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江东豪门走出来的青年才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贾谊有《过秦论》,回顾了秦国崛起至灭亡的过程,指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四百多年后陆逊之孙陆机,也做了一篇《辩亡论》,回顾了吴国的崛起和灭亡,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
回顾吴国立国过程
陆机首先回顾了孙氏在江东立国的过程,文章写得可谓是荡气回肠,一股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读罢热血沸腾。
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於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族雾集,虽兵以义合,同盟戮力,然皆包藏祸心,阻兵怙乱,或师无谋律,丧威稔寇,忠规武节,未有若此其著者也。
孙坚草创基业。孙坚之横空出世,的确是有一股血勇之气。在袁绍、张邈、刘岱等所谓“十八路诸侯”日日置酒高会,无人敢于出兵讨伐董卓之时,孙坚意气风发,忠武壮烈,打得董卓节节败退,收复洛阳,整理洛阳城祭祀高祖,确实让人看到了忠臣猛将的气概,这一点即使是曹操也比不上。
长沙桓王逸才名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饬法修师而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陨。
孙策收兵吴会。孙策二十岁起兵,的确算得上“逸才命世”,孙策之骁勇比起其父孙坚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短短几年时间,孙策能够横扫江东六郡,而且汇集了张昭、周瑜等一大批人才,算是真正的江东政权的奠基人。
用集我大皇帝……於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谋无遗算,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
孙权终成大业。虽然很多人看不上孙权,网络也都以“孙十万”这个绰号来调侃他,但自公元200年至公元252年,孙权执掌江东五十多年的时间,能够和曹操、刘备这样的天下枭雄抗衡,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肯定也不是一般人物!
分析吴国为何会亡
陆机是陆抗之子、陆逊之孙,可以说江东立国离不开陆氏的扶持。陆逊一生出将入相,陆抗一生也在苦苦支撑吴国,和晋朝名将羊祜有“羊陆之交”的佳话。晋灭吴之战,陆机之兄陆晏、陆景为国战死,东吴灭亡对陆机乃至陆家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此后十年间,陆机退居华亭旧里闭门勤学。隐居之余,总结吴国兴起与衰亡的原因。
纵观《辨亡论》全篇,详细地分析了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中,吴国的强盛及其衰落。陆机从孙坚写至孙皓,六位东吴帝王及文臣武将五十人。历数了跟吴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七次战役,并从曹魏、西蜀未能灭东吴与孙皓投降西晋王朝为背景,将东吴的强盛与其衰亡作对比,从而得出“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的结论。
所谓“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其实就是说孙皓不如孙权会用人。东吴本来力量强大,而且西蜀的灭亡并未危及东吴,只是因为东吴陆抗死后,孙皓用人不当,仅依靠其天险而终于亡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东吴失了人和,只剩天险,所以尽管晋灭吴的军队不如当年曹操、刘备的军队那么强大,但吴国也难逃覆灭。
《辨亡论》的不足之处
陆机文章写得很好,说孙皓用人不当导致吴国最终灭亡也没错,因为孙皓的确是个荒淫残暴之主,吴国能在蜀国灭亡之后,仍然支持了18年,本身就非常幸运了。但陆机的《辨亡论》在分析吴国灭亡原因上,有其局限性:
第一,天下大势。从人心的角度来看,借用罗贯中先生那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至晋灭吴之战,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三国混战,谁胜谁负并不重要,老百姓一直在被压榨,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混乱,人心思安,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从综合国力来看,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魏国就已经强大太多。以面积来看,东汉十三州,魏占有九州,吴有三州,蜀有一州;以军事实力来看,蜀国灭亡时军队有十万,吴国灭亡时军队二十三万,而魏国则有五十万之多。如果没有意外变故,魏国灭吴蜀是早晚的事。
第二,蜀灭吴孤。陆机单独强调了,蜀国灭亡对于吴国影响不大(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藩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因为陆抗看来,蜀国地势险要,水路、陆路都很难大规模行军,所以刘备才会失败,因此蜀国灭亡对吴国影响不大。
然而,陆抗忽视了一个问题。当年不论是鲁肃还是诸葛亮,为何近乎于偏执的坚持“吴蜀联盟”?为何中国历史上只有三国时期出现了三国长期并存的局面?本来魏国已经太过强大,两家联合都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更何况蜀国灭亡之后呢。
而且灭蜀之后,晋的实力更加强大,而且占据了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从晋灭吴的发展来看,王濬率大军出益州,从水路顺江而下,几乎没受到什么阻拦,率先进入建业,接受孙皓的投降。如此怎么能说,蜀国之灭亡对吴国没有太大影响呢?
当然,我们现在评论古人,其实都是以后来者的眼光,我们知道历史的最终结局如何,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人的智慧与眼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