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比艺术更重要的是历史——《长津湖》热映有感

爱百科 99 0

看完《长津湖》,有观众回家特地将土豆放进冰箱,再拿出来咬一口——他想感受,70年前的朝鲜战场,志愿军战士冲破的,到底是怎样的荆天棘地?

硌着牙的那一刻,观众找到了答案。《长津湖》这部影片,也赢得了人心。

细节,是艺术作品能否立住脚、赢得观众认可的关键;有没有生动的细节,是鉴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因素;具体到描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呈现经得起推敲的再现历史温度的细节,也是成功的重要标志。电影《长津湖》值得称颂的,是在一场艰苦的战役内外,埋设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新民艺评|比艺术更重要的是历史——《长津湖》热映有感

图说:《长津湖》海报 官方图

顺着土豆说下去。在伍家兄弟在山坳里为一个土豆的口粮谦让之际,下一个画面即转到美军营地,色泽油亮的感恩节火鸡让人垂涎欲滴。这种强烈的对比,展示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巨大落差。伙食之外,镜头运行中交代了志愿军与美军在通信、重武器、空中兵力上隔着天堑。我们舍命运送20部电台,美军则有高高耸立的通信塔;我们只有炸药包,美军配有完整的坦克部队建制;我们靠两条腿跋山涉水,美军驾驶着轰炸机和侦察机。这些依照作战节奏铺陈开来的段落,还原了抗美援朝的真貌,这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战争,这又是战争史上中国军人撼天地、泣鬼神的一次壮举。

棉衣,是贯穿影片的一个重要细节。开场,钢七连奔赴朝鲜战场,还没来得及领厚棉衣,就上了火车,独臂站长急得脱下自己的棉外套扔给伍千里,身后的战友也忙着把棉衣扔上火车。到了前线,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清早起来查看气温,已降至零下40℃,确认最早一批开赴长津湖的战士没有领到厚棉衣,尽管清楚制空权被美军牢牢占领,他仍转头几乎以下死命令的方式要求副手陶勇: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将棉衣送到前方战士的手上。战役尾声,美军从下碣隅里机场撤退时,海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发现路边有志愿者战士埋伏,走近一看,这些身着单薄军衣的战士为执行伏击的任务,在雪地里活活冻死,却保持持枪瞄准的姿势,史密斯的第一反应是摘下手套,向这些中国军人敬礼。

在战前、战中和战斗结束时,棉衣主题三度出现,旨在提醒观众,志愿军战士是用何等高尚的舍我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他们为敌的,不只是装备先进的美国军队,还有极寒的自然环境,没有为国捐躯的思想,怎么可能去面对如此严酷的挑战,甚至做好牺牲的准备?

除了伍千里等钢七连的战士,影片对宋时轮着墨不少。谁去朝鲜战场前线担起指挥重任?宋时轮是毛泽东亲自点的将,因为他指挥的华东野战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就骁勇善战,而且擅打硬仗,啃硬骨头,跨过鸭绿江的这场卫国战争困难极大,敌强我弱,更需要宋时轮贡献力量。

影片中,宋司令员利用美军行军路线拉长,制定将敌人分割后歼灭的战术。在柳谭里、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等地,美军陆战第一师和陆军第七师被分割包围成五块,遭到重创,但因为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志愿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从镜头语言里能感受到,这位司令员是性情中人,比起任何一位高级将领,他都更了解战士们做出的牺牲。据记载,第九兵团撤离战场时,这位戎马一生、见过大场面的将军,突然命令军车停下,回首朝着长津湖方向深深凝望,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从他脸颊滑落……

过去,不少战争电影为突出我军形象,描摹敌军难免落入脸谱化的套路,《长津湖》难能可贵地在对手身上花费笔墨。影片重点展现了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勤侦察、建机场的战略施行,事实证明,没有他在前线的及时调整,在志愿军出其不意的迅猛攻击下,大批美国士兵根本来不及撤退。史密斯的灵活和坚持,与宋时轮的睿智与果断并不矛盾,如此呈现恰恰是还原了一段真实可信的长津湖战役。

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唯有斯人,与天同寿。热映的《长津湖》告诉我们,比电影,比艺术更重要的,是历史。(江南)

标签: 长津湖历史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