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汉景帝无庙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先不说庙号,汉景帝的“景”,也只是一个“美谥”,而不是“上谥”。
在礼法的安排中,“上谥”是最高等级的谥号,意味着对帝王的最高评价,譬如汉朝的太祖刘邦,谥号乃是“高皇帝”,但因为他是开国之君,本身就不会差,所以刘邦的也是“上谥”,而汉文帝刘恒的“文”,本身也是“上谥”。
在礼法对于“文”的定义中,是这样的:
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这就把汉文帝的“主要功绩”都凸显出来,在上谥中,对于帝王本身的“性格”并不怎么强调,最重要的是他“无私”的形象,譬如慈惠爱民、赐民爵位,这些其实都是反映了汉文帝重视人才,也擅长文政的形象。
而“经天纬地”、“道德博闻”,这些表述的本身并不重要,这些其实属于“美谥”,因为这些词汇是一定要用上的,才能表达对这位帝王的尊敬,即便是面对后世的“隋炀帝”,其中的“美谥”也是不曾缺少的。
因为是刚开始,所以一切的定义会很严格,不像后世明清一样,即便皇帝做的事情很拉垮,也会给予“上谥”,在汉朝不是这样的,只要做的事情不对劲,绝对会被骂,皇帝也很是忌惮文官的“口诛笔伐”。 景帝正处在大汉的一个“盛世”状态之中,这个盛世后世称为“文景之治”,除了被匈奴骚扰得不敢还手以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国内的文政经济都是处在一个后世鲜有的状态。
汉景帝的功劳肯定是有的,毕竟能维持现状,这本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汉景帝刘启不至于,虽然他性格也是极好,但的确做人做事较为“自我”。
首先汉景帝的第一个“不足”,就是他开启了“废皇后”的先河,在古代的贵族标准中,汉景帝这件事是有点“不地道”的。
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乃是薄皇后,他和薄皇后的婚姻,跟祖母薄太后有关,属于是近亲外加政治联姻,反正汉景帝一直都不喜欢薄皇后,在遇到了汉武帝生母王娡之后,汉景帝更是表现出对薄皇后的厌恶。
在后世看来,这很正常,但在汉朝,那就不行。
因此可想而知,汉景帝废薄皇后时,大臣们多少意见,也就是因为薄皇后生不了孩子,最终还是被汉景帝废成了,若是汉景帝和薄皇后有孩子,那么汉景帝是永远都废不了薄皇后的。
废了皇后之后,汉景帝的名声就有点不好了,最起码这群臣子们是这样看待的。
反正只要是让文臣们心里不舒坦了,这皇帝的“身后名”就别想好听到哪里去。
除了废皇后之外,汉景帝时期,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诸侯王之隐患”,事实上也爆发了危机,那就是“吴楚七国之乱”,在明朝朱厚照时期,朱厚照可以靠平定朱宸濠被追为“武宗”,但是刘启却是不行。
为什么汉景帝明明平定了“七王之乱”,却还被人“指责”呢?
那是因为七王之乱的“根源”,乃是汉景帝和晁错的“削藩”计谋。
汉朝的诸侯王制度,就是个大坑,刘邦因为平定英布叛乱受伤而亡,虽然有了“白马之约”,但问题是,刘家人就不会造自己家人的反了吗?
所以便有了“晁错”的削藩计谋。
可削藩引起的巨大动静,却不是刘启能够承受的。
大汉修养生息,并且天下数个地方都有“商都”,贸易发达,等于是整个大汉疆域都在“共享”这种繁荣,于是这种背景之下的各地不会拉开太大的实力差距,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人够多,一样可以把长安的皇帝给拉下来。
七王之乱的影响是恶劣的,刘启启用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后来经过一系列战争,终究是平复下来,可问题是,这战争破坏了多地的经济,后来周亚夫还被刘启处置了,此前刘启还为了熄众人之怒,腰斩了晁错。
可见刘启自身的“价值观”并不好,最起码在这些文人大臣的眼中,刘启就像是一个惹出了事,却又解决不了,又嫁祸他人的“小孩子”,假若是有担当,晁错、周亚夫这两个关键的人物,下场也不至于如此。
其实关于刘启在位时,最可笑的就是:兄终弟及风波。
当年刘启有一个很好的弟弟,名为刘武,是汉文帝和窦太后的小儿子。
刘武很厉害,集万千宠爱一身,窦皇后喜欢,刘启也喜欢,当年刘启年轻,一下子情绪上来了,说什么以后让刘武即位,顾名思义,把刘武立为“皇太弟”,刘启就不把皇位传给儿子了,而是传给弟弟,这件事让朝臣们大为震动!
虽然后来刘启长大了,改变了天真的想法,可是刘武和窦皇后当真了,就因为此事,还造成了兄弟、母子之间的离间,这里面就犯了一个“大忌”,那就是动摇了大汉以“孝”立国的思想,放到汉景帝本人身上,罪过可不小。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当时的汉武帝,年纪很小,而他的祖母窦皇后还在世,对他的管制特别严格,就连推崇儒家都做不到,当年汉景帝也是如此,推崇儒家,被窦太后一举打断,还处死很多儒者才平复此事。
因此对于汉景帝的“谥号”、“庙号”,汉武帝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去干涉,虽然窦太后可以干涉,但是窦太后不懂这其中的道道,久久只能作罢,可真的对比起汉太宗、汉世祖这些庙号,汉景帝真的是“太磕碜”了。
其实汉武帝在位时期,犯的错误也不少,但是汉武帝做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身后的“名声”,或者说是影响了后世皇帝的名声。
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之后,儒家一直被认为是“皇权的工具”,儒家已经不再是自然的儒家,而是政治的儒家,为了服务好皇帝,臣子们、大儒们开始不说真话,这就造成了很多错误的事情都被掩盖,公允的评价就鲜有了。
所以汉武帝既是“武帝”,也是世祖,当然啦,汉武帝的功绩还是要比汉景帝高的,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毋庸置疑,但是汉武帝当年做的很多荒唐的事情,譬如修仙,把女儿嫁给一个江湖骗子,这些事情却被忽视了。
而后世的“隋炀帝”之流,其中“炀”这个谥,不是隋朝的文臣给的,而是唐朝的文臣给的,所以他们敢给“恶谥”,这个恶谥,的确已经是谥号中的地板了,差得不能再差了,回头看一下,汉景帝没有庙号这件事,倒也不是很出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