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富户人家,家主乐善好施,每每看到谁家缺衣少食,都会接济一下。久而久之,这家的名头传了出去,乡中人都称他家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人家。一日,有三个乞丐流浪至此,听说这家富户的名头之后,上门乞讨,请求救助。
家主见他们衣衫褴褛,面色黄瘦,身上脏污不堪,便让家里人取出几套干净衣物,让他们洗了澡之后换上,又施舍了一些银钱柴米。三个乞丐千恩万谢地出门了,之后,三人在乡间的破庙里住了下来,每日烧火做饭,柴米尽了,就再次上门讨要。
富户每次都会施以援手,久而久之,乞丐养成习惯,赖在当地不走了。终于有一日,家主觉得不妥,乞丐上门时,只给了少量的粮米,打发他们到别处去,不料,三个乞丐却在门前撒泼打滚,大闹起来:“说是行善积德,怎不肯与我粮米!”
家主见此情景,痛定思痛,从今以后立下规矩,告诫家人“救急不救穷”。直到今天,这也是一条非常实用的处世之道,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穷”,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智慧。
所谓“借三不借二”,指的是若要借钱给他人,有三种情况能借,有二种情况不能借。这第一种情况,就是人家借钱是为了家中孩子读书所需,这时候借钱,是做善事,也是为国着想。在古代,许多贫寒人家的子孙要读书出人头地,就要靠救济。
譬如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匡衡,也就是“凿壁偷光”故事的主角,他小时候家中十分贫苦,靠着自己帮工赚钱,以及邻里的救济,读了许多书,最终得以进入朝廷,为汉元帝讲学,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他功成名就后,也曾回报当初资助他的乡民。
第二种可借钱的情况,是人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一时短缺银钱时,可以出借。这被古人视作积德之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贫穷,父亲死后既没有钱、也没有坟地下葬,邻居刘继祖伸出援手,帮他葬父,朱元璋成为皇帝,刘继祖得到厚待,死后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
而第三种可借钱的情况,是当人家生病,需要钱财治病救命时,可以出借。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修德行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利己利人的好事。至于不能借的两种情况,第一是别人借钱不用于正道,譬如拿去吃喝嫖赌,甚至违法犯罪。
第二种,就是不能借给“有借无还”的人,我们如今俗称“老赖”。借钱不还的人,往往不把个人信用当回事,古代有季布“一诺千金”,如今能把承诺看得比黄金还重的,恐怕没有几个。所以老祖宗这么说的原因,是劝我们行善之前,要考虑自己。
至于“救急不救穷”,相信通过前面的故事,大家已经理解了,我们只能救人急事急难,不能长期无偿地救助贫穷的人。人只要有三分志气,就会自己努力去挣钱改善生活,长期靠救助的人,如果不是丧失了劳动能力,就是已经放弃了自己。
如果他习惯了你的恩惠,当某一日你的恩惠不如从前时,他非但不会感恩你曾经的帮助,反而会认为你对不起他。人性就是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枉做了“老好人”。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熟记“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穷”!
标签: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