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贵妃和贵妃都是什么职位?孰高孰低?

爱百科 25 0

  俗话说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的正配称为皇后,而就嫔妃,即妃嫔,则是指君主的妾室。在后宫之中,皇后的地位,自然是无人可以撼动的。而在皇后之下,贵妃也是地位较高的嫔妃。比如在《琅琊榜》中,越贵妃仰仗于皇帝的宠信,得以和言皇后分庭抗礼,甚至在一开始隐隐占据上风。

  除了贵妃,在不少明朝和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还看到了皇贵妃的存在,比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所以晋封她为皇贵妃。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这位皇贵妃去世后,顺治皇帝甚至将其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那么,问题来了,在历史上,皇贵妃和贵妃有什么区别呢?

  一

  首先,就皇贵妃和贵妃来说,一字之差,导致地位千差万别,也即皇贵妃和贵妃都属于嫔妃,但是,皇贵妃的等级,却是在贵妃之上。说到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则不得不提到皇贵妃的设立历史了。皇贵妃,明朝创立,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由此,如果是在明朝之前的影视剧中出现“皇贵妃”的称呼,显然是非常严谨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明史》中,第一任皇贵妃是明宪宗的宠妃万氏,但是,实际上,最早获得这一个尊号的是明宣宗宣德皇帝的宠妃孙氏(孝恭章皇后)。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而他的嫡长孙朱瞻基,也因为靖难之役,最终继承了明朝皇帝之位。

  二

  朱瞻基即位后,册封孙氏为贵妃,胡氏为皇后。按照惯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也即只有皇后既有金册,也有金宝。金宝指金质的皇后之宝,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由此,对于皇后和贵妃来说,虽然都有金册,也即经过了正式的册封,但是,前者因为地位尊贵,还有金宝这一物品。对此,朱瞻基这位皇帝因为十分宠爱孙贵妃,所以创立了皇贵妃这一称呼,以此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因此,在历史上,最早获得皇贵妃这一个尊号的是明宣宗宣德皇帝的宠妃孙氏(孝恭章皇后)。

  三

  由此,就皇贵妃和贵妃之间的区别,自然也就十分明了了,也即皇贵妃和皇后一样拥有金册、金宝,而贵妃则只有金册,并无金宝。对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地位和等级上有着天壤之别,皇贵妃相对于贵妃,自然更加受到皇帝的宠爱。进一步来说,因为皇后是不可以轻易废立的,因此,对于皇帝来说,皇贵妃是自己能够给予最受宠爱妃子的最高地位了。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宠妃万贞儿,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被册封为皇贵妃。对于明宪宗朱见深这位皇帝,尽管十分宠信万贞儿,却没有办法不顾反对册立她为皇后。因此,明宪宗朱见深将万贞儿封为皇贵妃,在她去世后,明宪宗朱见深主持皇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而这,自然是一般贵妃无法享受到的待遇了。

  四

  最后,清朝,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为顺治帝册封他所宠的董鄂妃时所设,此后逐渐形成惯例。比如康熙皇帝之后的典制,就明确规定了后宫妃嫔中,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皇贵妃品级最高,仅次于皇后,贵妃次于皇贵妃。此外,清朝的后宫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就是皇后和皇贵妃不可以同朝,以免影响皇后的地位。

  在清朝的后宫中,贵妃只是代表皇帝的一个宠妃,就是再得宠也是不会影响皇后的地位的,但是,相对于贵妃,皇贵妃不仅是宠妃,还具有较高的地位,比如皇贵妃去世后,可以被追封为皇后,董鄂妃去世后被顺治皇帝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综上,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是可以和皇后纳入到一个等级的,而贵妃则要低一个等级,这一字之差,自然就是千差万别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