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欧洲被谁打败了?

爱百科 20 0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蒙古在欧洲被谁打败了的问题,也就是到底是谁阻挡了蒙古继续在欧洲横行的铁蹄,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看看到底是谁阻挡了成吉思汗吧。

1、蒙古在欧洲被谁打败了

蒙古在欧洲当时被埃及军队打败,这一次的失败战役叫“阿音札鲁特之战(亦作艾因·札鲁特战)”。

2、阿音札鲁特之战起因

旭烈兀东归前,在西里亚(叙利亚)各地设置了达鲁花赤和镇守军,令乞的不花将阿勒波内外二城、哈马特子城削平。

蒙古大军回师后,乞的不花率领部分兵力(对乞的不花所率的部队人数,史料记载不一,有的认为2万,有的说1万),继续攻打西里亚(叙利亚)未下诸地。

当时,海边之富浪人遣使至默儿只巴儿忽忒营,带重币来见乞的不花。纳昔儿王弟咱喜儿亦赤营谒见,乞的不花命其仍主撒儿哈特城事。为了攻占西里亚南部地区,乞的不花命忽失鲁罕率一军往取纳不鲁思堡,自己则率部进入合匝城,攻克了西里亚南部地区诸堡。

并自两名曲儿忒人那里得知纳昔儿王的去向,遂在齐查湖畔抓获。乞的不花命纳昔儿谕降阿哲仑城,城降后蒙古军堕之。从此,乞的不花命人把纳昔儿和其弟咱喜儿以及歆姆司王子撒里黑等送至帖卜利司之旭烈兀军营。

旭烈兀对他待之甚厚,允许收复埃及后把西里亚(叙利亚)归之。乞的不花在大军东归后的很短时间内,占领了西里亚南部和地中海东岸未下诸地,从而使东起阿姆河,西抵地中海东段,南自波斯湾,北抵黑海、里海的广大地区,全部纳入了蒙古军管辖范围。

1260年夏季,蒙古使者到了埃及开罗,向当时算端忽秃思递交了召谕书。算端得书后,召集诸臣商讨从违之事,会上很多人以旭烈兀言语不可信为由,力主与战,忽秃思也符合大家的意见,着手进行了作战准备:增收回教世界所不许之赋税,没收自纳昔儿处来的诸臣、诸妃财物,以作军费;“宣谕全国,共起防护回教。命诸州长遣发一切军队,其藏伏不出者处以答刑。”

派出间谍至西里亚长官所和赛德王所,试探西里亚(叙利亚)地区虚实,拉拢不稳定因素。七月二十六日,忽秃思令人杀死蒙古使节,亲率12000人的埃及军队和前来投降的西里亚、阿剌壁与突厥蛮部队自山城出发。大军行至合匝城时,曲儿忒诸首领献城出降。为了更好地孤立蒙古军,忽秃思向圣让答克的十字军派出使节,求其中立。继而向沿海地区发起了进攻。

埃及算端军进入西里亚时,乞的不花尚在巴阿勒伯克。他向西里亚各地派出急使,召集散布诸地之军队,并把家属与辙重送往大马士革城。七月三日,蒙古军与埃及军会于纳不鲁思、拜桑两地间之阿音扎鲁特平原。

3、阿音札鲁特之战经过及其影响

兵戎相见之初,因埃及军畏战,左翼开始变乱。乞的不花遂挥军猛攻左翼,埃及军败退逃散,蒙古军乘胜追击,杀死了许多密昔儿人,但蒙古军最终进人了敌伏军包围圈,敌军以3万人的兵力四面包围了蒙古数千名兵士,结果因敌我兵力过于悬殊,蒙古军几乎全军覆没,统将乞的不花亦为一异密所杀。埋伏于附近高地的蒙古军也被埃及军围歼。

阿音扎鲁特一役,由于敌我力量之差距悬殊和敌军巧用诈术(有史书谓:作战之初,埃及人执白旗,蒙古军误识为己军,所以致败)等多种原因,使蒙古惨遭失败。虽说此为蒙古第三次西征之首次败仗,但其后果极为惨重。

战后,埃及军与原纳昔儿之大将贝巴儿思几乎杀尽了倾向于蒙古的基督教、回教教徒、贵人与绅士长。贝巴儿思追杀蒙古逃兵至哈马特,诸多蒙古军或为追兵所杀,或为沿途之回教所害、亦勒合那颜率部分残兵退入罗姆,旭烈兀时所置之各地达鲁花赤均被杀害。从而额弗拉特河以西土地均为忽秃思军占领,并把这些土地分封给了撒里黑部与谟亦思部之玛麦里克人。

1260年十月,埃及军统将贝巴儿思与其余6人合谋,在胡赛儿和撒剌希耶特间杀死了算端忽秃思,自己登上了算端之位。

蒙古统将伯答剌获得忽秃思被刺的消息后,召集阿音扎鲁特之战中生还的6000蒙古军和美索不达米亚若干军队,向西里亚发起了进攻。十一月,蒙古军收复了阿勒波城和哈马特城。

十二月,蒙古军进至歆姆司,时歆姆司王阿失刺夫牟栖、哈马特王满速儿和异密满速儿以及阿刺壁酋长匝迷勒伊宾阿里组织了大批人马,与蒙古军展开了激战,蒙古军败退后入阿勒波城,与蒙古将忽合亦勒合军会合。次年四月,埃及军复至西里亚,伯答刺与忽合亦勒合军引退,从而收复西里亚的企图也变成了泡影。

蒙古军第三次西征,自乞的不花到达波斯境内算起为7年时间(1253~1260年),从旭烈兀主力部队进至波斯地区数起才4年时间。在很短的几年时间内,旭烈兀大军消灭了木剌夷之亦思马因宗教国,攻破了报达哈里发王朝,占领了西里亚诸地,统一了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东岸,南自波斯湾、印度洋,北达黑海、里海一线的广大土地,打了一次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成功战。

虽说此次战争是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或所说的不正义战争,但它却连接了亚欧、亚非和非欧等洲的洲界,打通了东西、南北方的交通要道,为当时之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乃至洲与洲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往来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从而在这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