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惩戒营战斗力如何

爱百科 21 0

在苏德战争期间,对于苏联来说,也许没有结局都不会比被送苏联的进惩戒营更家让人恐惧,但是惩戒营本身就充满了谎言和神话。就比如说斯大林创造了惩戒营的说法,然后有近两百万苏军将士因各种原因被先后送入惩戒营,被投入到了最残酷最激烈,犹如地狱一般的绝望战区中,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洗刷他们的耻辱。

惩戒营无法得到什么像样的武器,只能拿着木棍铁铲甚至用拳头去攻击德国人,而他们的背后是残酷无情的内务部督战队,在这些督战队的眼里,任何后退都是背叛,任何人胆敢后退都会被他们无情的处决。这个说法后来还被搬上了荧幕,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事实并非传说的那样,首先惩戒营并非斯大林的残酷创造,实际上惩戒营在俄罗斯甚至在欧洲已有百年历史。早在18世纪,俄罗斯帝国军队有引入了一种惩戒部队的概念,此举皆在于整肃士气低落的部队,在传播失败主义悲观情绪的官兵送进惩戒营,并发配到西伯利亚或者外高加索,为沙皇开疆扩土或者自生自灭。尤其到了19世纪,惩戒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其中在1825年12月,沙皇一口气将三千多名官兵送往西伯利亚惩戒营和外高加索惩戒营,其中甚至包括了骑兵团中校巴甫洛夫和皇室贵族特鲁贝茨考伊。

后来沙皇修改了规定,建立了专属的军事惩戒部门,他们负责从军队里揪出不听话,屡教不改,不守纪律,不忠诚,持有悲观情绪或者失败主义思想的官兵,然后对他们进行审判并决定下一步的惩罚和改造。如果犯人有短期内纠正改造的价值,他会被送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区劳动教育,如果犯人缺乏短期纠正的前景,就会被送到西伯利亚,外高加索的惩戒犯收纳部门进行劳动改造。

后来时间进入了20世纪,人类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惩戒部队成了欧洲交战各国用来处理犯了罪行或者破坏纪律,临阵退缩的官兵。拥有近两百年军事惩戒历史的沙皇俄国自然也不甘落后,为了防止军官集体摸鱼或者因士气低落投降,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军事惩戒部门严抓,把任何看起来不稳定,不服从,不忠诚,软弱退缩的官兵统统塞进惩戒营,效法法国将惩戒部队送到最残酷的前线,如果他们胆敢退缩,就用马克沁机枪赐予他们沙皇最后的仁慈。

其实这背后有着一定的缘由,因为在头两年的战争中,许多沙俄军士气低落,加上缺弹少粮,自然很多官兵都对战争有抵触情绪,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结果这两年之间就由多达200万官兵投降或者擅自撤退,甚至于还有成营成团逃亡的事件发生。即使是沙俄名将布鲁西洛夫将军,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情况,为了维持部队秩序和组织度,布鲁西洛夫在每次发动攻势之前都要先下令严抓部队纪律,并宣布任何未经命令的后退行为都是可耻的,然后亮出军事惩戒部门宣告后退者将会被处决。

战事进行到191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始琢磨着扩大军事惩戒范围,并下令在各地要塞防线上组建惩戒连和惩戒营,包括海军舰队中也不例外,不论是步兵还是水手,只要临阵退缩或者意志不够坚定就是背叛,只有惩戒营才能帮助洗刷他们的罪恶,而要洗刷罪恶就要去最残酷的战场服役。同时被送入惩戒部队的官兵家属也将受到牵连,他们会被送到西伯利亚或者外高加索劳动来为他们的家人偿还罪孽。

这一命令导致了很多炮兵与水手被送上了火线作为步兵战斗,也导致了本就缺乏高素质官兵的沙俄军队更加缺乏技术兵种,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军队中有多达65个惩戒营和1037个惩戒连。惩戒营官兵想要返回常规部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他们需要从最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然后建立足够的功绩,这样才能得到沙皇的特赦。但扩大军事惩戒范围的命令也确实使得逃兵,投降和违反纪律的人数急剧下降,相比1914年到1915年而言,在1916年仅有不到一万名沙俄官兵向德军投降。

对于苏联而言,在1941年战争爆发后同样面临部队意志动摇,官兵时常未经请示未经命令抛弃阵地擅自撤退的情况。德国国防军也有着一些类似的情况,其中在莫斯科战役期间,有许多德军士兵因为缺衣少弹陷入悲观情绪中。为了阻止情况恶化扩散影响到整个中部集团军群,希特勒下令组建100个惩戒连,从而将部队从崩溃边缘来了回来,还反戈一击打了斯大林和朱可夫一记耳光。

斯大林在看到希特勒依靠惩戒连,成功阻止了部队崩溃以后也下令组建惩戒营,不过苏军惩戒营官兵不用效法德国惩戒连剃光头。虽然都是各种触犯纪律底线,临阵退缩,散布悲观情绪,但根据斯大林的命令,苏军惩戒营一般只参与三天的战斗,最多参加五天战斗,随后会调往后方进行休整。

苏军惩戒营也不是随便就被派往最激烈的火线送死,苏军会为惩戒营士兵配发最好的武器,一些承担火力点突击任务的惩戒营官兵,还能领取到钢制防弹衣并得到坦克的支援。如果官兵在战斗中负伤,则被认为已经洗刷了自己犯下的罪恶,只要其罪状不是极其恶劣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例如强奸犯,杀人犯都要服役到死或者打满整个战役再送回到监狱里,只不过是给他们换一个环境较好的监狱关押。斯大林最初并没有想让这些恶性罪犯流入社会,但赫鲁晓夫上任以后不假思索将所有被斯大林关起来的罪犯全部特赦,这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罪犯就成了第一代俄罗斯黑帮,这也是俄罗斯黑帮军事化的起源。),都可以被送往后方接受治疗然后回到常规部队中服役。

如果要说到惩戒兵没有武器,这反而不是在苏联身上发生的,恰恰相反是在德国。德军创建惩戒部队时划分了一级惩戒兵和二级惩戒兵,其中一级惩戒兵就是从一线作战部队中抓到的"罪犯",他们拥有足够的作战经验,所以被允许配发武器参加战斗。而二级惩戒兵则是被德军抓壮丁的仆从国志愿者或者占领区志愿者,以及托特组织的奴隶劳工,他们在犯了"错误"以后被送入惩戒部队作为二级惩戒兵服役,期间不得配发武器,只从事一些火线施工任务,即使将他们送上火线去填坑,也只配发少量武器避免他们临阵倒戈。

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惩戒营和惩戒连书面编号有多达近2000个,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对应编号的惩戒部队。如果真的有这么多惩戒部队,那恐怕苏军上下全体包括斯大林和他的元帅们都是惩戒营的难兄难弟了。实际上苏军惩戒营调换服役地区以后,甚至在每次参加战斗后都会获得新的编号,平均每个惩戒部队一年里可以更换过几十次编号。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共有42.7万人被送入惩戒营,其中有34万人通过服役返回常规作战部队,其余8.7万人要么阵亡要么是不符合特赦条例的恶劣罪犯。

结语

惩戒营并非斯大林独创,也并非像传闻那样惩戒营官兵无法得到充足的武器弹药,实际上苏军对惩戒营官兵的武器还是挺上心的,毕竟他们是要投入到最激烈最残酷战场上的部队。而整个卫国战争中,42.7万惩戒官兵中有34万人存活并返回常规部队,可见阵亡率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