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位孝定皇后,她们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要说的,就是明清两位孝定皇后,之前在写明清有相同谥号的皇后时,总有其中一位是比较悲惨的,这次会不会有所不同呢?今天要说的这两位孝定皇后,不仅都坐上了皇太后的位置,而且在历史上也比较有名,后世对她们的评价也很高。
明朝的孝定皇后李氏,就是明穆宗朱载坖的嫔妃,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我们一般称她为“李太后”。李氏对儿子的教育很严厉,所以一提到朱翊钧的成长,就离不开要说说他的母亲。
清朝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那更是有名了,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也就是我们习惯称呼的“隆裕太后”。隆裕虽然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太后,但后世对她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那么明清这两位孝定皇后,她们有怎样的经历,为何都拥有较高评价呢?其实只要了解她们的生平,也就不难理解了。
孝定李皇后
明穆宗朱载坖的生母并不受宠,他的父亲明世宗朱厚熜十分迷信,对“二龙不相见”坚信不疑,对朱载坖也很冷淡。尽管如此,朱厚熜也不会阻止儿子娶妻纳妾啊,毕竟传宗接代还是要的。
于是在嘉靖三十二年,时为裕王的朱载坖举行大婚,他的发妻并非孝定皇后李氏,而是另一位李氏,即后来的孝懿皇后。而主人公李氏原本只是一个宫女,是后来才被朱载坖看中,从而开始侍奉他。
嘉靖四十二年,李氏为朱载坖生下第三子朱翊钧,即后来的明神宗。朱载坖即位时,他前面两个儿子已经夭折,嫡妻也早已去世,朱翊钧变成长子。作为朱翊钧的生母,李氏便被封为贵妃。隆庆二年,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
然而都知道,朱载坖沉迷于声色,仅仅当了六年皇帝,就因纵欲过度驾崩了。这时候的朱翊钧才9岁,便从父亲手中接过大明江山。他即位后,尊嫡母陈氏为仁圣皇太后,尊生母李氏为慈圣皇太后。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仁圣皇太后,朱载坖的原配妻子在嘉靖三十七年就病逝了,之后朱载坖就立陈氏为继妃。朱翊钧的生母李氏,原本就是陈氏身边的宫女,所以两宫皇太后相处比较融洽。
由于朱翊钧即位时年纪还小,所以两宫皇太后为他找了很多好老师。作为生母,李太后对朱翊钧的教育十分严厉,希望能够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因此每次朱翊钧读书回来,她都会让儿子复述一遍,看儿子是不是认真学了。有时候发现朱翊钧读书不认真,李太后就会让他罚跪。
朱翊钧渐渐长大,他有时也想放纵一下,就举办了宴会喝了许多酒。可没想到,朱翊钧喝醉后,要让内侍唱歌给他听,内侍说自己不会,朱翊钧竟然气得要杀了他。第二天李太后听闻此事,专门让张居正在朝堂上劝谏,还令他为朱翊钧起草罪己御札。当然,朱翊钧又免不了被母亲罚跪。
有一次朱翊钧来向李太后请安,结果李太后不在,他看中太后宫中一个宫女王氏,偷偷临幸了她。之后王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朱翊钧却嫌弃王氏是宫女出身,不愿承认母子二人。
根据明朝制度,皇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翊钧没有嫡子,那么就该册立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他迟迟没有这样做。李太后逼问儿子,为何迟迟不立太子,没想到朱翊钧却说,朱常洛是宫女的儿子。李太后一听就怒了,说你也是宫女的儿子,吓得朱翊钧跪在地上不敢起来,后来朱常洛才得以成为太子。
万历四十二年,李太后去世,享年68岁,朱翊钧为母亲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葬于昭陵。李太后性情严明,虽然没有当过一天皇后,但是在当太后期间,她狠狠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万历初年的政务,的确是李太后居功更多。因此,她在后世的评价是很高的。
孝定景皇后
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所以在慈禧做主下,她成为光绪帝的皇后。在帝后大婚的同一天,瑾嫔和珍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这就是光绪极为简单的一后二妃阵容了。
实际上,慈禧让侄女当皇后,是为了派她去监视光绪帝。但一来光绪喜欢珍妃,这是众所周知的,二来他知道皇后与慈禧的关系,所以对她多有防备。因此,皇后根本无法完成慈禧的任务,搞得两边都不讨好。但毕竟是自己侄女,慈禧对她自然还是有所关照的。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驾崩,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慈禧临终前,遗命溥仪继承皇位,即宣统帝,皇后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因此后世习惯称她为“隆裕太后”。
隆裕当初嫁给光绪,完全就是受到姑母慈禧的安排,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当了皇太后,在面临年仅3岁的新皇帝时,她要像慈禧一样垂帘听政,执掌已经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为了保住太后的位置,不善交际的隆裕,不得不选择拉拢庆亲王奕劻,后者也借助隆裕的帮助,成为位高权重的铁帽子王。但没什么政治手段的隆裕,根本斗不过摄政王载沣(宣统帝生父),后来就很少出面干涉政事了。
直到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辞去摄政王一职,隆裕重掌大权,她才再一次成为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然而此时的清朝,已经即将走到尽头,她这个最高统治者,只能被迫面临最难的局面,要做出最艰难的决定。
此时,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左右为难。她知道如果同意,是保全所有人的最佳方式,但这样自己便成为爱新觉罗家的罪人。可如果不同意,后面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到时候会有更多人受到伤害。
她找到奕劻和袁世凯等人商议,最终还是只能接受逊位的结果。就这样,隆裕以清朝最终决策人的身份,同意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正是因为隆裕的这一决定,为她赢来一片称赞声,甚至有评价说她是:
“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隆裕的决定,换来了所有人的安全,她本人也得到民国的尊重。但在隆裕心中,始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她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爱新觉罗家的罪人。因此她终日郁郁寡欢,最终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病逝,时年45岁。
隆裕太后去世后,民国为她举办了隆重的丧礼,还特地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后来,溥仪为其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崇陵建好后,与光绪一同入葬。
明清这两位孝定皇后,都在后世拥有较高评价。
孝定皇后李氏,虽然没有当过一天皇后,但在万历初年很有存在感。她有一定的政治能力,重用张居正,严厉教育朱翊钧,确保了朱常洛的储君之位,也从不偏袒娘家人,配得上后世对她的好评。
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隆裕太后,她其实是被迫站在那个位置上的。虽说此前她也没什么政绩,但就后来决定要逊位的时候,她是顶着极大心理压力的,这一刻她是所有人心中的“英雄”。可只有她明白,在她成全所有人时,自己已成为一个罪人。
相比之下,隆裕太后就悲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