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后期,都诞生了哪些能将?战绩如何?

爱百科 24 0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后期优质大将,不要再只知道姜维了,与后面这几位相比,姜维的道行真的不够。

  唐朝武庙里面供奉的历代名将中,属于三国时期的如下几位:

  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魏太尉邓艾;

  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

  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丞相娄侯陆逊,大司马荆州牧陆抗;

  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

  诸葛亮位置更高,位列武庙十哲之一。

  这当中,邓艾、陆抗、羊祜、王濬、杜预都是三国后期主要人物,蜀国一个没有,吴国只有陆抗苦苦支撑,而魏国有邓艾、羊祜、王濬、杜预(司马氏篡权后,后三者服务于晋),所以蜀国最弱,而魏晋统一三国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就谈谈这五人的战绩。

  陆抗——东吴最后的名将

  20岁时父亲陆逊去世,由于陆逊晚年与孙权之前有嫌隙,因此孙权并没有重用陆抗,反而是拿着别人告发陆逊的罪状一条一条地读给陆抗听,陆抗也极力为父亲辩白。

  直到孙权驾崩,孙亮继位,陆抗才迎来人生上升期,等到孙皓继位,成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驻防西陵,严密防守魏蜀吴三方势力犬牙交错的荆州地区。

  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三国鼎立变成了魏国一家独大,吴国压力空前,孙皓却荒淫残暴,内忧外患,陆抗在荆州前线苦苦支撑,又遇到了西陵督步阐叛变投晋,晋武帝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同时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命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三路大军同时来袭,陆抗沉着应战,用次要兵力固守坚城,主要兵力围城打援(和反围剿时期毛主席使用的策略如出一辙),最终击退三路大军,俘杀叛将步阐,声名大振,自此之后羊祜不再主动进攻东吴,反而对陆抗钦佩有加,竟然形成陆羊之交!

  游戏中给陆抗的综合实力很强

  然而陆抗独木难支,建业的吴国朝堂已经彻底腐朽,孙皓残暴,宦官何定掌权,滥杀大臣,陆抗痛心疾首,多次上书谏言,均无效,不过只要他守在荆州前线,晋军就不敢顺江而下。

  公元274年,蜀国灭亡10年后,陆抗病了,一病不起,临终前把未来晋国可能进攻吴国的路线、方略都陈奏给孙皓,却没有引起重视,279年晋军灭吴,路线和陆抗预测得相差无几!后人评价说: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者。

  邓艾——灭蜀

  本是南阳士族,家族没落后被曹操强迁到汝南屯田,当了典农都尉,写了《济河论》,建议在淮河区域屯田,以就近供应攻吴所需物资,受到司马懿赏识,后被司马懿调入关中。在与蜀国交战的前沿,邓艾开始展现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

  蜀国领军大将姜维继承诸葛丞相遗志,屡屡出兵进攻魏国,但是邓艾每次都能准确判断姜维的作战意图,严密防守,使得姜维无功而返,因此受到郭淮的赏识,不断升迁。

  公元262年,把持魏国朝政的司马昭定下“先灭蜀后灭吴”的国策,随后命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其中邓艾进攻驻守沓中的姜维主力。姜维收缩军队据守剑阁,剑阁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钟会、邓艾的大军受阻,正当钟会无计可施时,邓艾亲率大军偷渡阴平,在秦岭大山中来了次千里大迂回,先从剑阁向南200里,再向西700里,所到之处都渺无人烟,邓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出其不意抵达江油,迫近绵竹,后又攻陷雒县,兵锋直逼成都!对于天降神兵般的邓艾,刘禅丧失了抵抗意志,兵临城下之际,捧着玉玺出城投降,蜀国灭亡。

  然而邓艾却居功自傲,受降之后竟然以天子名义任命益州官吏,任命刘禅为行骠骑将军等等,这是官场大忌,远在洛阳的司马昭很不爽,钟会见状诬告邓艾有谋反之意,司马昭派卫瓘杀之,讽刺的是诬陷邓艾谋反的钟会自己谋反了,后来晋武帝为其平反。

