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弗里特弹药量是什么意思

爱百科 18 0

1953年的1月25日,美军对志愿军所驻守的一座小高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这次攻击的强大对比上甘岭战役来看,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而这个阵地仅有一个加强排驻守,他们能守得住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军对这个阵地猛攻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要问这场战斗的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

1、范弗里特

范弗里特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这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荷兰移民后裔,那就是——时运不济。范爷西点军校的那个班级,被称为“将军班”,一共164人出了59位将军,而我们的范爷,虽然最后也成为了上将,但是运气始终差了那么一点点。

范爷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但是直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还只是一个团长,而他的同学如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等成绩不如他的早已功成名就了。范爷在诺曼底登陆时表现十分出色,当时他们那个师登陆后3天就没动地方,后来范爷当代理师长,部队好像开了挂,一鼓作气就突破了防线。

但是范弗里特好像是被陈凯歌电影《无极》里的那个头发往上飘的厄运之神——满神眷顾一样,虽然他在诺曼底表现十分出色而英勇,也得到了上司的举荐,但是最高司令马歇尔却对这个范弗里特印象不佳,因为有个哥们和范弗里特同名同姓,是个以酗酒闻名的家伙,所以并没有得到提拔。

后来经过范弗里特的同学布莱德雷解释后,马歇尔才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在后来的9个月里,范弗里特从团长升到了军长。

到了朝鲜战争,范弗里特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他知道这就是他最后一次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了,他踌躇满志,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打赢解放军,并在报纸上刊登——“欢迎共军进攻”的文章,可惜的是,这次他碰到的是彭德怀。

2、范弗里特弹药量

范弗里特在朝鲜作战风格十分勇猛,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轰”,用绝对优势的炮火和空中轰炸,把只有轻武器处于火力劣势的志愿军阵地轰成粉末,自然就能取得胜利,范弗里特打仗使用的炮弹量大约是美军平时打仗使用弹药量的5倍,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比如我们熟知的上甘岭战役,就是范弗里特一手策划实施的。这哥们认为“没有什么阵地是十万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十万发不行,那就再来十万发”,最终的结果用了190万发炮弹,外加5000多枚航空炸弹。

原来计划中预计美军伤亡250人,结果最终伤亡了2万多人,而进攻的两个阵地居然没有拿下来。之所以绝招不灵,就因为他遇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3、牛刀杀鸡

到了1953年,朝鲜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范弗里特也快要退休交权了,他想在退休之前打一个漂亮的胜仗,给自己的戎马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志愿军的阵地特别难啃,一般的阵地拿不下来。

这时候范弗里特想到了“牛刀杀鸡”,选择一个弱小的阵地,然后以强大的兵力和炮火,摧枯拉朽,一举拿下,结束自己的戎马生涯。

经过仔细的侦查,在铁原以西有一个高度205的阵地,我们叫做“丁字山”,只有一个加强排驻守,这个205高地的相对高度仅有100米左右,用绝对优势火力肯定可以拿下,以告慰自己42年的军旅生涯。

范弗里特发动“丁字山”战斗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他的同学艾森豪威尔刚刚当上总统,他想打一个漂亮的胜仗给这个同学当贺礼,给同学增光。

第二、前面说过,自己快要结束军旅生涯了,想以一个胜仗结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范弗里特的儿子是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朝鲜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志愿军打了下来,尸骨无存,范弗里特的行为还有为儿子报仇的动机。

地点选择好了,日期就定在了1953年1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在师级火力的配合下,在日出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上山升旗了。

4、范弗里特谢幕翻车

1953年1月12日凌晨3点,范佛里特以美第七师一个加强营,在100多门大炮、30多辆坦克和40多架飞机的直接支援下,发起猛烈进攻。

驻守205高地的是志愿军23军201团的一个加强排,总共三四十人的兵力。猛烈的炮火过后,以为已经被炮火完全覆盖压制的美军开始冲锋,但是在接近阵地几十米的时候,志愿军战士露出头来,用枪和手榴弹把美军打了下去。

美军一共冲击了四次,到了中午还没有拿下阵地,反而是冲击部队损失了四分之一,部队完全失去了锐气,范弗里特只能收兵。志愿军这边,一死六伤,还缴获了美军一些武器。

心有不甘的范弗里特从1月21日起,集结5个炮兵营100多门重炮,不分日夜地轰炸205高地,每天的炮弹量达到2000多发。

1月24日,还出动148架次轰炸机,对小小的205高地进行长达6个小时的轰炸。这几天扔在这个小高地上的炮弹总量,大约是我们打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炮弹量的一半,范弗里特企图在进攻之前,就使阵地上没有生命痕迹。

1月25日,自信猛烈的炮火已经消灭了205高地上的志愿军,范弗里特邀请了许多高级军官和记者前来观战,如美第一军军长肯特尔、第五航空队司令巴库斯、远东空军作战处长、第一军参谋长等,好让他们看看他的压轴戏。

每个观战者都拿到了一份彩色印刷的6页作战说明,告诉他们范大将军要给他们看一场精彩的告别演出,以微小代价拿下这个山头。

5、打脸

1月25日上午8点,伴随着两颗红色烟雾弹,美军大炮、飞机轰炸一同向205高地袭来,美军向这个弹丸之地总共倾泻了17万发炮弹和8枚凝固汽油弹,大有炸平这个山头的气势。

到了中午12点,范弗里特相信志愿军的阵地已被猛烈的炮火摧毁,山头的志愿军即使有活着的,也肯定不多了,于是范弗里特命令步兵开始冲击。

在十几个记者的镜头下,这次攻击和1月12日的那次没有什么分别,到了阵地前几十米的时候,总有志愿军露头,用机枪、手榴弹、手雷等较为原始的武器,打退美军的进攻,

聪明的志愿军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处于很大的劣势。为了减少牺牲、节省弹药,他们只在前沿阵地布置了少数兵力,大部分人都隐蔽在坑道内,揭手榴弹盖。成箱成箱的开了盖的手榴弹不断传到前沿,投向敌群。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一排指战员顶住了敌人次次进攻。

到了下午3点,攻击了无数次的美军始终无法扩大战果,他们投掷了22万多磅炸弹,还有凝固汽油弹和无数的子弹,始终不能拿下一个加强排驻守的小小阵地,看来牛刀也杀不了鸡啊。

关键是这场战斗还是在范弗里特请来的官员和记者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范弗里特此刻多么想志愿军阵地打来几发炮弹,把这些记者统统炸死,今天的事就没人知道了。

取胜无望的美军只好下令撤退了,范弗里特没能完成他的愿望,2月10日,交出军权回国了。

6、战果

那些没被炸死的记者回到前方,发表了精彩的报道。美国合众社报道说:“联合国军这次进攻,被那些联合国军以为已被大炮和飞机打得粉碎的共军击退了。”有位记者把美军的这次不光彩的战斗比作在罗马竞技场上供人欣赏的角斗。

美国国会炸了锅,国会的老爷们纷纷指责和质问美国军方,这次进攻是正当的军事行动,还是给高级贵宾表演的角斗士比赛,让士兵们白白送命。

这次战斗,美军占尽兵力、兵器之利,还有三面都可进攻的地形,但是这些都没能帮得了他们的忙,志愿军仅伤亡11人,美军被毙伤的倒有150多人。

2月1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西线侵朝美军的“突击战”遭受惨败》的消息。《人民日报》2月11日发表了《给艾森豪威尔上台的一棍》署名文章,引起世界关注。为了表彰201团1连英勇战斗的功绩,经志愿军总部批准给该连记集体二等功,该连1排记集体一等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