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后周的一员大将,后来在陈桥驿发生了兵变,赵匡胤来了个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李将军,您与当今圣上曾同朝为臣,情同兄弟。如今,圣上承天意受禅建宋称帝,顾念您久镇淮南劳苦功高,故请您移镇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圣上深恐遭您误解,特赐您免死铁券,派在下为特使专程到此安抚将军。望李将军体察圣上体恤同仁之心!”
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听完赵匡胤特使陈思诲这番花言巧语,心里很是受用。他吩咐部下整治行装,随陈思诲回朝谢恩。部下走马灯般劝谏他当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李重进权衡利弊,“为左右所惑,犹豫不决。”
“将军,您当年与他‘俱事周室,分掌兵柄。’如今他代周建宋,一山不容二虎,他岂能容你再掌兵权?且您是周室近亲,更是他定点清除的目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鱼死网破起兵抗争!”心腹这番话,使李重进下定决心举兵反叛。他扣押陈思诲,开始迈出武装反叛赵匡胤的第一步。
李重进反叛的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他轻信与犹豫的致命性格缺陷,决定了他必然失败的结局。
(一)后周至亲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郭威病危时,因外甥年龄比养子柴荣(即周世宗)大、年龄强且声望高,担心他滋生不臣之心,特意任命他为顾命大臣,且当众向柴荣下拜“以定君臣之分。”
李重进全心全意辅助周世宗,在“高平之战”与“淮南之战”中两次立下奇功,堪称后周定海神针。
“高平之战”,是后周单挑北汉、契丹联军的决定国家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后周军首战失利,固守东侧的两员大将“望贼而遁”,将侧翼暴露给联军。千钧一发之际,李重进顶住压力“勒兵不动”坚守西侧阵地,与赵匡胤紧密配合,舍生忘死与联军血战,反败为胜。“诸将分兵追袭,(联军)僵尸弃甲填满山谷。”
“淮南之战”中,南唐军把后周军主动后撤误判为溃败,“乃发兵三万余”及“战棹二百艘”,气势汹汹反攻。李重进奉诏率部“进兵助之”,与友军密切配合,对南唐军完成反包围,“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降三千人,获戈甲三十万”,取得首场畅快淋漓的大胜。
李重进在寿春城北孤军奋战,因寡不敌众准备撤军时,赵匡胤如神兵天降途径寿春,主动驻扎助战,与李重进并肩作战十余日。李重进在赵匡胤力助下“兵威复振”,杀得“吴人大惧”,连续取得水陆大胜。他因面色黝黑杀气腾腾,被南唐军取个“黑大王”外号。
(二)高风亮节
后周军占领扬州城后,主帅因屡遭南唐军反扑而“欲退师。”周世宗大怒,派姐夫张永德“率师援之。”张永德屯军下蔡(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与李重进互为犄角,成为友军。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二人是一竿子就打得着的亲戚,可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张永德素来看李重进不顺眼,“与重进不协。”他经常在酒桌上肆无忌惮讲述李重进的糗事和隐私。一次喝醉后,他污蔑李重进“有奸谋”,使在场“将吏无不惊骇。”李重进当他撒酒疯,懒得与他计较。张永德却蹬鼻子上脸,密遣亲信进京告发李重进有谋反之心。幸亏周世宗是个明白人,对姐夫的告密“不之信,亦不介意。”
李重进虽恼恨张永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虑及大敌当前,“二将俱握重兵”,如果相互猜忌乃至兵戎相见,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害无益。于是,他主动放低身段,“遂自寿阳单骑直诣永德帐中”,在宴会上亲手为张永德斟酒,推心置腹道:“我和您都是国家栋梁和圣上亲戚,理应同心协力辅助朝廷。我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使您误会我有反朝廷之意?”张永德幡然悔悟,当面道歉,二人冰释前嫌,“二军皆安。”
