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隗,春秋时期历史人物,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共同生活了十二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并且说二十五年后如果回不来,就让季隗改嫁。对于季隗来说,自然不舍得他离开,但出口的话语却让人吃惊,她不但安慰重耳好男儿志在四方,又说道二十五年之后,自己已经是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言外之意就是我会抚养好孩子,也会等你回来。言语之中饱含着深情款款。这段“不复成嫁,请待子”的历史典故也在后世传为佳话。
历史评价
季隗是柔情似水,对丈夫忠心耿耿,能保持理性的女性形象。她愿意牺牲儿女私情,成全重耳的国家大事。季隗支持重耳的计划,不仅对重耳“将适齐”没有丝毫的阻扰,而且还忠心耿耿地表示等待重耳而不另嫁他人。
季隗的出现,给失魂落魄的重耳带来了温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气。季隗不但在生活上、爱情满足了重耳的要求,而且对重耳忠贞不二。重耳奔狄,只是为了以近易通,姑且休足而已,而季隗无微不在狄国至的体贴,抚慰了重耳心灵的创伤。重耳与随从在狄生活了12年,后由于晋惠公继位,惧怕重耳返国,便派人刺杀重耳。为寻求大国的帮助,重耳决定去狄及齐,这夫妻离别的场面颇为感人,《左传》中写道: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这段话很短。重耳要走了,他舍不得妻子。但这一走,不知能否再来。他的内心是很矛盾,季隗是狄人之女,在婚姻上没有像中原人那样有严格的约束,非得从一而终,丈夫走了,她是完全可以改嫁的。因此,他跟她约定,等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不来再改嫁。这好象是夫妻恩爱,不忍分离,实质上是重耳自私自利的表现。据《史记》记载,重耳亡国时已43岁,在狄12年,离狄时当为55岁,再等上25年,已经80岁了,而季隗这时只有25岁,要作长期守活寡的准备,这对她来说是颇为严酷的。再者,重耳奔齐,还可再娶,季隗在狄,要忍受长期的分离之苦,这实在是个严重的考验。而此时的季隗,真是百感交集,满腹辛酸,自己国家破亡,由一个尊贵的公主而沦为阶下囚,被迫嫁给年长自己许多,又在外流亡寄人篱下的重耳。本欲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可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耳又要远走他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对重耳依恋不舍,但为了顾全大局又必须理智地让重耳继续流亡,去寻求大国的帮助,回国夺取政权。于是,季隗的回答就像开玩笑似的:“我已经25岁了,再等25年才改嫁,也快进棺材了,请让我等你吧。”从这话中,我们听到的是面对突发事变的无奈,对丈夫的顺从和对不可预见的未来的抉择,这艰难的抉择反映了季隗识大体、顾大局和对感情的忠贞不渝。表面上轻松幽默,细细品味则意味无穷。既然我已下决心不再改嫁,立志等你,你就不要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去完成复国大业,一个弱女子尚能在异国他乡苦等你二十五年,难道一个男子汉就没有勇气去建立大业吗?她的勇气和信心对重耳来讲,真是莫大的鼓舞。季隗话语不多,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善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崇高献身精神,为了成就男人事业不惜放弃自己应得的幸福。假如季隗目光短浅,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幸福着想,采用各种手段阻止重耳离开狄国,默默无闻地度过他的一生,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了。可见季隗对帮助重耳将来登上霸主的宝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正是季隗无私地奉献和牺牲才换得了重耳后来的成功。
史籍记载
《史记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非翟可用兴起,故奔之也。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原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