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不是励精图治吗 崇祯最后为什么救不了明朝

爱百科 25 0

  对崇祯十七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在位时间长达十七年,期间崇祯励精图治,明代最后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韩愈有言:“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世人常以力挽狂澜者为荣,然此种人乃不世出之人,岂能以常识度之。然而,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不自量力地去尝试,却总摔得粉身碎骨。

  自秦始皇实现大一统以来,中国就进入了封建帝制阶段。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封建帝制社会中。在封建帝制中,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皇帝是中央集权体制中权力最大的人。

  而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帝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帝王。

  清末以前,中国历史上有英主、能君,亦有暴君、瘾君子。

  在普通人看来,英主、能主常常能创造出繁荣的时代,比如贞观、康乾。

  然而,有一位皇帝埋头苦干了17年,却在最终直接导致了那个王朝的崩溃。他叫朱由检,是明代末代皇帝。

  人们常称他为崇祯皇帝。那么,为什么说他励精图治?而这样的人又为什么仍然拯救不了大明?

  光辉的帝王

  之所以说崇祯皇帝励精图治,是因为后世的一些史实资料对这位皇帝的评价极高。在明代史上,史官对他的评价是光辉的。崇祯帝登基后,坚决惩治魏忠贤及其叛党,为国家铲除了一场大祸。

  与明代大多数皇帝相比,崇祯是一位勤政廉洁的皇帝。其他皇帝即位即松懈,即贪婪,而他不仅耐心细致地处理国家事务,而且过着节俭克制的生活,他是明代皇帝的楷模。

  然而,崇祯,大家寄希望于恢复明代的光辉帝王,却直接导致了大明代的没落。

  改革与改革带来的

  明代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对明代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崇祯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节俭皇帝。然而,当节俭被用在错误的地方,它就变成了一件坏事。

  崇祯皇帝登基后不久,下令废除全国各地的驿站。

  在他看来,这一举措可以减少大量财政支出,使资金用在更有用的地方。然而,崇祯皇帝的好意却导致了明代的灭亡。

  驿站撤销后,许多驿兵失业,这大大地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更何况,明代末年,百姓生活困难,各地亦发生了多次起义。

  为了活下去,这些失业的驿兵被迫选择参加起义,只为讨个饭吃,这增强了明代的反叛力量。在这群人中,就有成为举世闻名的“闯王”——李自成。

  除了废除驿站,崇祯皇帝的节俭和理想主义也体现在君臣关系上。

  明代建立后,朱元璋为防止腐败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低薪、严惩等,这些传一统直延续到崇祯皇帝时期。

  丢掉信任的君臣

  明末官吏腐败十分严重。崇祯皇帝却不知其根本原因,只寄期望于说服,试图用道德和伦理教育贪官。

  这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官员对皇帝产生了迂腐可笑的印象。

  崇祯皇帝没有看到效果,自然认为这些官员是没有希望的,不能信任。久而久之,就对臣子产生了固化的不信任感。

  而君主与大臣之间连信任都稀薄时,国家机器如何才能平稳运转?

  随着崇祯皇帝的统治时间越来越长,他变得越来越不信任官员,他总是怀疑用人,甚至严重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松口气。

  崇祯十七年,他任命了50位内阁学士,这是明代历史上最高的一次,而且其他官职也频繁变动。

  崇祯皇帝的行为吓坏了许多官员,所以他们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揣摩圣意,放到现在,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在乎,可是在君主封建的社会里,皇帝就是天地,只能畏惧的揣测。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根本无法复兴。

  老歪脖子树下的哀思

  1644年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年,当时的“闯王”李自成已成气候,起义军逼近京城。吴三桂的父亲吴翔提议,让吴三桂保卫北京,军饷大约100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听后,以无军饷为由拒绝了这一提议,结果自然战败,被困北京城。最后,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下上吊自杀。

  他站在树旁,一边遥望着紫禁城的宏伟壮阔,一边想着自己还未能实现的理想抱负,一边却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纵观崇祯皇帝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他的性情却不符合当皇帝。

  皇帝的职责是统领全局,平衡各方力量,让国家机器运转有序、顺畅。因此,崇祯皇帝显然把自己的力量用错了方向,最终导致了明代的灭亡。

  今天的人们常常以节俭为荣,但是,节俭不能用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否则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