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6年,汉丞相府,此时的萧何内心翻腾,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尽管他这一生做过无数大事,就连汉帝国建立这种大事,他都是功劳第一。
但今天他要做的大事不一般,他要去杀韩信,当然他不会亲自动手,他是要去把韩信骗到长信宫去,执行计划的是吕雉。
而此时的刘邦,并不在长安,吕雉知道刘邦已经下不了决定杀韩信,于是就找来萧何商议,决心要把韩信杀掉,然而面对曾经的战友,萧何的内心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那个起兵反秦的时刻。
刘邦的上级
那年萧何在沛县做主吏掾,属于秦朝基层政权的具体实施者,实施上秦朝实行郡县制,跟后世所有的朝代一样,一把手都是朝廷委派的,其他人一般都是从当地人中挑选。
萧何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几年前还曾经被上司推荐,差点到秦朝中央任职,但被萧何推辞了,或许那个时候,萧何已经隐约感觉到这局势有些不对劲。
当时萧何很看重一个年轻人,他叫刘邦,一个乡的亭长,最底层的官吏,甚至都不是中央委派的官吏,而是从地方上选拔而来的。
萧何很看好刘邦,那年刘邦要去咸阳服徭役,同事们都来送行,给了刘邦很多红包,大部分同事给的都是三百钱,而萧何给了刘邦五百钱,这几乎等于刘邦两个月的工资。
萧何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可能就是觉得刘邦与众不同的,而不久后的天下大乱,印证了萧何的看法,刘邦开始腾飞。
陈胜吴广的一声怒吼,天下纷纷响应,沛县的县长就算是想反,当地百姓也不会认可他,因为他是外来的,此时的沛县需要一个当地人来领导大家反秦。
论职位,萧何最合适,但显然萧何认为刘邦最合适,尽管这个时候,刘邦在芒砀山逃亡,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断过。
在萧何和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刘邦做了沛公,成了反秦武装的一分子,而萧何也死了心跟着刘邦,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其他人跟着刘邦,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刘邦的小弟,都是无业游民,引车卖浆杀狗屠猪之辈,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但萧何不一样,他可是秦朝正经的官吏,而这一反,从此萧何的身份就变了,从统治者变成了造反者,从此之后,萧何的心里跟着刘邦的心一直未曾动摇,这一点很重要,可以看清后来萧何的许多行为。
刘邦的后盾
萧何是刘邦核心集团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也是行政能力最强的一个,刘邦年轻的时候做过游侠,江湖气非常重,最信任的人都是从沛县出来的兄弟,而他的这帮兄弟里,只有萧何有行政能力。
造反不是容易的事,刘邦的最大的优势是遇到了好时候,对付秦朝的时候,他跟着打酱油,最终居然先到了咸阳。
刘邦在咸阳的皇宫的胡天胡地的时候,萧何冲击府库,找到了天下的图册,那里记录着各地的人口地貌山川等数据,只要萧何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萧何对于刘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是刘邦最大的后盾,刘邦打仗是真的不行,尤其是跟项羽比起来,简直不堪一击,但有了萧何在后方的经营,刘邦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食,这才是刘邦能够笑到最后的原因。
当年刘邦被项羽追着屁股跑,连孩子都不要了,硬是往车下推,要不是夏侯婴几次都把孩子捡回来,中国的历史可就要改写了。
刘邦为什么要拼命逃跑,怕死是一方面,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因为,刘邦知道,他只要能跑得掉,萧何咋后方就一定能再给他提供粮食和士兵,有希望才会去逃。
对比一下项羽,他其实就缺少韩信,百战百胜,也抵不过一次的失败,本可以逃走,但对他来说,逃回去也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自刎乌江也是情理之中。
这就是萧何,刘邦最大的王牌,而萧何最大的功绩是发现了韩信,这一点比他所有的功绩加起来还要大。
古代文武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萧何有眼光去秦皇宫里找图册,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而他发现韩信的价值,不仅仅是个刘邦,也是给中国历史创造了奇迹。
前面说过刘邦的个性,如果没有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什么叫极力推荐,韩信可是逃兵呀,他觉得跟着刘邦没前途,硬是被萧何追了回来。
