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
一,出身高贵
司马颖是晋武帝幼子,很得武帝疼爱,十岁的他于太康十年(289年)受封为成都王。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逝,子晋惠帝即位。晋惠帝封弟弟司马颖为越骑校尉、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让他辅佐太子司马遹。
皇后贾南风的外甥贾谧与司马遹下棋发生争执,二人互不相让。司马颖于是厉声呵斥贾谧,叫他不要对太子无礼。贾后因此猜忌司马颖,于是任命他为平北将军,将其调离京城,赶到邺城镇守。
二,起兵讨逆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迫使侄孙晋惠帝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司马伦为了拉拢侄孙司马颖,于是封他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齐王司马冏不满司马伦篡位,于是起兵声讨。司马颖于是起兵支持堂兄司马冏,反对司马伦。
司马颖任命督护赵骧、石超为先锋,向洛阳进军,自己则随后跟进。司马颖一路招兵买马,很快扩充到二十多万人。赵骧在黄桥败于司马伦部将士猗,使得司马颖军军心不稳。司马颖于是退守朝歌,派王彦、赵骧继续攻打司马伦军。士猗得胜之后骄傲轻敌,结果被赵骧击败。司马颖于是长驱直入,直逼洛阳。
司马伦篡位本来就不得人心,于是左将军王舆发动兵变,囚禁司马伦,迎晋惠帝复位。司马颖率军入洛阳,诛杀司马伦,还派赵骧等人支援司马冏,帮其扫清司马伦残余势力。然后司马冏进京,以自己首倡义兵讨逆,功劳最大为由独揽朝政。司马颖知道自己无法与司马冏抗衡,于是主动推辞封赏,返回邺城。
三,兄弟相争
司马冏为了安抚司马颖,于是封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录尚书事。司马颖于是上书朝廷救济遭受战乱的阳翟百姓,自己愿意从河北调粮给阳翟。司马颖还安葬阵亡将士,抚恤家属,就连司马伦所部的人也予以安葬,因此获得百姓的称赞。
司马冏辅政后骄纵奢侈,傲慢无礼,因此很快失去人心,司马颖的声望则大大提高。朝廷于是征召司马颖入朝抗衡司马冏,但司马颖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前往。不久长沙王司马乂杀司马冏,控制朝政。司马乂知道弟弟司马颖很有名望,于是事事向其请教,使司马颖得以遥控朝廷。
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颖想要独揽朝政,于是联合河间王司马颙上书朝廷,称司马乂重用羊玄之(晋惠帝羊皇后之父)、皇甫商等奸臣,所以自己要讨伐司马乂。司马乂派平原内史陆机进军洛阳,但陆机并无军事才能,因此屡战屡败。司马颖于是杀陆机,进军洛阳。东海王司马越则在洛阳发动兵变,杀了司马乂。
四,成为储君
司马颖虽然除掉司马乂,但并未留在洛阳,而是返回大本营邺城。司马颙上书晋惠帝,称司马颖立了大功,应该成为储君。晋惠帝被迫废去侄子司马覃的皇太子之位,立司马颖为皇太弟,还让他当了丞相。司马颖自此志得意满,目中无人,连晋惠帝也不放在眼里,导致自己人心尽失。
永安元年(304年),司空司马越、左卫将军陈眕,殿中中郎逯苞等人不满司马颖居功自傲,于是拥戴晋惠帝讨伐司马颖。西晋各地纷纷响应,使得晋军多达十余万。司马颖对此感到害怕,想要弃邺城出逃,但被部下步熊劝阻。司马颖于是派奋武将军石超抵御晋军,双方在荡阴大战,晋军惨败。石超于是挟持晋惠帝到了邺城,使得司马颖控制了西晋朝廷。
五,出逃被杀
安北将军王浚、甯北将军司马腾不满司马颖专权,于是杀幽州刺史和演,进军邺城。司马颖于是派幽州刺史王斌等人抵御王浚,结果王斌惨败,司马颖只得带着晋惠帝逃离邺城,前往洛阳。司马颙于是派人将晋惠帝、司马颖带到长安,然后废去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将其赶回封地邺城。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讨伐司马颙获胜,控制西晋朝廷。司马越派人抓捕司马颖,司马颖只得一路出逃,结果被镇守邺城的范阳王司马虓囚禁。司马虓的长史刘舆知道司马颖在当地很有威望,怕他成为祸患,于是将其处死。
总的来说司马颖年少轻狂,在除掉司马乂后掌权时仅二十四岁。年少的司马颖自认为自己能力出众,于是目中无人,骄横不法,导致人心尽失,更引起西晋朝廷的讨伐。虽然司马颖在荡阴之战大败晋惠帝,控制了朝廷。但幽州等地的王浚并不承认司马颖,于是起兵声讨,将其迅速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