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乾隆时期的一位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铁齿铜牙是真的,但纪晓岚绝不敢在乾隆与和珅面前大声说话,他们仨,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和层次的。
而且纪晓岚也不是那种不畏强权、清俭自居的个性,相反,纪晓岚也曾经想过“包庇”自己搞大贪污的亲家卢见曾,后来纪晓岚还因此牵连被贬乌鲁木齐。
我们在影视作品上看到的纪晓岚,是一个被高度理想化且艺术处理过的形象,若去伪存真,他那个拿着长烟斗一脸正直的模样,实则还要添上几分憔悴和懦弱才更贴切。
纪晓岚名“纪昀”,在乾隆朝也属于是一个“官二代”。
他父亲纪容舒官至大学士,属于是权力中枢的一员,如此家庭背景,纪晓岚有了很充分的启蒙学习机会。
纪晓岚是神童:
因为家庭环境的优越,纪晓岚打小看到的书就不少,可能冥冥之中,纪家的基因就被先祖祝福着,到了纪晓岚这里就觉醒了,纪晓岚在乾隆朝被人称为“过目不忘”,这强大的记忆力,他小时候就有了。
而且纪晓岚是三岁开始读书,这个年纪就开始启蒙,着实是让人惊讶的,他的蒙学老师是及孺爱,虽然只是一个贡生,但当老师在纪晓岚那一带却很有名,所以纪晓岚即便到了日后,也没有忘记启蒙老师的恩情,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曾经怀念道:
“先生于余为疏从表侄,然幼时为余开蒙,故始终待以师礼”。
雍正八年,六岁的纪晓岚参加了童子试,这一次考试没获得什么功名,却正式被当地官府实名认证“神童”的称号,那为什么纪晓岚不想办法“刷”个成绩出来呢?
因为人家就是在民间镀金的,他爹是阁臣,他是神童,到底是要直接进京拼前途的。
你说气不气人,是个官二代还是个天才。
但纪晓岚的开局,就是这么不错。
开局太好,逐渐跑偏:
既然纪晓岚基本条件那么好,怎么说三十而立都是没问题吧,不求做阁臣,当个部臣总是可以吧。
谁知道,纪晓岚的三十岁,才是刚刚考过了会试。
到北京后,纪晓岚正式娶妻生子,乾隆八年,纪晓岚二十岁,他考取科试第一名,按照科举顺序,他可以回到原地乡试,而纪晓岚的能力和“关系”,理论上足以让他一马平川,直奔乾隆的面前。
次年,纪晓岚写文章跑题,乡试只考四等。
有人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很难说纪晓岚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二十岁前被誉为神童,二十岁后却跑偏?这里面最有可能的,就是纪晓岚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
这一次跑题,让纪晓岚只能再等三年,三年之后,乾隆十二年的应天府乡试,纪晓岚一雪前耻,不说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地情况下,也取得了“解元”(乡试第一)的成绩。
腾飞晚几年没事,只要腾飞就行,那么纪晓岚就应该从应天府腾飞了吧?
乾隆十三年,纪晓岚会试离奇落榜,没有考取功名,让人窒息的操作再次上演,是个人都会疑惑:
纪晓岚,你到底是怎么了?
