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时期的八大护羌校尉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功绩?

爱百科 29 0

  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有八大护羌校尉,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护羌校尉”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镇压管理羌人部落,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相通气。“护羌校尉”这个职位并不是固定的,根据情况时置时续,有时候是地方官兼职。东汉的这个时期,北匈奴被打压下去后,西面的羌族可又闹腾起来了。这就有了章和帝时期的八大护羌校尉。

  不得不说汉朝对少数民族的问题,就像如今的美国歧视有色人种一样。比如东汉初年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姐妹俩的大反叛,就出在太守苏定身上。77年的羌人反叛是由汉官吏强抢羌人妇女为妻引起的。马防等人在冀县(今甘肃天水)时,大败羌人,斩俘四千余人,烧当羌首领迷吾逃走。

  后来迷吾和弟弟号吾复仇侵扰陇西,陇西太守张纡派遣出兵讨伐,羌族很快溃败,号吾被生擒。张纡本着怀柔的策略把号吾放走,号吾将自己的属军解散,迷吾退居到黄河以北的归义城。

  既然羌族时不时要闹事,这就有了第一位护羌校尉傅育。傅育想攻打西羌立功,但因为西羌造反刚被平定不久,没找到出兵理由。于是傅育雇人挑拨羌人和胡人(注:胡人本是中国对游牧民族的统称,但这里的胡人感觉说的是小月氏族)内斗,以便借口出兵。但羌人、胡人识破了傅育的计谋,于是又叛变了汉朝。虽然过程与傅育预想的不一样,但终归还是有了打仗的理由。

  87年,傅育上书请求征调陇西郡、张掖郡、酒泉郡各五千人,由各郡的太守率领,傅育自己率领汉阳、金城的五千人,合起来有两万兵力,与各郡约定日期攻打迷吾,大军尚未集结完毕,求功心切的傅育就率三千骑兵独自出发了。羌人的领袖迷吾诱敌深入,傅育连夜追到了三兜谷。结果被迷吾偷袭成功,连同自己和八百多将士被杀。

  于是陇西太守张纡被任为护羌校尉。迷吾联合其它羌族部落攻打金城郡,张纡派司马防在木乘谷迎战,迷吾被围,三个月后陷于困境的迷吾派了一名翻译充当使者向汉军表示投降,张纡接受。迷吾带领部众来到临羌城投降,张纡大摆筵宴,却暗中在酒中下毒,并在四周埋伏下重兵。等迷吾等人喝下毒酒后,伏兵四起;包括迷吾等首领在内的八百多羌人被杀。张纡把迷吾的头颅割下来拿到傅育的坟墓上祭奠傅育。随后张纡纵兵攻打迷吾残部,又斩杀、俘虏数千人。张纡的错误做法使汉羌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迷吾的儿子迷唐与其它羌族部落解除了冤仇一致对外,他们相互结亲,交换人质,同仇敌忾,汇集了四万人。迷唐等人率领羌军占据大、小榆谷,张纡无力制服,只能下课。

  这第三位护羌校尉是大臣们推荐的,他是开国元勋邓禹的第六子邓训。邓训一上任就联合了小月氏,小月氏人口不多,但特别善战,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人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也就在汉匈羌之间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

  迷唐与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不敢攻打邓训,想先胁迫小月氏人。邓训带兵护卫小月氏,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是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才大举行动,致使凉州官吏百姓性命岌岌可危,国库空虚。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后园的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

  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其中年轻勇敢的几百人,把他们作为随从,与汉人待遇相同,对他们关怀备至。

  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及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好,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接着又送财物给羌人各部落,让他们相互招引,前来归顺,瓦解了羌族各部。连迷唐的叔父号吾也带着母亲和部落的八百余户,从塞外来投降。

  之后邓训征发湟中的秦人、胡人、羌人士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杀死并俘虏六百多人,迷唐离开了自己的大本营大榆谷、小榆谷,逃到了颇岩谷。

  89年春天,邓训又征发湟中六千人,命令长史任尚统率,缝皮革做船,放在木筏上渡过黄河,袭击迷唐,斩杀俘虏不少人。迷唐部落差不多被消灭殆尽。迷唐带领残部,远迁营帐,西去一千多里,以前归附于他的各小部落都背叛了他。于是邓训安抚、接纳前来归附的人,威信极大地建立起来了。

