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刘备发动战争时他为何不阻止

爱百科 24 0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坚持发动夷陵之战,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多加劝阻呢?

  千万不要低估劝阻刘备东征的难度,也不要低估诸葛亮当时的微妙处境。

  丞相之位,决定了他要么快速完成劝阻,要么全力配合刘备与赵云、秦宓不同,诸葛亮是丞相!

  丞相不仅仅是发表意见的人,而且是要领导群臣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人!因此,诸葛亮要么迅速劝阻东征,要么尽快调整态度,领导群臣全力配合刘备伐吴了!

  分析当时的形势,诸葛亮并不能说服刘备。

  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刘备东征的问题复杂,难度极大。1、劝阻东征,绝不仅仅是劝阻刘备一个人。

  刘备东征,绝非一意孤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决议东征,遭到了群臣的群起反对,刘备一意孤行,非要东征。果真如此吗?

  大家了解,刘备要东征时,带头跳出来反对的,是赵云和秦宓。

  可是,这两位代表“蜀汉群臣”的态度吗?

  当时,官职最高的武官:马超、张飞;官职最高的文官:诸葛亮、许靖、刘巴。这些最高职位的官员,都没有出来牵头反对!

  这说明:反对刘备东征,不是“群臣的意见”。

  相反,刘备死后,诸葛亮要与东吴恢复同盟关系时,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诸葛亮倒是力排众议,恢复与孙权的同盟关系。这说明:当时的蜀汉,仇吴情绪十分强烈!

  因此,诸葛亮要想反对东征,不仅仅需要说服刘备,而是要说服蜀汉政权中的“仇吴派”!

  2、劝服刘备东征,要预防巨大的负作用!

  刘备集团在讨论要不要伐吴,曹魏集团也在讨论刘备会不会伐吴。

  当时,魏国大部分人都认为:蜀国本来就弱小,怎么可能还敢伐吴?

  但刘晔却点出了刘备必然伐吴的原因:正因为蜀汉弱小,才需要威武以自强,显示其有余!

  这才是刘备必然伐吴的关键!

  综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东征,绝不仅仅是出于义气,而是他一贯威武自强的价值观!诸葛亮要想成功反对东征,绝不仅仅是劝说刘备“放下”就可以的,他需要在安抚仇吴情绪的同时,继续保持威武自强的凝聚力!

  诸葛亮的尴尬身份,使他不便极力阻止东征诸葛亮有没有可能明确跳出来反对,像小说中舌战群儒一样,劝阻东征呢?

  不能!

  东吴袭击荆州后,派诸葛瑾前来示好。

  诸葛亮、诸葛瑾兄弟,分别在吴蜀担任要职,成为后世佳话,可是,这在当时,却给两人带来了许多麻烦。就在诸葛瑾这次出使蜀国后,吴国有许多人跟孙权说:诸葛瑾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呢!(幸亏孙权脑子清醒,把这些风言风语的家伙当场怼了回去)

  诸葛瑾有“吴奸”的嫌疑,那么,即使诸葛亮不被认为有“蜀奸”的嫌疑,要他跳出来极力反对伐吴,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诸葛亮才感慨:法正怎么不在了呢?法正走后,许靖、刘巴等人,要么和诸葛亮关系不紧密,要么能力有限,确实没人配合诸葛亮一起完成劝阻东征的大业了。

  想不到伐吴的后果如此严重!人们之所以如此介意诸葛亮为何不极力劝阻刘备,主要还在于:夷陵之战败得太惨了!

  可是,平心而论,在夷陵之战开始前,谁又能猜得到结局居然如此惨呢?

  从当时的情况看,吴蜀交兵,最大可能是打成僵局。

  在僵局中,吴国的压力更大!

  吴蜀交兵期间,魏国朝堂一直有人在劝曹丕伐吴!这个情况,孙权不会不了解!我们会发现:三国时期,魏国经常伐吴,但却极少伐蜀。光曹丕时期,伐吴伐了三次,却从来没有碰过蜀国。

  吴蜀交兵,孙权一天到晚跟曹丕装孙子!顺便说一句:刘备和陆逊再僵持久一点,形势可能就会有变了!因为:曹丕已经在让孙权遣子为质,双方已经东拉西扯,随时要翻脸了!

  劝阻伐吴,需要极复杂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并不符合由诸葛亮来带头。主观上,诸葛亮也是绝对想不到东征的后果如此严重的。因此,诸葛亮没有极力劝阻东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