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祁镇的人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镇被抓之后,朱祁镇生活过的怎么样的?朱祁镇有没有被人虐待?
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他带了25万兵马,却被2万瓦剌军击溃,他自己也惨遭俘虏。不过,他的俘虏生活,一点也不悲凉。他性命无忧,衣食无忧,有人主动送美女,不仅自在,还有几分逍遥。
在正式答题前,我想先纠正问题里的一个错误,即朱祁镇并不是明宣宗。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史称明英宗。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御驾亲征,却被蒙古瓦剌部落俘虏,被迫在蒙古过了1年多的俘虏生活。皇帝被俘虏,是真的丢脸,所以,当时的史学家,把这件事粉饰为“北狩”。
其实,当时,瓦剌部落抓了朱祁镇,并不想带他回蒙古。他们打算以朱祁镇为人质,进攻大明,直逼京师。
结果,没人接招,大明代直接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仿佛根本不在乎自家皇帝。占不到便宜的瓦剌,只能先把朱祁镇带回蒙古,日后再做打算。
在影视剧中,被俘虏的朱祁镇,日子过得特别悲凉。他遭到了毒打,没饭吃,挨饿受冻,偷偷逃跑,九死一生,最后还被抓了回来。而远在京城的亲妈孙太后,对他一点都不疼爱,只喜欢朱祁玉。
不过,这只是电视剧想当然了。真实的历史中,被俘虏的朱祁玉,小日子过得一点都不惨,甚至还有几分逍遥。
第一,有人照顾,性命无忧
正常人当俘虏,几乎都免不了被关押、被吊打的流程。但朱祁镇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他刚被俘虏,就被一个女人给庇护起来,没有半点性命之忧。这个女人,来头很大。
她的名字,叫做敏答失力,是瓦剌部落最尊贵的女人,因为她的儿子也先,是当时瓦剌的领袖。敏答失力直接对儿子说,她和明代皇帝同生死。
为什么敏答失力会保护朱祁镇呢?这事,还得从敏答失力的早年生活说起。敏答失力不是草原人,她是苏州人,是明代的子民。
年轻时,她和丈夫一起戍边,却被歹人掳走,被迫来了草原,还生下了儿子也先。后来,也先当了部落首领,敏答失力也过上了尊贵生活。
但是,即便在蒙古生活了很多年,敏答失力也忘不了故乡。她始终把自己当作明代人。
也先深知这一点,抓住朱祁镇的当场,他就下了禁令:“绝不允许把消息泄露给母亲,否则格杀勿论。”
也先很清楚,要是让母亲了解,自己抓了明代皇帝,肯定要来拼命。但最终,敏答失力还是了解了这件事。
也先刚到家,敏答失力就冲到儿子面前,当场质问:“你真的抓了明代皇帝么?”也先大惊,继而大怒。他当场将泄露消息的索尔逊处死,还把尸体挂在了树上。
但是,也先可以处死臣子,却不能不顾母亲死活。母亲已经直接表示了,要和皇帝同生死。
她是明代子民,没有杀明代君王的道理,如果也先一定要杀皇帝,那她绝不苟活。也先没办法,只能答应母亲,绝不会伤害朱祁镇。
就这样,虽然是俘虏,但朱祁镇根本没有生命危险。不仅没有生命危险,朱祁镇就算想要自尽殉国,恐怕也先也不敢让他死。
第二,衣食住行,样样无忧
朱祁镇在瓦剌生活了一年多,虽然是俘虏,但他过的,那真的是瓦剌草原的顶级生活。当然,草原的顶级条件,和明代皇宫还是比不了的。
不过,就草原生活来说,朱祁镇享受的,真的称得上顶级待遇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衣着上,他从未少过御寒的皮草。当时,明军溃败太快,被俘虏时,朱祁镇只有一套专用盔甲,根本没有别的衣服。
秋冬季节的草原,气温要比京师冷了很多。可以说,在草原,冬天御寒的衣服,就是救命稻草。朱祁镇在给京师送信时,特意提到,要寄送一些貂绒、厚实衣物过来。
除此之外,朱祁镇的随从哈铭,还将自己母亲亲手做的白绢汗衫,献给了朱祁镇当里衣。
其次,饮食上,朱祁镇享受的是最好待遇。根据《正统临戎录》记载,朱祁镇每两天就可以得到一只羊,每七天就能有一头牛和一匹马作为食物。
草原上的普通百姓,冬天只能啃夏秋的老本,缺衣少食非常正常,没肉吃也很正常。再来看朱祁镇的食物,简直是超高待遇。特别是,朱祁镇在草原,居然还能吃到特意供给的“马肉”。
马,在草原的地位非常特殊。马是草原人的伙伴,也是草原人的生命,更是来年的生产工具。所以,草原人几乎不会吃马肉。
不过,为了安慰朱祁镇受伤的心情,首领也先特意“杀马割肉”,用马肉给他过生日。四处迁徙时,也先还经常给朱祁镇送各种新鲜的猎物。
当然,这样的优待,朱祁镇是感受不到的。他一直养尊处优,没过过苦日子。此外,他是中原人,实在不适应蒙古人的饮食习惯。时间久了,朱祁镇经常差遣手下人,让他们去帮他找泉水喝,找米面吃。
再次,居住方面,朱祁镇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一般的俘虏,都是被关押的,但朱祁镇,拥有一个独立帐篷。
根据随从李实回忆:“上所居者帷帐布帏,席地而寝。”可见,朱祁镇的住宿环境是很不错的。因为君臣有别,其他被俘虏的明军、明将领都不被允许和皇帝一起居住。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没有被朱祁镇召唤,将士们都不会进帐篷。当然,在某些夜晚,朱祁镇也会叫几个人进去,目的是给他解闷或者抱足取暖。后来,朱祁镇感觉自己一个人住,太不暖和了,就把五六个亲信都叫进来一起住了。
