“事君”是相违背的。在儒家看来,臣子要尽心竭力地为君主提供辅助和服务。
李渊原是隋朝的朝廷命官,凭借着与隋朝隋文帝杨坚的亲戚关系,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从一名帝王身旁的亲身护卫,一路升迁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作为臣子,李渊的日子是滋润的。但李渊却在隋朝大乱之际,乘势起兵,攻占了长安。最终在隋恭帝的禅让授意下,完成政权的交接。
名义上,李渊是顺理成章登上帝位。但李渊并不甘于当个本分的“事君”大臣,他的上位轨迹和传统礼教倡导的格格不入,他自然对传统礼教中的君臣礼仪“不感冒”。
李渊在位时间并不长,当了九年的皇帝就不得不把皇位传给了次子李世民。李渊儿子李世民的上位之举,是有违儒家思想中的“长幼有序”的伦理。
李世民为次子,李建成为太子,还是长子,他俩都有继承皇位的要求。李世民是弑兄夺位,在道德上站不住脚。所以说,李世民为了堵住“得位不正”的悠悠众口,他对于君臣礼仪不可能过于讲究,他要以英主为榜样,来彰显他的能力,让大臣们心悦诚服,留下“贤臣遇上明主”的一段段佳话。
2、帝王巩固政权是第一位。帝王在位的第一要务就是搞政治平衡,帝王要会使些心术、搞些政治表演,以便人心齐、地位稳。突破君臣礼仪,与大臣们同吃同坐,可以快速拉进帝王与大臣之间的距离。帝王这样做看似不合礼法,但却是简单粗暴管用的一招。
3、帝王畏惧隋朝的历史重新上演。李唐开国的帝王李渊、李世民亲身目睹、经历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他们对此心有余悸。他们一心要汲取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特别是李世民,他十分重视大臣们的意见,很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李世民为了营造良好的政治风气,积极鼓励大臣们直言极谏。所以说,在他们心中君臣礼仪树立的威严只是虚幻的表象,突破所谓的君臣礼仪,换来大臣们的忠诚报国才是最重要的。
唐太宗
君臣一切以国家为重
君主和大臣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在其位理应谋其职。李唐开国时期,内忧外患一堆,在帝王的带领下,君臣一心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1、壮大国力是君臣的共盼。李唐开国时一统了中原地带,在君臣心目中这是一块大有作为之地。全国上下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上,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当时所辖区域的环境并不太好,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几年都发生了水灾、旱灾、霜灾、蝗灾。
大发展、解决难题都需要各种贤能之才。帝王们自然不会将刻板的君臣礼仪放在首位,君臣礼仪中有些做法,会让臣子感到帝王威严过甚,说话、做事难免会畏手畏脚。
唐太宗与魏征
李唐开国君主深谙君臣礼仪之殇,为了要笼络人心,营造宽松的从政环境,让有才之人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君主们和臣子谈论国事、日常相处时,不会让自己高高在上,而是会坦诚相待。
2、一心对外是君臣的共识。唐代帝国在开国之初虽然没有侵略的野心,但一门心思壮大国力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来自周围的威胁一直都在,而且越演越烈。
北方的突厥,南部的吐蕃,西侧的西域,东边的高丽,都对刚建立起来的唐代“不买账”。特别是北方的突厥一族的势力不容小觑,李渊当初起兵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曾向突厥俯首称臣。李世民在位时期,突厥更加肆无忌惮,直接逼进了长安城脚下。
十分严峻的外部环境,逼迫着君王和臣子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帝王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不可能和大臣生分。帝王心中心知肚明,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平定外患。君臣礼仪在帝王看来是可要可不要的虚礼,实实在在震慑外扰才是正道。
抵御外族
小结
君臣关系是一种捆绑关系,关键在于君主的态度。如果君主一心想要处于支配的地位,对臣子一味地要求绝对服从,不可避免会让君臣关系紧张。若是君主对于英主和忠臣理解充分到位,君臣关系也可以变得和谐。
李唐开国时期君主在处理君臣礼仪上的突破之举,是英主风范的体现。君主的这种做法是积极的,应该予以肯定。
当时的君主有着定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并不迷信自我的权威,不做目空一切、独断专行之事,而是懂得“为上”的精髓,谨慎小心处理好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以便能长久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君主能放下身段,君臣之间的关系通常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李唐开国时期君臣的内部关系是一片祥和。君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统王朝;大臣们供职心情愉悦,有大展鸿图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