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公将铝质嫁给刘邦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他会面相?

爱百科 22 0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吕太公之所以会将吕雉嫁给刘邦,乃是因为其“善相面”,在见到刘邦(当时称刘季)后,认为其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将吕雉嫁给了他。不过“相面说”太过虚无缥缈,根本无法令人信服,而种种迹象表明,吕雉和刘邦两人的结合,恐怕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史记》原文记载,吕太公“善相面”

  此事记载于《史记·高祖本纪》当中,整个事件过程大致如下。

  单父(今山东单县)有个叫吕公的人,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家而投靠沛县县令,就此在沛县安了家。沛县中的官吏听说县令家里来了重要客人,于是都来拜访。萧何负责安排众人座次,下令说“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就安排坐在院子里”。

  高祖刘邦是当地亭长,速来看不起这些官吏,于是在写拜帖时谎称“贺礼一万钱”,事实上没有带一分钱。拜帖递进去后,吕公见之大惊,连忙起身迎到了门口。吕公这个人,擅长给相面,见到高祖的样貌后,对其极为敬重,亲自领其入座。

  萧何向吕公说道,“刘季这个人平时爱说大话,不务正业。”

  刘邦为了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坐到了上座。酒过三巡置换后,吕公给刘邦使眼色,示意其吃完饭后留下来。等到宾客散去,吕公对刘邦说,“我擅长给人看相,看了那么多人,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你。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刘邦自然大喜,连忙答应了下来。

  等到刘邦离开,吕夫人对丈夫的决定大为恼火,“你之前总说想让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为儿媳你都不同意,如今怎么就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季呢?”

  吕公对妻子说道,“你们女人家不懂”。就这样,吕公将女儿嫁给了刘季。

  按照《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来看,吕太公之所以会将女儿嫁给刘邦,就是因为他看出了刘邦日后必然飞黄腾达,可是这种“相面”的说法真的足以令人信服吗?要知道当时刘邦可是“名声”在外,好色嗜酒不说,四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反而和寡妇曹氏生下了个私生子,哪有一点潜力股的样子?显然,这件事另有缘由。

  如果“相面说”不可信,那么原因究竟为何呢?通过蛛丝马迹分析,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恐怕是以下两种猜测之一。

  猜测一:为保全家人性命

  按照史料的记载来看,吕太公一家之所以会从山东逃至江苏,乃是为了避仇。至于是什么样的仇恨使得其举家逃亡不得而知,不过显然已经威胁到了吕太公一家的性命。对逃难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显然就是保护家人性命,而联姻无疑是一个好选择。

  按《史记》的记载来看,吕太公与沛县县令交好,而沛县县令也曾为儿子向吕太公提亲,那么吕太公为何拒绝了熟识的沛县县令,而选择了地痞无赖刘邦呢?这还要从秦国的官制说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各地郡守、郡尉、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都是由朝廷直接派遣的,而当地低级官员却多为就地提拔,很多都是当地豪门氏族。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沛县县令虽然位高权重,但在声望、人脉、权势方面,显然还不如刘邦这个地痞。这其实也是秦朝时期的通病,在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各地均有氏族诛杀郡县长官起兵反叛现象。其实萧何和曹参作为县令的左右手,从他们对待刘邦的态度,也不难看出刘邦在当地的权势。

  从刘邦的日常表现来看,他在沛县绝对是大佬级人物,不仅兄弟多(樊哙、卢绾等),而且白道也罩得住(萧何、曹参等),甚至多次欺辱当地官吏,而那些人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两相对比之下,吕太公要保住一家老小,刘邦这个权势滔天的地痞,显然要比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只是空壳的沛县县令更为合适。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载“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也就是说,刘邦的拜帖刚刚递进去,吕太公得知来人是刘季,便大为吃惊的迎到了门口,要知道此时的吕太公还没有见到刘邦,更谈不上“相面”了。他所吃惊的显然是因为刘邦的“声名”,而非“面相”。

  猜测二:吕太公与刘邦早已相识

  这个猜测源自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其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也就是说,刘邦在没有当上亭长之前,曾多次拜访张耳,且在张耳处经常一住就是数月,两人关系显然不一般。

  张耳可不是一般人,他曾为信陵君门客,本就是著名的反秦人士,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对其大肆搜捕。刘邦和张耳走的如此之近,那么刘邦是否早年间也是反秦人士呢?这种可能恐怕是存在的。只是由于秦国追捕的紧,他们这才不得不分散隐匿。

  而吕太公一边,虽说《史记》并未交代其因何会从山东逃难至江苏,但却可以从此后事情的发展进行反推。在秦末天下动乱之际,吕太公的儿子、吕雉的哥哥吕泽便立即在山东单父发动起义,这说明一个问题,恐怕吕太公一家正是因为在山东单父县从事反秦活动,被发现之后才只得逃命。要知道吕太公乃是齐国吕尚(姜尚、姜子牙)后人,本就是齐国贵族,反秦的可能性太大了。

  吕家态度太过奇怪

  如此判断,吕太公之所以会从山东逃到江苏,恐怕并不是因为和沛县县令相熟,而是投奔刘邦来了。与沛县县令交好,恐怕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这想必也是吕太公拒绝县令而将女儿嫁给刘邦的原因,他们既然反秦,自然不可能与秦国官吏结亲。

  这种猜测其实可以解释诸多疑点:一是吕太公为何得知刘季到来后反应如此之大,且急不可耐的示意其饭后留下,就算看出对方日后潜力无限,也不至于这么急切吧。二是刘邦起兵之后,吕家不仅对其不离不弃,而且无条件的予以资助。三是刘邦起义之后,吕公的儿子吕泽也发动了起义,而起义的地点恰恰就是在老家单县,这说明吕家极有可能在当地已经打下了不俗的根基。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那么吕雉和刘邦的结合就完全是一场政治联姻,而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推翻秦国统治。这恐怕与此后发生的“易储风波”、“刘吕争权”同样密不可分。

  以上两种猜测,大家认为哪种更为可信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