最后,在行动上,朱祁镇拥有有限的自由。衣食住行,朱祁镇最受限制的,就是行动了。毕竟是俘虏,如果他可以自由自在,那就没天理了。
不过,他的行动受限,和大家想象中的,可能有些不同。主要表现为:必须听从安排,跟随部队迁移。
根据《北征录》《后北征录》《北北征事迹》等推测,朱祁镇北俘虏时,主要的活动区域应该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一带。
他必须听从也先安排,跟随瓦剌的部队迁移。部队迁徙,是比较遭罪的,因为要走很远的路。但朱祁镇的生活,却格外自在。
只要不逃跑,就可以骑马,不需要双脚走路。朱祁镇享受了非常优渥的待遇,不需要和一般的奴隶一样,靠着双脚走路。他被允许骑马。
只是,他骑的白马,性子很烈,他驾驭不了,还需要臣下为他牵马行走。骑不了马,被允许坐骆驼车。后来,由于天气原因,靠着臣下牵马行走,已经不行了。于是,朱祁镇的“骑马”就变成了“坐骆驼车”。
可以说,朱祁镇在蒙古的生活水准,即便是瓦剌首领也先,也不一定舍得享受。但身为俘虏的他,不仅被好吃好喝地供着,还被一群亲信伺候,同时被首领优待。这个小日子,除了有点名头上有点屈辱外,还真有些自在。
贵女美女,有人主动送上门。
除了物质条件,朱祁镇还收到了不少女人当礼物。在刚俘虏朱祁镇不久,首领也先就主动提出,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朱祁镇。
朱祁镇一听,这可怎么是好?如今他被俘虏到蒙古,如果再娶上也先妹妹,就相当于“入赘”了啊!而且,和草原之间的通婚,历来只有女子和亲,从未有过君王入赘。朱祁镇丢不起这人,但他不敢轻易得罪也先,只能委婉拒绝。
这话,说得非常圆滑。但是,一向没什么心计的也先,听出了另外一番味道。朱祁镇被俘虏到蒙古,生死祸福难料,如果他迎娶了首领妹妹,暂且不说未来能不能回国,至少性命、富贵无忧。可是,朱祁镇却主动拒绝了,可见确实有风骨。
因为这件事,也先越发尊重其朱祁镇来。当然,正史这么记载,有没有美化自家皇帝的嫌疑,就不好说了。
也有文献认为:朱祁镇不仅在蒙古娶了公主,还生了孩子。不过,这些文献,都是后世所撰。按照清代写明史的调性,故意抹黑也说不准。
不过,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了解,朱祁镇在蒙古的小日子,绝对过得非常不错。
与首领弟弟结交,成为至交好友。
在蒙古瓦剌部落,朱祁镇能够过得这么风生水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和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成了至交好友。
伯颜帖木儿和也先,受敏答失力影响,都喜爱中原文学。但是,在蒙古草原上,能够聊中原文学的人,寥寥无几。
朱祁镇是明代皇帝,虽然算不上学富五车,但和蒙古人聊中原文化,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对于伯颜帖木儿而言,朱祁镇就是非常难得的良师了。所以,他非常尊重朱祁镇,还和他成了好朋友。
有了首领和首领弟弟的撑腰,一般草原居民,还真的不敢不给朱祁镇面子。伯颜帖木儿,也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人。
为了能够让朱祁镇过得舒坦,他亲自指派自家侍女去伺候朱祁镇,为他洗衣做饭。
后来,朱祁镇回国,伯颜帖木儿和也先等人,都亲自送了半日的路程。到了分别之际,两人还忍不住下马,痛哭一场。男人有泪不轻弹,或许,伯颜帖木儿和也先,是真的舍不得这个好朋友。
不止是《明史》,在《明实录·英宗实录》《蒙古源流》《明史纪事本末》等书中,都有记载,所以,这个片段,大概率是真的。
一直暗中活动,寻求归国。
虽然被优待,但朱祁镇一直想要回到祖国。此时,他已经被朝廷遥遵为“太上皇”,但为了回国,他依旧没放弃希望。
被俘虏的这一年,在朱祁镇的主导下,遣使活动高达18次。朱祁镇一直在用行动,表明了自己急切归朝的心情。
在蒙古,他尽可能寻找可用之人,挖掘手下才能,主动将剩余的食物分给将士们,笼络人心。
一有机会,他就会借用自己明代皇帝的身份,尽量保存被掳来的汉人生命。曾经的朱祁镇,不可一世、全无谋略,被王振稍微怂恿,就御驾亲征,直接被俘。
朱祁镇在蒙古彻底脱胎换骨。他开始了解民间疾苦,深谙蒙古部落的需求,主动上书朝廷,促进明代和蒙古的互市……
1450年,朱祁镇终于如愿回到大明。只不过,等待他的并不是群臣朝拜,更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七年的软禁。
这七年里,身为太上皇的朱祁镇,被亲弟弟朱祁玉关在了南宫里。南宫大门门锁被灌铅,锦衣卫严密看管,周边树木砍伐殆尽,丝毫无法隐匿藏人。南宫成了一座孤宫,所有的食物,都必须通过小洞递入,吃穿不足成为了常态,就连曾经的钱皇后,也必须做女红,偷偷求人带出去变卖贴补家用……
或许,朱祁镇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蒙古当俘虏,还是座上宾,结果回到明代,回到自己的家,却被弟弟打成了阶下囚。
这样屈辱的生活,这样鲜明的对比,朱祁镇起来复辟,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