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评判为何要放走罗布藏丹增?

爱百科 19 0

在清朝雍正皇帝登基之后,作为他门人的年羹尧也是一起跟着水涨船高,从陕甘总督的职位上一跃而起成为了满清王朝的大将军。他这位大将军可是真正拥有着实际权利的大将军,手里至少掌管着十万平叛大军,另外还有陕甘地区的旧部,也都会听年羹尧的调遣。若是年羹尧不对雍正百分百忠心的话,那么年羹尧绝对是雍正皇帝生涯中最大的威胁。九龙夺嫡的时候,雍正最大的威胁是八爷,现在他最大的威胁就是年羹尧,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年羹尧手握十万大军,可他却是个汉人。

谁也想不通的是,拯救满清王朝的人,往往都是汉人。没有吴三桂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就不会有后来的满清王朝。如果不是汉人周培公平定王辅臣,那康熙就不可能战胜吴三桂的大军。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由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平定的。这几场重要的战役,全都是依靠汉人,满清才站住了脚跟。同样这次也是一样,首先雍正本人是不懂军事的,但是年羹尧常年带兵,虽然是汉人,但是他一直都跟随着雍正,雍正充分信任年羹尧,这才给了他这次机会。可是等到年羹尧成为大将军以后,雍正忽然发觉,自己有些瘆得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将军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个汉人的权力如此之大,对满清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年羹尧迟迟不动手,差点拖垮了雍正王朝。

事情虽然没有像雍正所设想的那么可怕,但是发展方向也没有往好的地方去。因为年羹尧带着十万大军,每天都在寻找叛军的下落,可是始终找不到。十万大军的吃穿用度,那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年羹尧拖得起,可雍正此刻已经拖不起了。本身任用年羹尧出任大将军,把胤禵的大将军王给撤了,就已经在政治上遭人话柄。多少人都在看雍正的笑话,只要年羹尧这一战败了,或者徒劳无功,那对雍正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再则雍正王朝当时真的没什么钱,要不是杀了几个大户,根本凑不齐军饷,曹雪芹家里就是这些大户中的一个。可以说,年羹尧出任大将军这段日子,是雍正寝食难安的日子。

事情到了这一步,年羹尧为什么迟迟没有动手呢?他是真的找不到叛军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在作祟?这个时候邬思道已经来到了年羹尧的军帐之中,他此刻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手下,正押送着粮草来到西北大营。他跟年羹尧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年羹尧连连点头。这本身已经说到了他的心里,后来邬思道用了一招灯下黑,指明了叛军的下落。他真的指出了叛军的下落吗?其实根本没有。他们两个心里都清楚的很,邬思道一个从未来过西北的人,哪里会知道西北的地理位置呢?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第二,邬思道一语中的,为年羹尧点清楚此刻的轻重缓急。

可以说年羹尧此刻已经跟雍正绑在了一根绳上,如果雍正倒下去了,那么年羹尧也不会有好果子吃。邬思道告诉年羹尧,此刻的雍正已经再也拖不起了,如果再没办法决战的话,雍正很可能就要下台了。这个时候年羹尧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自己跟李成梁可不好比,毕竟李成梁以防守为主,士兵们都可以屯田种地,甚至可以裁员待命。可是他手下的十万大军每天都在跟自己要吃的,这是相当惊人的一笔开销。事情如果真的这么玩下去的话,对雍正来说或许真的是致命的打击。

第三,灯下黑所指的并不是叛军的位置,而是年羹尧心里的位置。

不得不说,邬思道这一招十分高明。他不能点破年羹尧养寇自重的目的,但是他必须要提醒年羹尧。此刻的年羹尧已经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没有一个台阶下,总不能立刻就发现了叛军的下落吧?所以年羹尧依旧在卖关子,说不知道叛军的下落。这个时候邬思道为了给年羹尧一个台阶下,搞出了灯下黑的把戏。表面上是指出了叛军的下落,实际上是告诉年羹尧,这件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其他人不要说出去。年羹尧会心一笑,随即便解决了叛乱。解决叛乱后,雍正差点没哭出来,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对年羹尧起了歹意。

那么年羹尧十万大军,击败了叛军后,为何唯独放走了罗布藏丹增本人呢?

这又是一件玄乎的事情,其实年羹尧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只要罗布藏丹增还活着,他一定会想办法卷土重来,换做其他人未必就有这样的志气。如果他再次回来的话,那对付罗布藏丹增最好的人选,自然是曾经击败过他的年羹尧。所以年羹尧故意放走了罗布藏丹增,目的就是希望雍正皇帝能够继续任用自己。人马当然不用现在这么多,但是大将军的位置,必须要给他留着。至于年羹尧敢不敢造反呢?我认为是不敢的,因为控制西北大军粮草的事情,已经从陕甘总督这边,转移到了雍正直接控制的军机处。这就是雍正高明的地方了,陕甘总督的位置当初是用来限制胤禵的,所以他太清楚粮草的重要性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