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董卓是如何被杀的?死前都说了些什么

爱百科 26 0

  在三国风云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必然是董卓。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的历史因名著《三国演义》而被大众广知,其内丰富有趣的内容故事也逐渐地融入到现在的生活琐事之中,像是桃园结义、关公面前耍大刀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挂在嘴边的词语,即使是反派角色董卓也留下了有趣的词语。

  他临终的那一句“我儿奉先何在”,不仅被后人耻笑千年,就连现代人都拿他这句话讥笑嘲讽。要想理解这句话,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话中的“奉先”。

  变幻无常的吕奉先

  奉先是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吕布的字,也就是说,奉先指的就是吕布,无论是那个三国作品的武力榜单,吕布总是最顶端的那一个,但其为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善变,这里的“变”,指的是“变主人”。吕布一生三次易主,两次叛父,这两父,一个是丁原,另一个是董卓。

  丁原是吕布的义父,是第一个赏识吕布的人。当时吕布凭借一身弓马之技,在并州谋到了一个武职,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察觉到吕布的才能,升吕布为主簿,不仅如此,他还做了吕布的义父,平时里对待吕布十分友善,可谓是吕布生命中的一个大贵人。

  此时朝廷内外戚与宦官斗争激烈,外戚何进想要一举消灭宦官势力,秘密邀请地方势力率军入京,密谋诛杀宦官,丁原也在邀请范围之内,于是,丁原就带着吕布入了京。

  可事与愿违,何进的计谋被宦官察觉,在丁原等人入京之前,宦官们先发制人,诛杀了何进,何进的手下们又起来诛杀了宦官,此次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可谓两败俱伤,最终结果不仅没有互相击败对方,反而因为大批地方势力入京导致了朝政混乱。

  董卓率先入京,把握了主动,为了掌控朝廷,就不得不除掉那些可能妨碍他的眼中钉,再打算除掉的丁原的时候,董卓看中的丁原身边的吕布。

  董卓得知丁原十分信任吕布,于是便用权力荣誉等利诱吕布背叛丁原。丁原千防万防,却没有防自己的义子,吕布接受了董卓,带着自己义父的头去见董卓,董卓十分开心,不仅大力提拔吕布,还和吕布结为父子,此次,董卓就成了吕布第二个义父。

  吕布明明有背叛义父的前科,后来吕布投靠袁术、曹操都被拒绝,为什么董卓就敢毫不犹豫地收吕布为义子,这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董卓就是一个粗人,有人投奔,他就欢喜地收下,若不如此,他又怎会被耻笑千年?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粗人。

  五大三粗的董卓

  董卓出生于凉州,那里是边境地带,时常发生战争,董卓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士,这个地方锻炼了一身武力,荣获的许多战功,得到的朝廷的重视和赏识。

  何进邀地方势力入京诛杀宦官时,董卓也在邀请之列,机缘良机之下,董卓得知宦官张让正在劫持皇帝逃亡,于是董卓迅速追上张让,解救皇帝,立下了迎救之功。

  接下来,董卓的粗鲁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的皇帝刘辩年龄尚小,被此番事件受到了惊吓,董卓迎救这个小皇帝时,小皇帝在马上哇哇痛哭,这让董卓对这个皇帝产生了不满,回京后向皇帝问事情的经过,小皇帝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而在一旁的刘协,刘辩的弟弟,却能将事情头头是道地阐述出来,董卓就觉得皇帝这么能这个样子,反而在一旁的刘协更适合做皇帝,于是,董卓就换了皇帝。

  皇帝怎么能说换就换,这可是关系整个国家的大事情,但当时董卓的兵马控制了整个京城,无人干反抗他的意见。

  董卓的粗还表现在用人上,其手下重用者全是粗鲁的武人,这时就有官员向董卓进言,请董卓多招纳一些文人治国,其实董卓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于是接纳的这位官员的建议,着手招纳有名望的文士,但他的招纳手段更是粗鲁。

  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蔡京当时便在京城,董卓便邀请蔡京来朝做官,董卓入京都搞得京城一篇乱象,民不聊生,蔡邕不愿接受董卓的邀请,于是董卓大怒,用蔡邕三族人的性命相要挟,蔡邕见状,不得不去。

  其实,董卓待蔡邕很是敬重,蔡邕也愿意为董卓出谋划策,只是董卓其人太粗,有时不解蔡邕其意,有时刚愎自用,不听蔡邕劝阻,这使蔡邕想要脱离董卓,但鉴于董卓对自己也不薄,且逃跑困难,只得作罢。

  董卓一身坏毛病,他除了粗鲁之外,还好色,司徒王允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到了一个挑拨离间之法,借此除掉这个国家的大患。

  以美人计攻心,吕布反目成仇

  王允偶然发现自己的义女貂蝉羞花闭月、美貌动人,便想到了用美人计来挑拨离间吕布和董卓二人。

  王允先是制造吕布与貂蝉接触的契机,邀请吕布到自己家做客,令貂蝉接待吕布,凭借貂蝉的美貌,吕布对貂蝉产生了爱意,同时,貂蝉也喜欢上了吕布,两人从此开始相交甚欢,并在私下里结成了夫妻关系。

  吕布被貂蝉俘获后,下一步便是董卓。王允将貂蝉介绍给董卓,董卓自然也是喜欢上了这个娇容美貌的美女,并收为妾,当吕布得知后,吕布对董卓的恨意油然而生。

  从此吕布与董卓的父子关系就出现了隔阂,每次貂蝉向吕布私下里哭诉,吕布对董卓的仇恨就加深一层,王允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着手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王允找到吕布,同和合谋除掉董卓,吕布欣然接受提议。初平三年,董卓去皇宫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当行至北掖门外时,埋伏在这里的士兵一涌而出,冲向董卓,慌忙之下,董卓疾呼:“吾儿奉先何在?”,

  此时,吕布赶到现场,大喊:“有诏,奉旨杀贼!”并亲身向前杀掉了董卓,这一汉末的风云人物的一生就此拉下了帷幕。

  结语

  “吾儿奉先何在?”这一临终的话语自然是遭到了当时世人的嘲笑,并嘲笑了数千年。

  在直到今天,它成为了一句极为讽刺的话语,变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这句话在那些身在局中不知情、遭到自己信任的人背叛的那些人或是类似的事件上,即生动有趣,又极具讽刺意义。董卓纵然是一代枭雄,但由于他自身的坏毛病,留下了这么一句被耻笑千年的话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