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有十九个女儿,最出名的三个是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唐高祖李渊,有二十多个儿子和十九个女儿。
这些女儿中,有的协助高祖开疆守土,有的在家族危亡时舍生取义,也有的,巧媚逢迎,无下线操作,活成舌尖上的笑话。
(一)平阳公主:李渊最暖心的一道光
像封建社会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史书上都没有记录。
她在历史上登场是她父亲李渊决定起兵,来书信要她和丈夫柴绍离开长安,柴绍很为难:时间很紧,两人一起动身,容易引起隋朝统治者的注意,留下妻子在后又怎放心?
平阳宽慰丈夫:自己是女子,好躲藏,我能安排好自己,柴郎你要赶快、加急离开。
柴绍从小道奔太原,平阳没像她说的那样躲藏,而是悄悄潜回老家陕西鄠县,她给父亲送温暖的工程正式动工。柴、李两家都是世代勋贵,多有积蓄,平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鄠县附近当时有好几支反隋的武装力量,柴绍有个家僮马三宝机敏多智,平阳派他前往游说,成功收编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邱师利诸部,队伍发展到有七万人之众,其中精锐有一万余。
这是个什么概念?她老爷子兵起晋阳,手下人马是三万。一路对突厥讨好许愿,也只借来几千兵马。
平阳的这七万人,有为衣食之需投奔来的流民,有占山为王的强盗,还有好勇斗狠,嚣张跋扈的世族子弟,领导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平阳不但坐稳了统帅位置,还把这群乌合之众训练成了一支有严明军纪的锐旅,数次打败隋军的进攻,并相继攻占了长安附近的盩厔、武功、始平等地。
到李渊进了关中,看见长安西南都是自己的土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暖不暖心?
历来开国之君,身边最多有几个儿子作为左膀右臂,李渊却多了女儿奉与的一对翅膀。
历代帝女要么末世飘萍,要么安富尊荣,平阳公主却是肇基建业,家国天下。
公元617年11月,平阳公主的军队和李世民部会师渭河北岸,与柴绍军一起攻克长安。
此后,李世民出兵河北,平阳率军队在山西苇泽关扼守,为扫平窦建德、王世充部承担军事后盾。
623年二月,这个以耀眼光芒照亮隋唐的女子陨落。那一刻,李渊的心一定是前所未有的疼。
(二)千金公主:她和武则天是姑嫂?是姑侄?是母女?
平阳有多荣光,李渊的另一个女儿千金就有多不堪。
李渊唯一能确定生年的女儿是其第十二女李澄霞,生于公元621年,千金公主是老李的第十八女,应该和生于628年的高宗李治差不多年纪。
这公主出名在她和高宗皇后、后来的大周开国女皇武则天的关系。
要说,武则天最早算是千金公主的小嫂子,可挡不住武家风水冒泡,武则天一路打怪升级,千金公主的身份从小姑子变成小姑姑。
这段历史,中国人基本耳熟能详。
到这里为止,史书上没千金公主什么事,她和她的其他姐妹一样被简略的记为:
“下嫁温挺。挺死,又嫁郑敬玄。”
嫁了两次丈夫而已,这在唐朝不算什么,她的几个姐姐高密、长广、永嘉都曾两嫁,女人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是南宋后的理学家建立的,这根鞭子抽不到几百年前的唐朝女人头上。
千金公主被史家鞭笞的,是她认了武则天当妈。
场景大约是这样:
武则天:把这些姓李的都杀了!李弘,李贤,曹王李明,安南王李颖,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常乐公主,千金……
千金公主:我不要姓李,我想姓武……
武则天:你姓武,那你是我武家什么人?
千金公主:是您的女儿,母后!千金愿早晚承欢膝下!我这就给您打申请报告!
从武则天的姑姑一跃成为武则天的女儿,简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为了表孝心,她甚至选了一个男人送给武则天,让他做了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
呃~只有女人才了解女人吧,送礼都送得这么体贴入微,也难怪千金公主能在武周的高压下独善其身。
李渊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出一口老血呢?
幸而他还生下了常乐公主,家族覆亡之际,这个最小的女儿用自己和全家的生命留住了铁血皇族最后的尊严。
(三)常乐公主:同国患为忠,不同为逆
《新唐书》里有文字记叙事迹的高祖公主有五位。
这五位是:
和丈夫兄弟一起出入战阵的平阳公主。
坚持葬向高祖献陵方向的高密公主以及撤离时不忍弃母而去入狱的长广公主。
第四位有意思,是嫌弃丈夫粗蠢,太宗出面为其化解家庭矛盾的丹阳公主。宋祁和欧阳修几位老先生八卦这个不知道啥意思。
最后一位,便是常乐公主。
常乐公主的女儿是高宗第七子、时为英王的李显的妻子,武则天不喜欢常乐公主,恶其余胥也不待见这个儿媳妇,找了个理由把常乐公主的这个女儿关进内侍省,活活给饿死,最后连埋哪儿了都没人知道。
和武则天,常乐公主是既有国仇,又有家恨。
所以在越王李贞来信,说要借道,其实就是探察她和丈夫赵瑰的态度时,常乐公主挺身而起,说了这样一段话:
“为我谢王,与其进,不与其退。若诸王皆丈夫,不应掩久至是。我闻杨氏篡周,尉迟迥乃周出,犹能连突厥,使天下响震,况诸王国懿亲,宗社所托,不舍生取义,尚何须邪?人臣同国患为忠,不同为逆,王等勉之。”
同国患为忠,不同为逆。这一句堪比《左传》中的“临患不忘国”,在任何一个时代响起,都振聋发聩,醒人心脾。什么是忠诚?忠诚不是对哪个具体的统治者的盲目服从,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才叫忠。
这大约也是《新唐书》郑重记下常乐公主的原因。
她虽没能像她的姐姐平阳一样在千军万马中亲执金鼓,却也在血雨腥风里举起了李唐不屈的精神旗帜。
奋身为义,率义死国,临难不惧,知死不避。
李渊在平阳公主身后用一个“昭”字评定了这个女儿的功绩,常乐公主,窃以为也当得起一个“勇”字。
公元688年,李贞兵败,常乐公主全家被杀。
和她那个给武则天送面首的姐姐比起,怎么说呢——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