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陶谷简介:曾为宋太祖抢先拟好周恭帝禅位制书

爱百科 25 0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陶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陶谷(903年-970年),本姓唐,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北宋大臣。

  陶谷早年历仕后晋、后汉、后周,曾先后担任单州判官、著作佐郎、监察御史、知制诰、仓部郎中、中书舍人、给事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官职。

  北宋建立后,陶谷出任礼部尚书,后又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宝三年(970年)病逝,追赠右仆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陶谷本姓唐,后晋时期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改姓为陶。他在幼年时,父亲被邠州节度使杨崇本杀害,随母亲改嫁到杨家,十几岁便善写文章。

  历仕晋汉

  后晋建立后,陶谷担任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他曾向宰相李崧上书自荐,得到李崧的赏识,被举荐为著作佐郎、集贤校理。

  此后,陶谷历任监察御史、虞部员外郎、知制诰。天福五年(940年),晋高祖废除翰林学士之职,又命陶谷兼掌内外制书。

  天福九年(944年),陶谷升任仓部郎中,后与兖州节度使安审信发生矛盾,遭到安审信的弹劾。当时,朝廷正姑息武将,陶谷因此被贬为太常少卿。他见台司审案时既不及时裁决,也不认真调查,遂提出一系列革除弊政的建议,都被朝廷采纳,后拜中书舍人。

  天福十二年(947年),辽太宗灭亡后晋,并在北归时胁迫陶谷同行。陶谷躲进寺院,改穿褐衣,扮作行者,但却被辽军识破,持刀威逼,只得随行。同年四月,辽太宗在栾城杀胡林病逝。陶谷趁机投奔已经在太原称帝的后汉高祖刘知远,被授为给事中。

  效力后周

  广顺元年(951年),周太祖郭威建立后周,陶谷担任右散骑常侍。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继位。陶谷改任户部侍郎,并随周世宗征讨北汉。当时,翰林学士鱼崇谅正在家乡侍奉老母,面对世宗的征召,迟迟不至。陶谷趁机道:“鱼崇谅滞留不到,是存有犹豫观望之心。”而鱼崇谅又上表陈述母亲病情。周世宗便让鱼崇谅在家赡养老母,又任命陶谷为翰林学士。

  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命近臣二十余人分别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当时大多数策论都以“修文德、招远人”为主题,只有陶谷与窦仪、杨昭俭、王朴四人提出了攻取江淮的策略。周世宗自从击败北汉,便经常练兵讲武,意欲统一天下。他看到陶谷等人的策略后,欣然采纳,平定南方的想法越发坚决。

  显德三年(956年),陶谷改任兵部侍郎,加翰林学士承旨。当时,周世宗重视农业生产,曾让工匠用木头雕刻出耕夫、织妇、蚕女,放在宫中,以便使自己不忘劝课农桑。陶谷得知后,特意撰写赞辞,加以歌颂。显德六年(959年),陶谷又改任吏部侍郎。

  晚年入宋

  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陶谷抢先拟好周恭帝禅位制书,作为宋太祖受禅之用。宋朝建立后,陶谷改任礼部尚书,仍充任翰林承旨。他与窦仪不和,担心窦仪的声望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依附宰相赵普,与赵逢、高锡等人一同排挤窦仪,使得窦仪至死未能拜相。

  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命陶谷主持吏部铨选以及礼部贡举。陶谷还充任南郊礼仪使,与范质、张昭一同制定祭祀礼制。后来,宋太祖命户部员外郎王贻孙、周易博士奚屿对品官子弟加以考试。陶谷为儿子陶鄑向奚屿请托,使得陶鄑得以通过,但最终被人告发。王贻孙、奚屿都被贬官,陶谷也被罚俸两月。

  此后,陶谷累迁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宝三年(970年),陶谷病逝,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右仆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