  羊祜——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出自泰山羊氏,他母亲是大文豪蔡邕的女儿,他是蔡文姬的外甥,他的姐姐嫁给了司马师,就是后来的景献皇后,而他自己娶了夏侯霸的女儿。不过如此好的出身,羊祜并没有早早地上位,这也让他躲避了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倾轧。司马昭去世,司马炎掌权,羊祜成了其心腹,在司马炎篡魏前夕,任命他为中护军,统领宫中禁军,这是绝对的心腹,司马炎称帝后,本欲赐其公爵,羊祜推辞不受,只接受侯爵。

  灭蜀后,司马氏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吴国,司马炎派羊祜前往荆州,任命其为荆州诸军都督,主持荆州一切事务,为灭吴做准备。经过多次试探之后,特别是西陵之战败给陆抗之后,羊祜判断吴国外有陆抗,内部也没完全腐朽,此时进攻吴国不可取,于是采取怀柔政策。如何怀柔的呢?说出来都感觉很做作,但是吴国人吃这一套。

  首先就是讲究信义,从不偷袭吴军,每次交战都要先和吴军约定时间和地点,以展现君子之交;其次对吴国将领重恩,比如说抓到吴军将领的孩子,命人送回,面对来降的吴将,礼遇有加,对于阵亡的吴军将领,厚礼殡殓,还准其子弟迎丧,对于活捉的吴将,愿意投降就高官厚禄,不愿意就放其回去;三者对吴国百姓施恩,最典型的就是有次羊祜的部队在吴国境内行军,收割了田里的稻子,后来命人送还等价的布匹,还有打猎时约束军队不准过境,如果猎物是吴国百姓先发现或者击伤的,即使被晋军获得也要归还。一系列骚操作之后,吴人心悦诚服,称其“羊公”,这也为后来晋军灭吴奠定基础。可惜的是羊祜没有等到这一天便病逝了,临终举荐杜预,并提出灭吴策略,为晋朝统一作出最后贡献。

  晋国灭吴之后,得到奏报的司马炎执杯流涕:“此羊太傅之功也,惜其不亲见之耳!”

  王濬、杜预——灭吴

  王濬是一员老将,司马炎有灭吴之志后,一方面命羊祜到荆州前线准备,另一方面命王濬在益州大肆造船,以期顺江而下,直达建业城下。然而由于朝堂势力倾轧,以贾充为首的势力并不想羊祜、王濬、杜预等人建立如此大的功业,多次阻挠伐吴,王濬等不及了,给司马炎上书,说了三点,第一孙皓无道,现在正是讨伐良机,一旦孙皓死了,吴国换上一位贤明君主就不好处理了,毕竟吴国还是有很多人才的,其次表示自己已经在成都造船7年,下水的船只日渐腐朽损坏,再不用就要废了,第三陈述自己已经快70岁了,再不攻吴估计就没机会了。

  奏疏送到,再加上接替羊祜出任荆州刺史的杜预从旁助攻,虽然依旧遭到了贾充等人的阻挠,但是司马炎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兴兵伐吴。晋军20余万,分六路进攻吴国,其中王濬自成都顺江而下,到了荆州之后归杜预指挥。

  杜预,一介文人“而已”,他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然而他却是吴国军民最怕的人,因为他是最会打仗的人!成都的王濬想要顺江而下,就必须要突破西陵,西陵是吴国经营的西大门,陆逊曾表示,失去西陵,吴国将失去荆州,从而失去整个吴地!陆抗的后半生也是一直坚守在西陵,才得以阻止晋军顺江而下,陆抗去世之后,张政驻守西陵。张政虽不如陆抗,但也是员良将,杜预使用离间计,让孙皓不再信任张政,调其回建业,张政一走,杜预便上书要求伐吴!司马炎下诏伐吴。

  杜预率军进攻江陵,围而不打,趁着黑夜混进江陵城,江陵不战而降,拿下整个荆州,随后率军突入交州、广州等吴国腹地。与此同时王濬率水陆8万大军顺江而下,突破吴军的铁索连江,攻占西陵,随后夏口、武昌等地的吴国水军望风而降,王濬一路“开到”建业城下,孙皓自缚双手,命人抬着棺材出城投降,吴国灭亡。

  杜预此人,不仅军事谋略过人,还是经学大家,号称杜武库,其著作的《春秋左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被儒家奉为经典,他也是唯二同时入文庙和武庙的大神,另一位叫诸葛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