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为什么没能挽救明朝?

爱百科 27 0

  东林党为什么没能挽救明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一六四四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屹立三百年的王朝灭亡了,皇帝以身殉国,这位皇帝便是明朝最后一名皇帝崇祯帝。崇祯帝励精图治,铲除了荼毒明朝内政的魏忠贤政党,把控住了朝政,之后废寝忘食,励精图治,但是在这明君作为之下的人事却高频率的变动着,崇祯在位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位期间却换了54位内阁大臣,崇祯帝到底是没有亲信还是无人可用呢?其实不然,明朝人才济济,在崇祯帝在位时兴起了另一个政党,东林党,但由于早先崇祯帝除掉魏忠贤后,又扶持了另一位太监,所以这群文臣显得十分多余。而恰恰这一群文臣在李自成势头正劲时,竟然毫无纪律的无人上朝议事,无人谏言,留下一位皇帝自缢。可以说,明朝时典型的文臣误国,那么明朝的这群东林党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东林党的本和道义。对于大臣们来说,自己的生死大权不在自己手里,但是可以通过掌握别人的荣华富贵来铸造自己的势力,最后成为皇帝手里不能轻易动的人。作为一个深刻影响着明朝政治的集团,东林党既不想西方那样由制度做支撑,也不像中国传统的政派斗争。明朝的东林党有很大的地域性,明朝的东林党多来自于苏南地区,这个地方农业发达,多地主和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支撑,此外乡党意识也让这群有钱人抱团取暖。当他们走入政治时,肯定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人带在身边,他们有共同的欲望,表面上用同乡情分做皮囊,肉里却是利益共存的集团。

  所以,在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时候,他们其中一些人将眼光放在自己的近处,却没有看到皇帝一个人束手无策,见树倒了,他们也就各自溃逃。虽说主流评价认为东林党误国,但是小人结党为名利,君子为朋,在欧阳修的口中,东林党是遵循道义、心系天下的君子朋党。在崇祯帝期间,东林党、齐楚浙三党并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这个时候,而且被魏忠贤压制的东林党一派在魏忠贤死后便竭力地膨胀着,但是仅仅因为自己的信念而将触手放在了少数区域。

  明朝夕阳下的党争。上一段我们说过,东林党大多是同乡人抱团取暖,具有地域性的。其中有一部分人仍保持着士大夫的品格,在为民伸冤、平叛地方政乱起到一定作用,他们之间有些人或忠诚,或道义,在明末的最后统治岁月里发挥过自己的创见。再从宦官角度来看,我们大多认为一旦宦官干政,这个朝代就完了,但是我们细想如果皇帝不放权给这些宦官,他们有怎么会膨胀,君主给的权力是一定的,宦官专权那么士官必然不得势,所以在士官的笔下宦官多奸邪,也不能否认有些宦官心理缺陷言行过失。还要说的一点便是东林党在媒体宣传上一点也不亚于当代,他们的爪牙控制着整个国家的舆论,所以我们不免想他们是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黑化''一些人。就算有部分东林党由报国之心,但是宦官专政的前提下,又怎么大施拳脚,最后落入了先清内政,后驱外敌的怪圈里。

  党政这一现象从明朝就有,像崇祯帝一样希望中兴王朝的唐文宗曾感叹:''驱赶河北的奸贼容易,去除党政难''。在崇祯帝这儿也是如此,明知道党政的局面不可逆转,崇祯帝还妄想着他们能够与自己同仇敌忾,可知,如何对待李自成的进攻,是进攻还是议和就已经让这些人极端化,连两个观点背后是两个政党的势力争夺,要想毫无顾忌的处理外敌,必须夺到这场争斗的发言权--宦官和士官的共同意见。耐不住,皇帝将一位太监封为九门提督,这不是摆明了让士官在政场上喝西北风吗?

  不可用的东林党。明末内忧外患,崇祯帝在这个既成亡国结果的国家里不断地施展着自己地救国之道,但是由士官组成的东林党人似乎在这个时候集体失职,不能提出什么可以救国的道路,最后任凭大明王朝没落。刚登上帝位的崇祯帝立志要中兴明朝,看到了魏忠贤等人乌烟瘴气的统治,于是干脆利落地铲除了他们,并且压制着宦官,到后来却发现先士官不可以全然信任,便重新重用宦官。在崇祯帝的意识里,宦官甚至比士官强些,虽然所有人在皇帝眼中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唯独坚信着这一点,宦官尚可用。这不是可悲吗?对所有人抱有疑虑,那么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当天平倾向一方时,便手动按压,为什么非要对某一方抱有幻想呢?

  这一群由相同地域聚在一起的人,为了共同的认知,有的践行着君臣之道,有的谋求着自己的利益,无论得到不得到重用,他们都艰辛地走着路。宦官压制,皇帝怀疑,让东林党们在夕阳里的大明王朝苟延残喘,想要施展自己的倾向,却坚信着只有除掉宦官才能伸展这一条路,却忽略了取得皇帝信任的另一条路。纵使最后东林党居于宦官之上,但是让崇祯帝改变士官不可信的观念也是难的,因为东林士官已经跳进了''于己''的怪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