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清代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么多尔衮为何会放弃皇位?
多尔衮其实非常惋惜,因为他这辈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交臂。任何一次把握住了机会,就不会出现顺治对他的清算,将他的牌位挪出宗庙、废除一切职务的情况。
第一次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他的汗位本来就是留给多尔衮的。因为他把自己的两黄旗中45个牛录,分给了多尔衮三兄弟,此外多尔衮本来还有代善的支持。第二次在皇太极去世以后,多尔衮有俩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外加代善的子孙表示支持,对付豪格有很明显的胜算。第三次在入主中原以后,多尔衮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凌驾于小皇帝顺治之上。权倾中外,手握军政大权,随时有登基的可能。惋惜这三次机会,多尔衮全都一一错过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对孝庄太后的爱情,使得他放弃了皇位吗?
第一次汗位之争,多尔衮岁数太小,阿巴亥处理失当。按照阿巴亥的说法,努尔哈赤的确是把汗位传给了多尔衮。而且给了多尔衮三兄弟大量的兵马,只要他们得到了代善的支持,想要坐上汗位,易如反掌。
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四大贝勒,合伙逼宫,迫使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还没来得及去拉拢代善,毕竟代善和阿巴亥的关系非常好,这就被他们四大贝勒给逼死了。没了母亲的庇佑,年幼的多尔衮,压根就没有实力跟那四大贝勒争夺皇位。
当时的多尔衮才不过14岁,他弟弟多铎也只有12岁,他哥哥阿济格岁数大了点,当时已经18岁了,但是阿济格能力太弱。
所以就算他们三兄弟有了较多的牛录,也无法跟四大贝勒相抗衡。这么一来多尔衮的汗位就这么丢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只能选择认输,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次皇位之争,多尔衮顾全大局。皇太极成了这次汗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但是他的实力,其实也是四大贝勒里最小的一个。四大贝勒当中,代善实力最强,他跟他儿子都是旗主。
而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他没有继承权,所以立谁都无所谓。至于莽古尔泰,他的名声太臭,曾经弑母,所以也没有继承权。
这个时候阿敏和莽古尔泰就比较骄纵了,谁给他们利益多,他们就支持谁。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只能暂时与他们交好。
可是皇太极非常想要摆脱他们的束缚,因此他必须要提拔新的力量来制衡他们。多尔衮三兄弟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此多尔衮得到了皇太极的提拔,逐渐在战场上立下各种战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功臣,风头也逐渐盖过了阿敏和莽古尔泰。
等到皇太极驾崩的时候,多尔衮已经是说一不二的大人物了。这个时候阿济格和多铎也都手握重兵,此外代善的儿子硕讬、孙子阿达礼也都支持多尔衮登基。
可是这边豪格也不遑多让,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因此两黄旗全都支持豪格。此外豪格自己还是正蓝旗旗主,所以完全有实力跟多尔衮斗一斗法。
当然了综合实力来看,多尔衮占上风,所以如果真的打起来,那么豪格必然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但是如果真的打起来了,满清还能入关吗?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和豪格为了他们女真人共同的利益,放下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值得敬佩的。这个皇位大家都不干了,索性就让6岁的福临做了皇帝。
第三次皇位之争,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才是个谜。第一次因为岁数太小,第二次因为顾全大局。等到第三次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都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以摄政王的身份,带领满清八旗入关,而且击败了李自成,完成了北方的大统一工作。
眼看着就要统一天下了,多尔衮的地位也从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直到变成了皇父摄政王。那就是顺治皇帝的父亲了。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随时都可以把顺治一脚踢开,自己来当皇帝。毕竟当时他才三十多岁,正是壮年的时候。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说不清,猜测有很多。
猜测一,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已经成婚了。孝庄用婚姻捆绑住了多尔衮,因此顺治就是多尔衮的儿子了,所以多尔衮没必要再登基了。但是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没有多少证据。猜测二,多尔衮没有儿子,他娶了10个老婆,可是只生下了一个女儿。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擅自谋朝篡位,将来没有人为他善后。猜测三,顺治六年,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得天花死了。这对多尔衮的打击很大,因为多铎不仅是他的左右手,是大清入关后战功最大的王爷,而且还是多尔衮理想中的接班人。多铎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多尔博虽然是多尔衮的养子,可是岁数太小,还没顺治大。所以多尔衮没有夺取皇位的理由了。不管是哪种原因,他就是没有自立。
总结:顺治满足了多尔衮做皇帝的梦,随后又给毁了。顺治七年,多尔衮在狩猎途中去世,年仅38岁。顺治皇帝感念多尔衮对大清对自己的功劳,所以将多尔衮追封为皇帝,庙号清成宗。
这的确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庙号,没有多尔衮就没有统一江山的大清帝国。可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顺治就变卦了。他不仅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爵位,还把他踢出了宗庙,家里的财产也都给没收了。一直到了乾隆年间,闲着没事儿干的乾隆才想起来给多尔衮平反。可以说多尔衮死后还做了两个月的皇帝。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