萧何说韩信是个人才,刘邦怒气刚消,因为毕竟韩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被“抓”回来的,刘邦说我升他的官。
萧何又说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非常难得的人才,刘邦说我升他做将军就可以了吧,此时的韩信如果做了将军,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萧何又说,韩信是大将之才,必须重用,刘邦能得天下,不得不说他这个人也是敢信萧何的话,见萧何如此有信心,刘邦最终决定,封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统帅所有兵马,作为三军司令。
而此时的韩信,还只是个最低级的小武官,之前也没什么战绩,就这样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竟然成了刘邦集团的军事统帅,这件事萧何是首功,是超级伯乐。
韩信也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但韩信最厉害的不是打败了项羽,尽管打败了项羽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历史白云苍狗,伟大的战将很多,胜利或者失败很快会化为尘土。
韩信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是后世几千年来,唯一一个从汉中打到关中的人,自此后的无数岁月里,多少人想要重复这条路,但都苦于山路险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萧何与吕雉
萧何不仅在战争年代,成为刘邦的后盾,在建立汉帝国之后,萧何还营造了都城,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气势宏伟的未央宫。
刘邦是个实在人,他很懂得享乐,但就是这样,他都觉得,国家刚建立,弄这么宏大的宫殿太浪费了,但萧何看得更远,他营造宫殿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大汉帝国,为了让人们来朝拜的时候,更能产生敬畏之心。
这样更有利于帝国的统治,跟秦始皇当年做的事一样,看来萧何这个秦朝故吏可是没白当,宫殿建成后,刘邦享受群臣的三拜九叩,这才感受到当了皇帝之后的威风和好处。
汉帝国建立之后,萧何的担子也没轻,因为刘邦开始马不停蹄地剪除异姓王,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好多次都是刘邦亲自带兵出去评判。
萧何还是跟以前一样,坐镇后方,但这一次一些微妙的东西,开始发生了变化,那就是萧何和吕雉的关系。
这里当然不是说他们两个有私情,而是萧何常年坐镇后方,而萧何同样也是在后方运筹,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萧何的天平自然也就慢慢的倾向于吕后。
吕雉最出名的是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但这属于民间的各种夸张和想象,还有对一个恶毒女人最大的猜测,吕雉的确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她最狠心的地方是趁着刘邦不在,杀死了韩信。
韩信被刘邦软禁在长安已经第六个年头了,他始终没有杀韩信,刘邦游侠出身,骨子里还是讲义气的,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杀韩信,多等一年刘邦也死了,或许韩信就不会死了。
但吕雉不一样,她有自己的考虑,她要杀了韩信,这属于权力的一部分,事实上在长安城吕雉的权力已经很大了,绝不是在刘邦死后,突然控制了国家权力的。
吕雉找来了萧何商量,本来韩信已经是称病在家了,萧何骗韩信说刘邦得胜归来,要他进宫朝贺,面对自己的恩人,韩信选择了相信。
骗人的话术有很多,为什么偏要说刘邦回来的呢,因为连韩信都觉得,刘邦是不会杀他的,但谁也没想到,此时的萧何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夜下追韩信的爱才之人了,此刻的大汉帝国,也没有那么需要韩信了。
刘邦被吕后杀死于长信宫,顺便说一句,所谓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是为了突出吕后的诡计多端,不管怎样,韩信就这样死于妇人之手,萧何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萧何没有变,从起兵的那一刻,他就一直跟刘邦站在一起,帝国建立后,他也是全心为帝国着想。
刘邦是往事不忘、恩怨必报的人。游侠时代,大嫂洗锅使坏,不让刘邦与兄弟伙们混饭,刘邦终身耿耿于怀,做了皇帝以后,他迟迟不封大哥家,实在是挨不过太公的说情,怏怏封大哥的儿子做了羹颉侯。
而刘邦对萧何也是很仗义,为了当年比别人多的500钱,刘邦给萧何的封地俸禄是最高的,萧何也是投桃报李,用生命捍卫刘氏江山,临死前也是推荐自己的继承人曹岑,为汉帝国的建立和保持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