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赵武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爱百科 21 0

  赵武,嬴姓赵氏,名武(春秋战国时期用氏不用姓,嬴只是部落名称和称号,所以不叫嬴武)。谥号一个“文”字,后人尊称他为“赵孟”,史书称他为赵文子,是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晋文公的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的六卿之一,赵氏的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来提升担任晋国正卿,执掌晋国的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于促成晋国和楚国的“弭兵之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成公初年,赵盾自摄国政,立弟括为赵氏宗主。宣孟为政二十载而亡,留下庞大的党羽与巨额的财富。赵朔为卿,赵括率其族,赵庄子亲于郤、栾,原同、屏括党于先榖。故而,赵氏分裂。晋以赵姬妻赵朔,诞下一子,起名为赵武。

  历史评价

  赵武为政期间的作为为其赢得了良好的声望、赞誉和威信,赵氏也藉以提高了其影响力,这对赵氏的发展和壮大来说可谓遇到了良机。可以看出赵武的为政之路与其祖赵盾不同,他一反其祖之专制、狠辣、凌厉,表现出来的是温和、忠信、礼义、谨慎,除了其性格原因,不得不说这与赵氏曾经的中衰有关,赵武作为赵氏唯一的幸存者,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也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因此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面。赵氏之后世族人将赵武的一生总结为:“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从姬氏于公宫,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失赵氏之典刑,而去其师保,基于其身,以克复其所。天津师范大学白国红教授也认为:“赵武时期是赵氏家族韬光养晦的时期。”正是如此。而赵武的韬光养晦也使得赵氏最终又傲然屹立于晋国,并再次成为与其余五大卿族平起平坐、甚至有超越。

  轶事典故

  招待后子

  渡过洛水、黄河,赵武一行踏上了晋国的国土,这次会盟可谓功勋卓越。赵武回国继续主持朝政。

  5月,秦公子针率车千乘前来投奔。自秦桓公死后,集诸多尊崇于一身的次子针遭到了兄长嫉恨,眼看秦景公将要对胞弟下手,后子惧怕而逃奔晋国。

  晋平公有感于秦晋之好,接纳这位流亡公子,并封于裴乡。晋待后子为上宾,后子决定去拜访一下自己的远方本家。赵武热情招待这位同宗族叔,并向他打听秦国的国情。

  赵武:“您何时能回秦?”

  公子针:“我被迫出奔,只能等到新君登基,我才能回去!”

  赵武:“秦伯如何?”

  公子针:“无道之君!”

  赵武:“秦可能因此灭亡吗?”

  公子针:“怎么可能灭亡?一代国主无道,嬴姓尚不至于绝嗣!没有几代人的挥霍,不足以灭亡。”

  赵武:“天命在秦吗?”

  公子针:“有可能……”

  赵武:“上天能眷顾他们多久?”

  公子针:“我听说:‘国无道而粮食丰收,就是上天的眷顾。’应该不少于五年!”

  赵武(看看日影):“早上等不到晚上,谁还能等上五年啊?”

  后子告辞,出来后便对别人说:“赵孟快死了!为民做主,玩忽岁月又急不可待,他还能活得了多久?”

  这段对白令人费解:赵武问秦政,盼秦衰落,当听说秦国要至少等五年才会衰败,居然一脸沮丧,难道赵武想伐秦?令人一头雾水。

  平公染病

  自年幼登基以来,受荀偃、范匄、赵武三代能臣辅佐,加之悼公留下的雄厚国力,平公垂拱而治可保太平。然而平公的碌碌无为是晋国衰败的因素之一,正是他的穷奢极欲上行下效,使得公室腐败不堪。赵武为贤臣,不可能行废立来整肃朝纲。

  平公谥平,平庸之故,好女色却不别姓氏。不理政事,沉溺酒色,纵欲过度,以致肾亏,时常出现精气不足。前541年,平公又病了,霸主生病牵动着诸侯的心。郑简公闻讯,派公孙侨前往晋国慰问。叔向将病情转告子产,子产很含蓄:“古之贤君早上听取政事;白天咨询调查;晚上建立政令;夜里修身养性。劳逸结合,才能身体健康!”话里露出对平公纵欲的不赞同,只是没有明言,而是教平公要如何做一个贤君。

  平公又向秦国求医,秦景公让医和去晋国看病。毫无政治经验的医和自然没有子产的圆滑,他直言不讳:“这个病治不了,亲近女色所致,与鬼神、饮食都没关系。可惜贵国的贤臣将会代你而死,皇天不佑啊!”平公问:“不能再近女色吗?”医和答曰:“要节制。”于是乎,医和讲了一大串为人之主的道理。

  医生从寝宫出来。赵武急忙向医和询问病情。医和很无奈的说:“晋侯之疾实纵欲所致,生命无虞,只恐要一位良臣代其一死啊!”赵武问:“良臣是谁?”医和感叹:“良臣自然是您啦!您执政八年,国家太平,诸侯和睦,这便是良臣。晋侯贪恋女色以致疾病缠身,恐怕上天将会移祸于您。”

  君之贤昏在此一判:医和说到要节欲,并提到贤臣之死。孰轻孰重?平公关心的是女人,根本不问良臣死活。瞧瞧晋平公的政治觉悟,且不论比其父如何,还不及一个医生。这真是太傅叔向的失职啊——“教不严,师之惰”!

  赵武赠与医和以礼物并送他归秦。晋平公听从了医生的嘱咐,坚持了一段时间,病情果然好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