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陆逊和周瑜、鲁肃、吕蒙等东吴大都督一样,都深受孙权的信任。比如在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彼时,刘备率领5万大军征讨东吴,在东吴面临险境的背景下,孙权将精锐的东吴大军交给陆逊。等到孙权称帝之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到了公元244年,陆逊被孙权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那么,问题来了,孙权原本十分信任陆逊,后来却派手下多次斥责他,令其含恨而终!换而言之,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呢?
一
首先,关于陆逊的结局,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对于孙权来说,多次派人去斥责陆逊,考虑到陆逊当时的年级,显然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责怪,最终含恨而终。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陆逊可以说是孙权逼死的。那么,问题来了,从不逊色于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孙权为什么从十分信任陆逊,转变到要逼死这位东吴的大将军和丞相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陆逊犯了孙权的忌讳,引起了孙权的猜忌甚至说是杀心。
二
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在孙权称帝后,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宫并立,在此背景下,东吴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与此相对应的是,陆逊起初站在中立立场。不过,在孙权、太子孙和的关系恶化后,陆逊选择为太子孙和发声,至少让人认为陆逊在支持太子孙和。众所周知,在封建王朝下,大臣,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大臣参与到皇帝的立储一事上的话,可以说是犯了大忌。举例来说,岳飞在公元1137也就是绍兴七年的时候,曾经向宋高宗赵构建言,希望能够从赵伯琮和赵伯璩两个养子中间,抓紧找一个合适的来立为太子。
三
对此,非常明显的是,岳飞的建言犯了宋高宗赵构的忌讳,那就是立储这件事情实际上是皇帝的家事。而这,也成为岳飞最终含冤被杀的原因之一。回到陆逊来说,如果陆逊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臣子,其参与到立储这一件事情上,显然不会遭到孙权太大的猜忌和反感。但是,陆逊在东吴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其地位甚至高于岳飞在南宋朝廷的地位。所以,这自然遭到了孙权的担心,如果陆逊和太子孙和联合起来的话,那么自己的位置还能不能坐稳了呢?除此之外,孙权逼死陆逊,还有一次偷听存在直接的关系。
四
最后,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太子孙和的役使曾藏于孙权的床下,偷听到孙权和杨竺谈论想以孙霸为储之事。对此,孙和通过陆胤,将这一消息告知了陆逊。在此背景下,陆逊直接上书孙权,陈述嫡庶之分,也即支持太子孙和,希望孙权不要轻易废立皇子。陆逊的一番话,让孙权发觉自己和大臣的对话居然被人偷听了,这让多疑的孙权深感不安和愤怒。于是,孙权先后将杨竺、陆胤、吾粲等人捉拿起来审问,至于陆逊,因为劳苦功高,虽然没有被关押起来,但是,其也遭到了牵连,并且被孙权派人多次斥责。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对话遭到了偷听,这直接触及到了孙权的底线,并导致陆逊最终愤忿而卒,含恨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