而后纪晓岚的母亲离世,纪晓岚只能回乡守孝,这一耽搁,直接到了乾隆十九年,纪晓岚再次参加会试,没有落榜,又接着参加殿试,来到了乾隆面前,所幸殿试没有再出差错,纪晓岚考了个二甲第四,被乾隆看好,安排进了文学馆任职。
三十岁的纪晓岚,或许已经失去了意气风发,在最精彩的十年里磕磕碰碰,纪晓岚也确实是够倒霉了,之所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也许与纪晓岚的为人处事、心灵形态有关。
乾隆评价纪晓岚:这小子不会做人
其实乾隆早就关注了纪晓岚这号人物,因为纪晓岚的才能不需要科举来放大,他过目不忘、才华横溢的特征,上层统治者那大致都是知道的,因为他爹多多少少也是个大官。
所以乾隆一开始对纪晓岚的定位很明确,他根本不会安排纪晓岚进六部,也不会让纪晓岚外出做官,他只让纪晓岚做他擅长的事情,那就是“编编史料”、“写写文章”。
曾经乾隆把刘统勋之子刘墉和纪晓岚拿出来讨论,分别讲了一下他们的缺点:
“高宗谓刘墉、纪昀、彭元瑞三人皆资深,墉遇事模棱,元瑞以不检获愆,昀读书多而不明理,惟诰在直勤勉,超拜东阁大学士,明诏宣示,俾三人加愧励焉”。
纪晓岚刚好是刘统勋之学生,在乾隆的角度来看,评价刘统勋的儿子和学生,是能一碗水端平的,所以乾隆不必说违心的话。
乾隆说,刘墉做事情喜欢“含糊不清”,这看似在骂人,实际上也在暗讽刘墉“情商高”、不得罪人,但对纪晓岚,乾隆就是直接说,读书都很多,但是却不明事理,换句话来说,就是纪晓岚情商不高,不会做人。
如果光是这么一句评价还看不出什么,但刘墉和纪晓岚以后的宦海人生,却能看出乾隆说这个话的意义了。
有时候批评,不一定是坏的,批评也分好坏,如果是好的批评,本质上就是在表扬,但如果是直指人格的坏的批评,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而纪晓岚的确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虽然他看似只是一个“总纂”,可他和乾隆的“接触”却是很亲密的,后来的很多作品把纪晓岚、乾隆、和珅刻画成三个“好友”,盖是因为纪晓岚经常跟着乾隆外出。
乾隆此举,也是为了让纪晓岚在身边帮忙写写东西,偶尔讲讲笑话,虽然“纪大烟袋”情商不高,但讲笑话的功力却有的。
有一回,纪晓岚又飘飘然了,他跟乾隆分享他的政治意见,乾隆直接怒了,回骂纪晓岚:
“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全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乾隆骂得很难听,他说在他眼里,只是把纪晓岚当做一个“倡优”,所谓倡优,可以理解为“戏子”一类的卑贱的群体,由此可见,纪晓岚根本没有像刘墉一样,获得过乾隆的尊重。
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流放之祸
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得到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朝廷安排他到贵州都匀当知府,这就等于纪晓岚由此可以转型。
谁知道,人还没走出北京,乾隆一道命令就把纪晓岚拽了回来,乾隆说纪晓岚这个人不适合做官,还是留在我身边当个秘书吧,纪晓岚的西去之行就打断了。
你说乾隆到底是喜欢他还是折磨他,太难论断了。
但也是这一年,纪晓岚的亲家卢见曾要大难临头了。
卢见曾原本是两淮盐运使,一直很受朝廷看重,退下来之后,也过上了很清闲的生活,卢见曾的孙子娶了纪晓岚的女儿,两人变成了亲家。
可卢见曾没想到,以前在职上贪污的东窗事发,乾隆皇帝说过立马要派人查卢见曾的话,命令还没正式下,纪晓岚就已经“告密”给卢见曾了,这件事情最终弄得不伦不类,纪晓岚和卢见曾一同遭殃。
查办卢见曾的是刘统勋,刘统勋也没想到纪晓岚脑子瓦特了,跑去告密,随后大义灭亲,也把纪晓岚给流放了,无缘无故地,纪晓岚摊上了大事,这一年注定是往西边去,原来还说是去西南做官,这下好了,直接去了西北。
所以在卢见曾案上,纪晓岚这个人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既然卢见曾是一个大贪官,而纪晓岚又是其亲家,还提前有告密的行为,你说纪晓岚有多干净,这是不敢苟同的,只是纪晓岚的人情世故太粗糙,看起来纪晓岚有些滑稽罢了。