南唐中主李璟得知李重进与张永德有嫌隙,立刻暗中派人携带蜡书求见李重进,信中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对李重进封官许愿“啖以厚利”。李重进不为所动,转手将密信附在表章内上交朝廷以明忠心。李重进还将极力撺掇他拥兵自重的好友出卖给朝廷,致使好友被周世宗找借口诛杀。两次告密,足以证明李重进对朝廷的忠诚。
周世宗攻取南唐江北十州、逼得李璟主动献出四州且“请画江为界”后,率全军回师时,特留李重进戍守刚纳入版图的淮南十四州,并令名将宋偓率水师在长江沿岸巡防。李重进驻守扬州,宋偓巡防江岸,一静一动,共同替后周苦心经营淮南。
(三)高举叛旗
赵匡胤代周建宋后,先摘除李重进的“侍卫都指挥使”乌纱帽,继而令他离开淮南“移镇青州。”
李重进嗅出阴谋味道,内心“愈不自安。”从晚唐始,各地节度使便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占地为王,享有极大的军权和行政权,成为封建割据的顽疾。节度使被调动,往往是不被信任或被猜忌的前奏。因此,李重进接到调令,理解为老战友要对自己下手,开始“阴怀异志。”
赵匡胤并未打算拿老战友开刀,只是担心李重进长期盘踞扬州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他深知李重进会因移防而惴惴不安,特派陈思诲携带御赐免死铁券到扬州,“以安其心。”
李重进扣押陈思诲后,紧锣密鼓“治城隍,缮兵甲”,同时“遣人求援李璟。”李璟当年被后周打得被迫“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后周为正朔,早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接到李重进的书信后,“惧而不纳”,立即向赵匡胤告发。赵匡胤正在将信将疑之际,命中福星翟守珣从天而降。
翟守珣是李重进的心腹,更是赵匡胤的铁杆粉丝。李重进“谋举兵”时,翟守珣被派往潞州,说服节度使李筠在南北两地同时反叛。翟守珣卖主求荣,半路潜入京城向赵匡胤告密。
赵匡胤神情凝重:“翟先生,如果我赏赐他免死铁券,能得到他的信任吗?”翟守珣摇头:“‘重进终无归顺之志!’他想谋反,已经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官家赐他什么都没用!”赵匡胤忧心忡忡:“如果李重进阴谋得逞,我将面临两地分兵、顾此失彼的境地!如今,只能仰仗先生施行缓兵之计,竭力劝说他暂缓起事,待我解决李筠后再收拾他!”
翟守珣得到赵匡胤“许以爵位”承诺后回到扬州,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将李筠骂得一无是处,反复劝李重进“养威持重,未可轻发。”李重进完全被他花言巧语欺骗,放缓谋反步伐,坐视赵匡胤顺利平定李筠在北方的叛乱。
赵匡胤腾出手后,又接到宋偓证实“李重进谋以扬州叛”的密奏,终于派石守信“率禁兵讨重进。”
扬州监军安友规综合各种迹象,判断李重进谋反在即,于是不顾生命危险率数名亲信拼死杀出扬州城,与朝廷大军会合。李重进见纸已包不住火,索性将不愿随军反叛的数十名将士捕杀祭天,正式宣布反叛。
赵匡胤亲切接见死里逃生的安友规,探知李重进兵力部署详情后,“遂亲征。”大军旅游般接近扬州地面时,接到前线战报:“经多日苦战,扬州破在旦夕,希望圣上亲临城下鼓舞士气!”赵匡胤率大军直奔扬州城下,扬州城当日即被攻克。
扬州城陷落前,李重进的左右劝他杀了陈思诲。李重进摇头叹息:“我马上将率家族杀身成仁,杀了他有何好处!”言毕,“即纵火自焚。”李重进的心腹们悲愤交加,杀了陈思诲泄愤。
(四)性格悲剧
李重进身死名灭后,参与叛乱的亲信数百人被赵匡胤按名单抓捕“尽戮之”,儿子与弟弟被在闹市斩首示众、哥哥“闻其叛,自杀”,更为甚者,连在后周时劝他拥兵自重的旧友都被赵匡胤秋后算账逮捕诛杀。李重进以害死全家的惨重代价,换来北宋从此以后的歌舞升平。
李重进的悲剧,在于性格缺陷:轻信与犹豫。
李重进因倾心和犹豫昏招迭出。生生将一把好盘打得稀巴烂。他对出卖自己的内奸翟守珣言听计从,与告密邀功的李璟眉来眼去,对朝廷监军安友规心慈手软,对巡防江面的水军将领宋偓掉以轻心,对赵匡胤平叛后的心狠手辣估计不足,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对一个死心塌地的反叛者来说,以上任何一条缺憾都足以致命。李重进起事后能熬到与赵匡胤对垒,已属奇迹。
因此,像李重进这样容易轻信和犹豫的人,无论身处任何世代,做任何事情,都注定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