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铄: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最后被异母兄弟毒杀

爱百科 21 0

  刘铄(431年-453年9月17日),字休玄,小字乌羊,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刘铄是宋文帝第四子,生母为吴淑仪。他在元嘉十六年(439年)被封为南平王。

  外历方伯

  元嘉十七年(440年),刘铄被任命为冠军将军、湘州刺史、都督湘州诸军事。但他并未到湘州赴任,而是留在京师建康,以“领石头戍事”一职负责石头城(防守建康的军事要塞,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一带)防务。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刘铄改任南豫州刺史,并进拜右将军 、加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秦州、并州六州军事。后来,宋文帝裁撤南豫州,将南豫州并入豫州。刘诞又改任豫州刺史,领安蛮校尉,并获赐鼓吹一部。但他一直驻守在寿阳(治今安徽寿县),并未移镇悬瓠(豫州州治,在今河南汝南)。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宋文帝又进拜刘铄为平西将军,但刘铄却辞而未受。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豫州,围攻悬瓠,但连攻四十余日未能破城。守将陈宪据城坚守,刘铄也遣军驰援。魏军最终只得撤围北归。是年,宋文帝大举北伐。刘铄也遣军参战,连取长社(在今河南长葛东)、小索(在今河南荥阳)、大索(在今河南荥阳)等城,进逼虎牢(在今河南荥阳)。 后来,魏军大举反击,长驱直进,围困寿阳。刘铄命烧掉寿阳四周庐舍 [10] ,凭借坚城固守,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荆州刺史鲁爽率宗族、部曲六千余人南奔汝南,命其弟鲁秀前往寿阳,向刘铄请降。刘铄遣驿马疾报建康。宋文帝将鲁爽安置在义阳(时属豫州,治今河南信阳),以鲁秀为刘铄的军府参军。

  身处动乱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宋文帝将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并打算授刘铄为淮南都督,让他镇守盱眙(原南兖州州治,在今江苏盱眙),开创屯田。刘铄遂由寿阳入朝,但随后却被改授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领军将军,戍守石头城。就在这时,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在宫中行巫蛊之术,结果事谋败露,激怒了宋文帝。

  宋文帝召近臣徐湛之、江湛商议,表示要废黜刘劭的太子之位。江湛因刘铄是自己的妹夫,建议改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支持女婿随王刘诞。而宋文帝则属意于建平王刘宏,故而一直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决断。刘劭为求自保,抢先发动政变,率东宫军闯入台城,弑杀宋文帝,并杀死徐湛之、江湛。他又取得刘濬的支持,便直接即位称帝。这一变乱史称元凶之乱。

  刘铄此时正镇守石头城,麾下有兵士千余人。但他并未出兵攻打刘劭,反而对政变持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态度,因此被任命为中军将军、护军将军。当时,武陵王刘骏组织讨逆军,自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顺江东下,讨伐刘劭。刘劭忙下令京师内外戒严,并命刘铄巡察防务、抚劳守军。不久,刘劭又复置南兖州,以刘铄遥领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讨逆军前锋很快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刘劭率军迎战,但却两战皆败,被迫退守台城。当时,刘铄与江夏王刘义恭都被挟持出战,一直跟在刘劭左右。刘义恭趁刘劭大败,单骑南奔,投奔刘骏。刘劭便让刘铄驻守东府城(扬州刺史驻地,战时置兵护卫台城),同时又命心腹加以监视,以防止其叛投刘骏。不久,刘劭又进拜刘铄为侍中、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刘骏不久也进抵新亭,并在诸将拥戴下即位称帝,史称宋孝武帝。当时,刘劭已无力对抗刘骏,只得在宫内供奉蒋侯神像,祈求以神明之力除掉刘骏。他还命刘铄书写祝文,向神明报告刘骏的罪恶。是年五月,讨逆军攻入台城,擒杀刘劭。刘铄随刘濬逃出建康,却在途中遇到刘义恭,便向刘义恭投降,随其去见刘骏。刘濬被杀,刘铄则被迎入刘骏营中。

  中毒身亡

  刘骏讨平动乱,虽与刘铄关系素来不睦,却并未清算刘铄附逆之罪,反而进拜其为侍中、司空,以图尽快稳定时局。刘铄力辞侍中一职,仅接受司空之位,希望能消除刘骏的疑心,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刘骏在基本控制政局后便命人在食物中下毒,将刘铄毒死,并追赠他为侍中、司徒,谥号穆王。时为元嘉三十年(453年)七月,刘铄亡年二十三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