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怎么死的?为何他能看透赵国急需改革?

爱百科 21 0

赵武灵王是胡服骑射的推动者,也正是因为他带领赵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使得赵国迎来一段强盛期。但赵武灵王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遭遇沙丘之路,被活活幽禁而死。赵武灵王明白赵国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改革,不然只有被吞并的份,而胡服骑射想要坚定实行,早期也并非易事,那赵武灵王究竟是如何改变赵国命运的呢?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得到旧晋国的北部和东部,西北部与戎狄相接,土地面积是三家中最大的。《史记》记载赵烈侯在牛畜、荀欣、徐越等人的辅佐下,倡仁义、行王道、选用良才、任官举贤、勤俭节约、明察功德。

到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的外部情况极其险恶:秦国崛起并且向东方吞并,赵国与秦国国境相连,成为其征伐的目标;中山国在齐国的支持下屡次侵犯赵国;西北方的戎狄侵扰更是不曾间断。

赵武灵王八年,五国相王,赵王认为“无其实,敢处其名乎?”,因此仍然令国人称其为君,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务实的人,也隐含了他想要努力奋发的决心。但是赵国在赵武灵王九年、十年、十三年的对外战争中,都遭遇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意识到如果赵国再不改革,充实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那么赵国终究会走向灭亡之路。

赵武灵王亲自到代地等地考察,认为华夏民族宽衣大袖的服饰风格不利于作战,应该改为游牧民族的短衣、窄袖、小裤的服装风格;华夏民族车战步卒的作战方式,不如胡人骑马射箭来得机动性高,也不适合赵国多山地的地形。

因此在赵武灵王十九年,他发起了“胡服骑射”的军制改革。赵国士卒经过胡服骑射的训练,战斗力大增,成为秦国最大的敌人,“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

赵武灵王借着与大臣肥义的对话,点出自己的企图心在“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

我们都知道,赵襄子在赵简子刚去世的守丧期间,邀请其姐夫代王登上夏屋山饮酒,趁酒醉杀害了代王,再攻灭了代戎。另外,赵襄子和韩氏、魏氏灭了知氏,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在灭了知氏之后,他又攻打中山,攻取左人和中人二地。中山原是春秋时期北方的鲜虞族——白狄,所建立的国家。

由此可知,赵武灵王改胡服骑射就是为了与胡人交战。

赵国北方广大的土地都是胡族的,例如中山、楼烦、林胡等,胡人又不断干扰边境,可以说,他们早已经是赵国的心头大患了。赵武灵王主张改革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但是总不能被动地等待敌人变弱,而是应该主动增强自己国家的战力,自己强、彼就弱,彼弱则所用力气不多,便能成就大功。

赵武灵王深知改革必然会遇到阻碍,必然会受到天下人的讥笑,但即便如此,“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他以此坚定的语气词,表现出自己的决心。

守旧派的观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士兵已经熟悉了原本的作战方式,改变会带来混乱,国家实力会因此而削弱;另一方面是改变如果不能带来极大的利益,就算有一点小利益,也不值得改。

三晋是法家思想的发源地之一,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国大治;韩昭侯也任用申不害变法,却使韩国经历一段混乱时期。由此可知,事实上守旧派并不是全然反对改革,而是担心改革带来的混乱会大过利益。

赵武灵王当然也重视利益,增加国家的利益是他时时挂念的,他认为“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就是因为过重的战甲兵器不利于险要的地形,才要加以改革,他顺便讽刺了仁义道德无用。

从客观情况来看,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对边境人民和农业生产都是非常有害的。他们精于骑射,战争的运动性较大,传统的车战在和游牧民族对战时,是屈居下风的。

赵武灵王就最大利益考量,“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这些兵器或者兵制不当,致使赵武灵王坚持自己必须革新的想法。

这当然不是赵武灵王独创的。

早在晋文公执政的时期,他就曾“作三行”以御敌,也是因为山地不便于车战,而改用步兵制胜。赵国有二分之一的边境与胡人交接,胡人都能骑马射箭、骁勇善战,赵武灵王认为如果能变更作战的方式,效仿胡人的战术,那么便能大大地提升战力。

历史证明了赵武灵王的决定是睿智的,改革是全面的。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的车战转变为骑战的一个重要开端。自此以后,赵国获得一连串的胜利:

赵武灵王十九年,北伐中山,至于房子,又至代北、无穷;赵武灵王二十年,伐中山,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再伐中山,中山献上四邑请和;赵武灵王二十三年,再败中山;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再伐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由此可见,胡服骑射的改革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力量,扩大了领土,并且收编了林胡、楼烦的骑兵,使赵国与齐国、秦国三强鼎立,这便是最大的利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