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挡邓艾,刘禅为何会派诸葛瞻率前去迎敌?

爱百科 23 0

  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之子,三国时蜀汉大臣。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朝着蜀汉进攻。当钟会大军被姜维拦在剑阁,迟迟无法取得转机的时候,邓艾则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对此,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

  在此基础上,邓艾得以率军继续朝着蜀汉腹地前进。为了抵挡邓艾,蜀汉后主刘禅让诸葛瞻率领大军前去迎敌。但是,作为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却没有率军打仗的经验,尤其是没有和魏军作战的经历。那么,问题来了,邓艾伐蜀,蜀汉为何派没带过兵的诸葛瞻迎敌?这不是送死吗?

  一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长平之战时,赵国派遣纸上谈兵的赵括去指挥赵军,结果不仅赵括兵败身亡,还导致40多万赵国士卒被秦国坑杀。因此,在这样的教训下,刘禅派没有作战经验的诸葛瞻前去迎敌,还是和身经百战的邓艾作战,不仅是在让诸葛瞻送死,也是再将蜀国的存亡视为儿戏。

  所以,到底是什么理由,促使后主刘禅做出这一决定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蜀汉之所以派没带过兵的诸葛瞻迎敌,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客观上来看,蜀汉是有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但是,这些将领基本上都不在都城成都。在魏灭蜀之战发起时,大将军姜维率领蜀军主力远在沓中,后来一路退到剑阁抵挡钟会。

  二

  对于姜维来说,显然无法抽身前去抵挡攻入蜀地的邓艾。并且,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就廖化和张翼这两位老将,也是身经百战之人,比如廖化曾是关羽的手下。但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已经被后主刘禅提前派往各处迎敌了。

  进一步来说,邓艾偷渡阴平,显然是一件超出蜀汉预期的事情,因此,在邓艾攻入蜀地后,蜀国都城成都确实没有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了。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只能从没有经验的将领中来挑选了。换而言之,矮子里面挑将军,邓艾大军已经快要打到成都了,时间宝贵,后主刘禅必须当机立断,派遣一人前去迎敌。至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无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三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朝政。作为卫将军的诸葛瞻,拥有执掌都城禁军的权力。虽然诸葛瞻没有带兵打过仗,但是,在名义上,诸葛瞻是可以指挥蜀汉禁军的,而在当时,蜀汉都城成都,也只有禁军这一支部队了。所以,让诸葛瞻率领御林军前去迎敌,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更为关键的是,在魏灭蜀之战中,曹魏总共了出动了18万大军,这已经让蜀汉上下人心惶惶了。基于此,蜀汉更需要派遣一位具有威望的将领前去迎敌,以此稳定军心。虽然诸葛瞻实际能力一般,不过,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自然可以借助于这一身份,以此执掌蜀军。如同当年的赵括,赵奢之子的身份,也是赵孝成王最终选择他取代廉颇的重要原因。

  四

  最后,实际上,在抵挡邓艾的战役中,诸葛瞻虽然失败,不过其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绵竹之战中,邓艾遣使致书诸葛瞻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怒斩使者。对于诸葛瞻来说,作为诸葛亮之子,自然不会背叛蜀汉,归降曹魏。而在当时,蜀汉内部已经出现了放弃抵抗的声音,因此,选择一个信得过的将领,也是后主刘禅需要考虑的因素。至于诸葛瞻对于蜀汉的忠诚,无疑是不用怀疑的。同样的道理,长平之战,赵括是赵国王室的后人,自然也是深受赵孝成王信任的。

  在诸葛瞻拒绝归降后,邓艾立即派其子邓忠及师纂等,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结果,魏军一度失利,这说明没有带过兵的诸葛瞻,还是有两下子的,在这个危急时刻,邓艾故意扬言要斩邓忠、师纂,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最终,经过激烈的交战,邓艾才率军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进占绵竹,并立即进军成都。因此,作为没有带兵经验的诸葛瞻,已经在绵竹之战中竭尽全力了,只是如同赵括碰到白起一样,他碰到的邓艾,也是历史上的名将,所以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