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帝王,魏文帝曹丕之孙,被司马师立为皇帝,是司马家族的傀儡。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这一皇权,无数的人为之奋斗,除了异姓望族展开激烈的厮杀外,即使是皇室内部,也常常上演手足相残、父子相残的宫廷血案。
皇帝的位置谁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历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着憋屈呢,比如我们熟知的汉献帝,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
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后,除了曹丕、曹叡外,魏国剩下的三个皇帝竟然也是傀儡皇帝。
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大将军曹爽被废被杀后,司马氏开始掌握魏国政权。254年,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另立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髦为魏国的第四位皇帝。
曹髦从小好学,才慧早成,颇有其祖父曹丕的风范,他被迎立为皇帝时,虽然才是一个14岁的少年,但他十分明白,他只是司马师控制的一个傀儡皇帝。
255年,司马师亲自率兵平定忠于曹魏王朝的毌丘俭、文钦之乱后,在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
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继承了朝政大权,此时司马家族的党羽早已遍布朝野,一举一动唯司马昭马首是瞻。
小皇帝曹髦虽然年幼,却也是个胸怀大志,决心恢复祖先辉煌的皇帝,但他环顾朝野,却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势力来铲除司马家族的势力,常常仰天长叹。
260年,忍无可忍的曹髦觉得与其这么耻辱地活着,不如与司马昭拼个你死我活!
于是,曹髦要铤而走险,他召见散骑常侍王业、侍中王沈、尚书王经,要他们组织兵力起事,击杀司马昭。
那三人知道这是以卵击石,忙劝曹髦不要冲动,可是曹髦不听,气得把诏书扔到了他们面前,并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邪!”。
曹髦入宫禀告郭太后时,王沈、王业马上跑出去就把诏书给司马昭送去了。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曹髦穿上铠甲,集合了宫中的十几名宫廷仪仗兵外,还有几十名宫廷侍从和太监,冲出了皇宫南阕下,就遇到了司马昭得到消息后派来的中护军贾充率领的甲兵。
曹髦的乌合之众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见状后吓得溃散后退,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
曹髦说完,手提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那边的将士哪里见过皇帝亲自上阵砍杀的,不知所措,纷纷躲避,形势已经对贾充这边不利。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中护军,你说怎么办?”
贾充回答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略一思考,提着铁矛拍马就向曹髦刺去,曹髦作为一个皇宫里的少年皇帝,哪里是成济的对手,当即被长矛从胸中刺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曹髦就这样以高贵而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
司马昭听到皇帝曹髦被自己的手下当众刺死了,也是吓得惊慌失措。他没有想到皇帝会在冲突中身亡,假如曹髦仅仅是被砍断了胳膊或者是被俘了,这场闹剧都比被杀死好处理。
因为,曹髦的死会让司马昭背上“弑君”的罪名。司马昭虽然想取代曹魏自己做皇帝,但他仍然愿意用“禅让”的方式来登基称帝。
眼看着司马氏王朝就要建立了,却在这关键之时出现了这么一个给司马氏造成巨大道德杀伤力的恶性事件,因此,司马昭必须迅速淡化并消除恶劣影响,以取得世族大家和天下百姓的认可。
于是,司马昭马上跑到宫里,对着曹髦的尸体大哭一场,接着开始操办皇帝“驾崩”的丧事。
司马昭急需大世族的支持,因此他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召见尚书左仆射陈泰,陈泰被催促的不耐烦了,只得去见司马昭。
司马昭一见到陈泰,就询问对策,陈泰冷静地回答:“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
陈泰的意思是将贾充作为替罪羊,杀掉他以平息天下的愤怒。但贾充却是司马昭的左膀右臂,因而不舍得杀掉贾充。
最后,司马昭为平息众怒,决定杀掉弑君的执行者成济,成济不服,赤膊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却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之后,成济三族亦被诛。
曹髦之死是司马昭废魏自立过程中的一大波折,司马家族篡位的野心从此曝光于天下,那句著名的成语也就此诞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我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傀儡皇帝群体中,实在是不多见。
曹髦为活出帝王的尊严,为活出人性的高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正所谓:“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