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囚禁父亲李渊?

爱百科 21 0

  是什么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囚禁父亲李渊?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古籍称之为“杀兄弟于前殿”。杀了大哥和四弟之后,李世民的对手,就变成了慈父李渊。李世民不好直接对父皇下手,就让尉迟敬德带兵入宫“保护”李渊。

  这个“保护”是威胁性保护,李渊要是不听话,尉迟敬德就会有很多办法让李渊听话。比如让李渊“被失足落水”,让李渊“被李建成杀了”,让李渊“被恶疾暴崩”。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李渊必须听尉迟敬德的话,不然的话,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发生。”

  李渊没得选择,只能按照天策府的意思,交出兵权,下诏制止南衙府兵与天策府兵的战斗。李渊还下令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强调“军国庶事,俱决于太子”。李世民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之后,还没有停手,接着又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都杀了。

  李渊看着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被杀,却无可奈何。李渊心灰意冷,再加上太子李世民已经完全掌握朝局。李渊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只好下诏禅让帝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假意推辞三次,李渊连续三次下诏禅位。李世民“固辞”的把戏表演完之后,就登基称帝了。李世民成了大唐天子之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帝,过起了富家翁的退休生活。

  李渊退位之后,发生了两件惊天大事,让老头儿的日子变得非常艰难。这里的惊天,不是形容词,而是确确实实惊动了天子李世民。一件事情,发生在北方,搞事情的人是燕王李艺。另一件事情,发生在京城,搞事情的人是义安王李孝常。

  李艺,原名罗艺,被李渊赐姓李氏,因此成了李艺。李艺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此君“勇力绝伦”,还手握重兵,率部驻防幽州。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为了拉拢李艺,对李艺高升重赏。李艺担心李世民会杀了他,就以阅兵为名,把辖区的兵马都集合起来。

  李艺拿出一封诏书,对部下的将士们说:“李世民弑兄诛弟,谋朝篡位,逼陛下退位为太上皇。太上皇密诏,命我带兵进京勤王。待打败李世民,扶太上皇复位之日,我等就是功臣,朝廷一定重赏我们。”

  李艺的起兵,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李艺部下的兵将,不想跟着李艺造反送死。就在李艺宣布起兵之后不久,李艺手下的兵将就合力打败了李艺。李艺兵败身死,人头被送往京城,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见到了李艺的人头,也是非常高兴。李世民下令将李艺的人头,挂在城墙上示众。轰轰烈烈的李艺造反,就这么结束了。

  李艺起兵时的那份密诏,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答案很简单,这份密诏是伪造的,李渊从来没有给李艺密诏。对于李渊来说,李世民上位的方式虽然残忍,但是皇位还在儿子手里。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肉烂在李渊家的锅里,哪个儿子吃都是吃。李渊再傻,也不会召外人进京勤王。

  李渊不是屠夫大将军何进,不会傻到召外将董卓进京的程度。李渊非常明白,一旦李艺等外将进京了,天下就要改姓易主了。李世民知道父皇没那么傻,所以没有追查密诏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贞观元年的正月。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大事。这次搞事情的人,是义安王李孝常。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为了拉拢四方豪杰来投奔,对于带资入股的豪杰,都大行封赏。李孝常虽然也姓李,但是和李渊家族没有亲戚关系。李孝常带资入股,把永丰仓献给了李渊。永丰仓是隋朝六大官仓之一,里面储存的粮食,解决了大唐几十万军队的军粮供应问题。李孝常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因此被李渊册封为义安郡王。

  李渊封赏的功臣实在太多了,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要供养这么多功臣,实在是压力山大。李世民没办法,就开启了裁撤功臣模式。大量的开国功臣,不是被降等,就是被裁撤。裁撤官爵,可以降低朝廷岁出,减轻百姓负担,对朝廷和百姓确实有利。

  兴一利必有一弊,对于被裁撤降等的功臣们来说,李世民的新政,就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被裁撤降等的功臣们,心里都有怨气。李孝常利用功臣们的怨气,召集了一大批失意的功臣和官吏谋划造反,其中就有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哥哥长孙安业。

  长孙安业是李世民的大舅子,这家伙在父亲长孙晟去世之后,把继母高氏和年幼的弟弟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皇后赶出家门。高氏没办法,只得带着一双儿女,投奔哥哥高士廉。高士廉又当舅舅又当爹,把外甥长孙无忌和外甥女长孙皇后抚养成人。

  长孙皇后发迹之后,对舅舅高士廉家族非常好。李世民对妻舅高士廉,也是高升重赏。长孙安业眼看着高士廉因为妹妹和妹夫飞黄腾达,又眼看着弟弟长孙无忌继承了父亲的齐国公爵位,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

  长孙皇后见哥哥长孙安业有怨气,就不念旧恶,求李世民提拔长孙安业。李世民看在妻子的面子上,给了大舅子长孙安业一个将军职位。长孙皇后以德报怨,长孙安业非但不感激妹妹和妹夫,反而想要妹妹和妹夫的命。

  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等人谋划,计划在贞观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发动兵变,杀了李世民之后,扶太上皇李渊复位。李孝常和长孙安业认为,除夕之夜,普天同庆,李世民必定会举办除夕晚会,宫中的防备必然松懈,那个时候发动兵变,是最容易成功的。

  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算盘打得挺好,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情。李孝常和长孙安业忘了李世民就是靠兵变起家的,他们跟李世民玩兵变,那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兵变,还没有付诸实施,就被李世民破获了。李孝常和一大批追随者都被杀了,长孙安业有亲妹妹长孙皇后求情,居然逃过一死,只是被贬为庶民。

  李艺起兵和李孝常谋反这两件事情,李渊都没有主动参与,可以说是毫不知情。李渊虽然不想害李世民,但是成了被利用的借口。这种情况,给李世民敲响了警钟:“太上皇是我的老爸,他不会害我,但是会有刁民打着太上皇的旗号想害朕,朕必须有所行动。”

  贞观三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将慈父太上皇李渊迁出太极殿,让他居住在大安宫。李渊被迫迁居大安宫之后,李世民加强了对李渊的监管。这件事情,古籍称之为:“囚慈父于后宫“。

  在我看来,李世民囚慈父于后宫,也是迫不得已。历朝历代的退位皇帝,都是新皇帝的心腹大患。就算是退位的皇帝不想搞事情,也会有人借退位皇帝的名义搞事情。新皇帝登基之后,杀了退位皇帝是非常常见的做法。比如王世充杀皇泰主,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再比如隋恭帝禅位李渊之后,就不明不白死了。李渊是李世民的亲爹,李世民不能像解决皇泰主和隋恭帝那样解决李渊,只能加强对父亲的监管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