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侯,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在位共12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公元前376年,与魏、韩二国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其子赵成侯即位,后葬于赵王陵。
为政举措
赵敬侯即位之初,以其远见卓识,力主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为实现赵国北进的战略打下基础。之后,赵敬侯通过对卫国、魏国的一系列战争积极向外扩展,进一步巩固都城邯郸的地位。
人物评价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喜欢尽情享乐,满足于身体安适,耳目快乐,冬天射箭打猎,夏天泛舟游玩,不分昼夜地饮酒,一连几天都不放下酒杯,不会喝酒的用竹筒对着嘴巴往里灌,进退不严肃、回答不恭敬的就在席前杀死。起居饮食像这样没有节制,处罚杀戮像这样没有标准,但是赵敬侯在位十二年,军队不曾遭到敌国挫败,土地不曾遭到四邻侵占,内部没有群臣百官闹事,外面没有邻国侵略的祸患,这些都是因为懂得赵敬侯如何任用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