去了乌鲁木齐两三年,纪晓岚并没有被折磨死,而他的老师刘统勋还是很照顾他的,流放了他,也想办法让他回来,此举严格来讲,是避免乾隆杀了纪晓岚,这也是为什么纪晓岚这一辈子都对刘统勋感恩戴德的原因。
纪晓岚的蜕变之作:《四库全书》
纪晓岚于乾隆三十六年回京,之所以这个时候能回来,是刘统勋在背后一手推动的,因为乾隆准备修《四库全书》了,刘统勋让纪晓岚回来后,直接推荐为“总纂”,回归了老本行,区别在于,纪晓岚要做的这个史册,堪称“千古唯一”。
也许是《四库全书》的确让乾隆开心了,乾隆的晚年对纪晓岚倒是温和了许多,乾隆五十二年,《四库全书》完成,乾隆点名一定要是纪晓岚来作“表”,且只能是他出手,事毕,纪晓岚被迁为礼部尚书。
在私底下,乾隆和纪晓岚的交集也开始多了,而与和珅,纪晓岚肯定也有来往的,乍一看,这个“三人组”好像还真的挺和谐一样,即便是有,可能也只是一两个相似的历史片段,大部分时候,乾隆,和珅,都是可以随时把纪晓岚踩死的。
所以纪晓岚的“铁齿铜牙”,其实不应该叫铁齿铜牙,更像是那种讨好主子的“伶牙俐齿”,你让纪晓岚对着乾隆、和珅的面说道理试试,两个巴掌就能呼死他了。
而十全老人乾隆在晚年倒是很珍惜身边这些人了,对纪晓岚也是难得,比如在嘉庆元年,乾隆安排纪晓岚当了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这两个都是实权官了,老纪跟在乾隆屁股背后大半辈子,书看吐了,写也写烦了,难得有了转型。
但老之将至,乾隆没过两年驾崩了,和珅被嘉庆倒台了,杀出了满地的财富,纪晓岚也老了,喘病越发严重,却总爱吃肉,毕竟吃肉不影响喘病。
嘉庆倒是很尊重纪晓岚,可能是对纪晓岚这种类型的人才很亲近,在纪晓岚八十大寿的时候,嘉庆安排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寿诞给纪晓岚,面子给得非常足。
嘉庆十年,嘉庆给纪晓岚封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虽然达不到刘统勋的境界,但纪晓岚足以留名大清的政坛历史,没过多久,达到了巅峰的纪晓岚去世了。
纪晓岚:人杰潮浪,我只是一个有才华的俗人罢了
在很多也是中,对于纪晓岚“爱吃肉”、“爱御女”的记载,而爱吃肉这个事情,那是满朝文武,连乾隆都可以拿出来笑谈的事情。
纪晓岚的确每顿都要吃很多肉,按理说他以前的生活并不穷,怎么落了个这种坏习惯,也是够稀奇的:
“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纪晓岚对异性的欲望,那被传得神乎其神:
“一日无女则肤欲裂,筋欲抽,两日无女则两睛暴赤,颧红如火。日御数女,五鼓临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也。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这段描述可谓是让很多纪晓岚的“粉丝”三观崩裂的,把纪晓岚说得跟服用了某种药物似的,当然这也只是“野史”,因为正史没有记载这种事情(即便有正史也不会写这种内容),所以只能是野史。
你说这是污蔑纪晓岚吧,在正史记载中,纪晓岚一辈子娶了一个妻子,六个妾,光是这点,就不能说纪大烟袋是多么节俭的人,而且妻妾这么多,也很充分地表明了,纪晓岚在对异性的问题上,的确过于常人。
而《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纪晓岚从来没有包装过自己,也没有掩饰过自己,他觉得他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俗人,逍遥自在。
或许纪晓岚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了这么一种人,他这一辈子你不能说他是好官还是贪官,因为他压根就没机会贪或者做好事,所以他跟很多作自传的官员不一样,一个大半生靠精神世界吃饭的人物,脑回路也是奇特的。
借用纪晓岚自己的原话来给他作结尾:
平生心力坐消磨,
纸上云烟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
只应说鬼似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