  之后征调的部队解散,让他们各自回原郡。只留不带刑具的犯人二千余人,分散边关屯田,帮穷人耕种,修理城郭堡垒而已。

  公元92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纵马悲歌,奔走于吊丧路上,官吏怕引起事祸,于是就近为邓训立祠,方便民众祭拜。之后乌桓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有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形成了神化和风俗,至今保留。可见民族矛盾是可以用真情感化的,只是邓训这样的好官太少。这一年是14岁的刘肇亲政的第一年。

  邓训死后,原蜀郡太守聂尚上任,聂尚上任后也实行了邓训的怀柔政策。他居然把赶跑的迷唐请回来让他们继续居住在大,小榆谷。迷唐回归后派祖母卑缺谒见聂尚,聂尚令译使田汜等五人护送卑缺。卑缺的这次东进居然暗中联合了其它部落,于是他们一起屠杀田汜等人,以血盟誓,攻掠金城(兰州市北)郡。上任不到一年的聂尚被免官。

  之后居延都尉贯友任护羌校尉。贯友认为迷唐难以用德感召,毕竟是杀父屠族之仇,他用钱财离间其它部落。羌族部落被瓦解,势单力薄的迷唐不敌汉军,斩杀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迷唐率领部落远逃到赐支河曲。

  大小榆谷是烧当羌的基地,之后贯友在大河两岸建立军事设施,造大船,修河桥,迷唐看到这架势只好逃到更远的可可里西去了。

  没有了烧当羌,边疆也就安定下来了。这个做的不错的贯友可惜仅仅在任上三年也去世了。

  第六任护羌校尉是汉阳太守史充。史充上任后,一看大小榆谷军事设施完善,准备把迷唐给灭了。汉军远袭,迷唐以逸待劳,把汉军打个落花流水,损失惨重。问题是这支汉军部队可不是汉人,他们是羌族和胡人的联盟军。他们本来就是被史充逼着去打仗的,这一下他们心一横,居然联络了迷唐集体反叛了。

  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和帝下昭,就地免职,压回侯审。任代郡太守吴祉为护羌校尉。

  吴祉还没到岗位,迷唐率众八千,加上其他羌人部落,共三万步骑兵,打败了陇西兵,杀死大夏县长。吴祉只好上奏朝廷,汉和帝派遣刘尚代征西将军,越骑校尉为副将,率三万汉、羌、胡兵进行讨伐。刘尚大败迷唐军,斩俘一千余人,迷唐逃到了塞外毛尔盖草地。

  但是汉军也死伤惨重,刘尚觉得不能再追了,于是回师。但也错过了消灭迷唐的机会,刘尚被弹劾为畏敌不前怯懦无能,和帝把他和副将给下狱了。

  耿谭接任,耿谭到了毛尔盖后也不敢轻易前进。于是耿谭也用了贯友的方法,用金钱离间其它部落。势单力薄的迷唐再次投降,并到京城洛阳朝见和帝。这时烧当部落已只剩二千人,就把他们安排在了金城郡,由护羌校尉吴祉管理。

  不久和帝觉得这个政策有重大失误,烧当羌部落人数是不足为患,可是金城郡是汉羌杂居地,迷唐如果在金城郡联合其它部落,那就危险大了。

  于是汉和帝命迷唐率部返回大、小榆谷。因汉朝修筑了河桥,大、小榆谷已无天险可守,迷唐以部众饥饿为托词,不肯远行。护羌校尉吴祉赐给迷唐许多金帛,让他购买谷物和牲畜,以求早日出塞。但羌人认为朝廷又有阴谋,于联络了其它部落再度叛乱,他们攻杀抢掠一番后逃到塞外去了。这么一来吴祉被免职了。

  第八任护羌校尉是周鲔。101年,迷唐率兵回到赐支河曲,接近汉朝边塞。护羌校尉周鲔和金城太守侯霸,率兵三万,打败迷唐。羌族部落可不是铁板一块,金钱和强压都可以使他们内部分化。之后六千余人投降,迷唐带领不多的死硬派,投靠了发羌。

  之后汉朝边疆终于维稳了,多年以后,迷唐病死,他的儿子来隆前来归降,部众已不足数十户。

  但这样的和平是短暂的,之前先零羌被马媛打败后,造成了烧当羌的崛起,这次烧当羌没落了,又会造成其它部落的崛起啊,当然这是后话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